目 录 1
序 1
一 哲学的永恒主题——究天人之际 1
二 宗教、哲学与人生 4
三 中国与西方的安身立命之学 5
四 中国哲学史的特点 6
五 如何看待唯心主义 8
六 中国哲学发展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10
七 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 13
八 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地区性 14
和多种文化的融合过程 14
九 详细占有历史资料 21
一○ 中国哲学的成长期 24
一一 唯物主义者与唯心主义者互相转化 27
一二 哲学思想的继承问题 29
一三 继承以谁为主 32
一四 “微言大义” 35
一五 论阴阳五行说 37
一六 重视哲学与自然科学关系的研究 39
一七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唯物主义思想萌芽 41
一八“文化影响衰减”现象 43
一九 文化遗产的增益现象 46
二○ 先秦两汉的哲学探索 49
二一 《易经》本义与后人的解说 49
二二 《周易》特点和研《易》原则 52
二三 《周易》研究的方法 55
二四 儒道两家思想何以影响深远 56
二五 已具备了研究孔子的条件 61
二六 汉以后的孔子 63
二七 孔子的贡献和被后代的尊奉 65
二八 天文学与老子 67
二九 王夫之反对“道生天地” 69
三○ 不可替古人讲清楚 71
三一 发展观与老子研究 72
三二 《孙子兵法》中的哲学 74
三三 庄周的“回到原始” 76
三四 后期庄学:从天道自然无为到宿命论 77
三五 后期庄学:从相对主义到虚无主义 81
三六 后期庄学: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86
三七 庄周的绝对运动观 90
三八 虚静和游世 92
三九 释《庄子·齐物论》篇的“以明” 95
四○ 韩非的参验 98
四一 先秦哲学无“六家” 99
四二 司马迁论历史动力 102
四三 从汉代的神学经学到魏晋的思想解放 104
四四 魏晋南北朝的玄学、佛学 106
四五 玄学简论 106
四六 魏晋南北朝哲学概说 109
四七 王弼的“崇本息末” 111
四八 隋唐哲学概说 112
四九 李贽思想的进步性 114
五○ 如何看待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民族哲学家 117
五一 文化发展诸现象 121
五二 中国哲学的前途 125
五三 中国哲学的远景 126
五四 总结传统哲学,发展马克思主义 130
五五 美学是鉴赏之学 135
五六 美的范型、形式 136
五七 论“自然美” 139
五八 美学、艺术与宗教 141
五九 上帝、祖先崇拜及其演变 144
六○ 宗教变化的四种形式 146
六一 宗教学的基本问题——天人(神人)关系 147
六二 宗教产生的两个根源 149
六三 康德论上帝存在 151
六四 泛神论在宇宙观方面对宗教的破坏作用 153
六五 泛神论在方法论方面对宗教的破坏作用 155
六六 重视对儒教的研究 158
六七 具有中国民族形式的宗教——儒教 159
六八 宗教与中世纪 163
六九 中国哲学与中国的宗教 166
七○ 儒教的特点及其发展阶段 170
七一 三教合一 176
七二 佛教向儒教的靠拢 177
七三 三教合一与中国封建社会 178
七四 儒教与封建社会 181
七五 儒教的彼岸世界 183
七六 从儒家到儒教 185
七七 儒教个性与宗教共性 187
七八 儒教是人伦日用中的神学 188
七九 主敬、慎独与坐禅 191
八○ 儒教与国民性 193
八一 韩愈排佛 194
八二 韩愈的道统论 195
八三 佛教与儒教 198
八四 北宋儒教对佛教的继承 201
八五 从程门立雪看儒教 203
八六 朱熹论人性和求仁 206
八七 朱熹的格物穷理 209
八八朱熹的天人合一 210
八九 事父事君也是妙道 212
九○ 朱熹的天 213
九一 白鹿洞学规的政教合一精神 214
九二 朱熹的宗教感情 217
九三 儒教的国教品格 220
九四 朱熹《四书集注》的特点 221
九五 《四书集注》的历史地位 222
九六 佛教与佛教研究 223
九七 佛教文化传播的“势差”现象 224
九八 佛教的本貌和变迁 226
九九 佛教的“判教” 227
一○○ 天台宗的判教 228
一○一 我们对佛教的态度 230
一○二 从儒教经学到佛教经学 231
一○三 南北朝佛教经学 233
