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部分 绪论 7
第一章 成本的核算与控制 7
第一节 成本和成本会计 7
一、成本 7
二、成本会计 7
第二节 成本的性质和构成 8
一、成本的性质 8
二、成本的构成 9
第三节 生产流程和成本流动 11
一、生产流程 11
二、成本流动 12
第四节 成本流动的会计处理 16
一、成本科目表 16
二、根据发生的成本流动事项作会计分录 17
三、将会计分录记入分类账 19
四、编制会计报表 21
第五节 分部组织与成本中心 23
一、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 23
二、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23
第六节 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23
一、成本管理循环 23
二、成本预测与计划 24
三、成本记录与核算 24
四、成本分析与考核 25
本章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 25
第二章 成本会计的基本原则 27
第一节 成本费用与收益配比原则 27
第二节 成本核算的分部化 28
一、分步成本制度 29
第三节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 29
二、分批成本制度 30
三、核算程序和成本记录 31
第四节 成本会计的专用名词 35
一、成本的划分 35
二、生产成本 35
三、分配成本 36
四、管理成本 36
五、联合成本 36
六、成本分配的基础 37
七、实际成本、估计成本、正常成本和标准成本 37
第五节 制造企业成本计算模式和成本科目表 37
一、成本计算模式 37
二、制造企业的成本科目表 38
本章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 40
一、原料的管理决策 43
二、原料的管理循环 43
第二部分 分批成本制度 43
第一节 原料的管理决策、管理循环和内部控制 43
第三章 原料采购与控制 43
三、原料采购程序的内部控制原则 44
第二节 应付凭单制和内部控制 44
第三节 再订购点和经济订购批量 49
一、再订购点 49
二、经济订购批量 50
第四节 原料采购程序 51
一、请购 51
二、定购 52
三、收料 53
一、原料采购循环 54
四、原料库记录 54
第五节 原料采购的会计处理 54
二、退回原料的会计处理 55
三、用料清单 56
四、计算机处理的原料采购体系 56
本章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 57
第四章 原料的储备与领发 58
第一节 原料储备、领发和内部控制 58
一、原料的储备和领发概述 58
二、原料储备和领发的内部控制 59
第二节 原料的分类、编号和立卡 60
一、原料的分类和界定 60
二、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 60
三、原料的归属决定于产权 61
四、原料按性能和技术特征进一步细分类 61
一、原料的明细分类核算 62
五、原料立卡登记和保管 62
第三节 原料的明细分类核算和总分类核算 62
二、原料的总分类核算 63
第四节 原料的领发 63
一、领料单 63
二、领料单日记簿 64
三、领料单的分析处理 64
第五节 退料的处理 66
一、领料部门向原料库退料 66
二、采购部门向供应商退货 67
第六节 分批成本单 68
一、分批成本单是分批登记与核算成本的正式会计记录 68
二、约当量问题 68
三、分批成本单的格式 69
一、扩大原料分类账(卡)的内容 70
第七节 其他有关问题 70
二、原料领发的计算机处理 71
本章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 72
第五章 原料存量的控制与估价 73
第一节 原料存量控制在成本核算和管理中是一个重要而且复杂的问题 73
一、原料的核算和管理在成本会计中的重要性 73
二、原料存量估价对利润表中销售成本和利润(或亏损)的影响 73
第二节 原料存量的成本计价方法 74
一、先进先出法 75
二、后进先出法 79
三、移动平均法 82
一、成本与市价孰低估价的意义 84
二、应用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的方法 84
第三节 成本与市价孰低估价法 84
四、先进先出、后进先出、移动平均三法结果的比较 84
三、应用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的会计处理方法 85
第四节 存量管理与控制 87
一、原料存量的“恰及时”管理 88
二、确定“隔断日期”,保证期末存量成本正确完整 88
三、定期实物盘存和盘存技术 89
第五节 原料存量的多缺 90
一、原料存量发生溢出或短缺的原因 90
二、原料溢缺的会计处理 91
本章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 91
第六章 人工成本的核算与控制——计时与工资 93
第一节 工资的概念和计算模式 93
一、工资的概念 93
二、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 95
三、工资的计算 95
一、人工成本流程 97
第二节 人工成本流程分析 97
二、记时卡和计工单 99
三、停工闲滞时间 99
四、计工单分析 99
第三节 工薪表 101
一、工薪表的结构和内容 101
二、“工资结算”的会计分录 103
第四节 工资的支付 104
一、应付凭单登记簿 104
二、银行支票登记簿 105
本章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 106
一、计工单分析是人工成本分析的基础 107
二、分批成本单 107
第一节 人工成本分析 107
第七章 人工成本的核算与控制——人工成本分析和人工成本转入生产成本 107
三、分部间接制造费用分析单 108
四、应计未付工资的分析 109
第二节 人工成本转入生产 110
一、计算全月工资总结 110
二、人工成本流动总结 112
第三节 应纳税款和额外优惠待遇 112
一、应纳税款 112
二、额外优惠待遇 113
第四节 人工成本核算综合举例 113
一、设置并登记分批成本单 116