一○四 从玄学到般若学 235
一○五 南北朝的社会和各自的佛教 238
一○六 心性论是南北朝佛学的核心 240
一○七 论中观学派 243
一○八 中观学派“十八空” 246
一○九 中观学派“八不缘起” 247
一一○ 关于《物不迁论》 249
一一一 关于《不真空论》 251
一一二 僧肇的《般若无知论》 252
一一三 慧远论“神” 254
一一四 慧远报应观的主体 256
一一五 慧远和鸠摩罗什关于“法身”的讨论 258
一一六 慧远的神和传统的鬼神观念 260
一一七 慧远的报应论 261
一一八 道生的顿悟说 262
一一九 道生“一阐提人皆得成佛”论的本土血缘 264
一二○ 《维摩诘经》与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心态 266
一二一 《维摩诘经》的佛国论 267
一二二 《法华经》的“开佛知见” 269
一二三 《法华经》与观音信仰 270
一二四 《华严经》中的毗卢舍那佛 272
一二五 《华严经》的“一多相即” 273
一二六 《摄大乘论》的“八识说” 275
一二七 关于《大乘起信论》 278
一二八 隋唐佛教宗派与寺院经济 279
一二九 天台宗的“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 280
一三○ 法相宗的根本观点 281
一三一 法相宗的“种子说” 282
一三二 法相宗的因缘说 283
一三三 法相宗的成佛论 284
一三四 玄奘的成就和国家的支持 285
一三五 菩提达摩论 286
一三六 弘忍的禅学 287
一三七 用禅宗的思维方法研究禅宗 289
一三八 神秀北宗禅 290
一三九 南北禅宗异同 291
一四○ 惠能南宗禅 293
一四一 宗密的禅法 295
一四二 超脱与成仁 296
一四三 敦煌本《坛经》 298
一四四 《中华大藏经》的校勘方式 300
一四五 论翻译 301
一四六 道教研究的重要性 302
一四七 道教概述 303
一四八 道教的发展阶段 306
一四九 内丹学与心性论 307
一五一 三教鼎立中道教的命运 308
一五○ 全真教与儒教 308
一五二 汉魏晋南北朝道教概况 310
一五三 隋唐道教 312
一五四 宋元道教 316
一五五 明清道教 318
一五六 道家、道教以及对日本等国的影响 321
一五七 由道教衍生的民间宗教 323
一五八 论道书的编辑 327
一五九 《中国行业神崇拜》一书的特点 328
一六○ 《古代基督教史》的特点 329
一六一 整理古籍也要走现代化的道路 334
一六二 族姓之根与文化之根 336
一六三 从孔门说诗看孔子教学 341
一六四 思想家和政治家 344
一六五 文化发展的势差规律 346
一六六 精神文明的内容 349
一六七 中华民族善于吸收外来文化 350
一六八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351
一六九 救亡,与中国近代历届政权的寿夭 352
一七○ 我们应该求助谁 353
一七一 清除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 355
一七二 正确对待中医 357
一七三 人才的涌现与配置 358
一七四 人才的选拔与流动 360
一七五 创业人才与守成人才 362
一七六 武则天与宗教 366
一七七 武则天的皇位继承 368
一七八 韩愈的古文 369
一七九 书写工具与书法 371
一八○ 文化思潮与书法风格 372
一八一 “南帖北碑” 373
一八二 隋唐书法 374
一八三 宋代书法 376
一八四 明清以来的书法 377
一八五 汤用彤先生尊重史实的治学态度 378
一八六 汤用彤先生的史学和史识 380
一八七 浩荡为学 高尚作人 382
一八八 虚往而实归 382
一八九 昂首天外挥斥八极 383
一九○ 伟大而高尚的理想 深挚又悲苦的责任感 385
一九一 谈学术文章的写作 388
一九二 充实的伪书与空洞的真品 391
一九三 知人论世与为人处世 393
一九四 国子监祭酒与北大校长 396
一九五 北大的“大” 396
一九六 松公府旧北大图书馆杂忆 397
一九七 追求——自我小传 400
一九八 学习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哲学史 402
一九九 我对《老子》认识的转变 405
二○○ 我的书斋 406
二○一 对我影响最大的书 408
编后记 编选者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