二、设置并登记分部间接制造费用分析单 118
三、设置并登记有关的总分类账户 122
本章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 125
二、间接制造费用的内容 126
一、间接制造费用的含义 126
第八章 间接制造费用的核算与控制——间接制造费用的分部化 126
第一节 间接制造费用的含义、内容与核算要点 126
三、间接制造费用按可变性分类 127
四、间接制造费用的核算要点 128
第二节 间接制造费用的分部化 129
一、分部化的含义 129
二、间接制造费用分部化分配步骤 130
第三节 服务部门成本的分配 131
一、分配的顺序 131
二、分配的基础 131
三、分部间接制造费用分析单 132
四、应付凭单和转账凭证的应用 135
第四节 间接制造费用分部化分配方式举例 136
本章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 142
一、间接制造费用分配率的作用 143
二、间接制造费用分配率的确定 143
第一节 间接制造费用分配率的作用及其确定 143
第九章 间接制造费用的核算与控制——制定间接制造费用分配率 143
第二节 影响制定间接制造费用分配率的因素 144
一、期间的长短 145
二、分部分配率和统一分配率 146
第三节 间接制造费用分配基础 146
一、以生产数量为分配基础 146
二、以原料成本为分配基础 147
三、以机器工时为分配基础 148
四、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分配基础 148
五、以直接人工成本为分配基础 149
六、间接制造费用分配基础的选择 149
第四节 间接制造费用预算和服务部门间接制造费用的分配 150
一、间接制造费用预算 150
二、服务部门成本向其他部门分配 151
第五节 生产部门和全厂整体间接制造费用分配率计算举例 153
二、缝制部门间接制造费用分配率 154
三、完成部门间接制造费用分配率 154
一、裁剪部门间接制造费用分配率 154
四、生产部门合计的间接制造费用分配率 155
五、综合分析计算结果 155
本章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 155
第十章 间接制造费用的核算与控制——间接制造费用的分配和成本循环的完成 157
第一节 间接制造费用核算与分配的主要步骤 157
一、间接制造费用的分部化和部门分配率的计算 157
二、生产部门的间接制造费用(含本部门发生的和从服务部门分配转入的)向各生产批次分配 157
三、间接制造费用的超额分配或分配不足的处理和分析 158
第二节 生产部门的间接制造费用向生产批次成本分配 158
一、批次成本单的登记 158
二、间接制造费用分配日记簿的应用 159
四、间接制造费用向生产批次分配举例 160
三、登记总分类账 160
第三节 间接制造费用的超额分配或分配不足 163
一、结算间接制造费用的超额分配或分配不足 163
二、期末处理程序 164
第四节 间接制造费用超额分配或分配不足的差异分析 165
一、按生产部门分析 165
二、间接制造费用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166
三、差异分析 167
第五节 成本循环的完成 167
一、登记完成的生产批次 168
二、登记产成品销售 168
三、制造成本在会计报表中的反映 171
第六节 成本循环综合表解 173
本章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 178
第一节 分步成本制度的特点 181
第十一章 分步成本制度综论 181
第三部分 分步成本制度 181
第二节 分步成本制度的成本流动 182
一、原料 184
二、人工 184
三、间接制造费用 185
四、部门间的成本流动 185
五、生产报告和生产成本报告 185
六、成品库储存和销售 186
第三节 在产品的约当量 187
一、在产品约当量的含义 187
二、计算在产品约当量的程序 187
第四节 生产报告和生产成本报告——整备部门 189
一、生产报告 189
二、约当量计算 190
三、生产成本报告 191
第五节 生产报告和生产成本报告——集装部门和完成部门 193
一、集装部门 193
二、完成部门 196
第六节 合并的生产成本报告 198
本章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 201
第十二章 副产品的会计处理 202
第一节 复合产品及其核算要点 202
一、复合产品的含义 202
二、副产品和联产品的会计处理要点 202
三、共同成本或联合成本 203
第二节 副产品核算的方法 203
一、副产品从主产品分离后不需要进一步加工 203
二、副产品从主产品分离后需要进一步加工 203
三、例解 203
一、副产品处理收入作为杂项收入 205
二、估计副产品销售数额作为主产品成本的减少 205
第三节 副产品分离后不作进一步加工 205
第四节 副产品继续加工 207
一、只分配从主产品分离后增加的成本 207
二、分配从主产品分离后发生的成本和一部分分离前的共同成本 207
三、以分离点上的市价作为副产品成本 208
第五节 计算净利润 209
一、只对副产品分配增加的成本 209
二、按照正常纯利法分配给副产品的成本包括共同成本和分离后制造成本 210
三、两次以上连续加工的选择 211
本章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 212
第十三章 联产品会计 213
第一节 联产品和联产成本 213
第二节 分配联产成本的基础 213
四、指定权数基础 214
五、例解 214
二、相对销售价额基础 214
三、调整的相对销售价额基础 214
一、共同物质单位基础 214
第三节 以物质单位作为分配基础 218
第四节 以相对销售价额作为分配基础 218
一、分配联产成本的程序 219
二、相对销售价额法的特点 220
第五节 以调整的相对销售价额作为分配基础 220
一、分配联产成本的程序 220
二、调整的相对销售价额法的特点 222
第六节 以指定权数作为分配基础 222
一、分配联产成本的程序 222
二、指定权数法的特点 223
本章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 223
第一节 在产品是产品生产和成本核算的中间环节 224
第十四章 在产品成本核算——平均成本法 224
第二节 在产品成本核算的两种基本方法 225
一、在产品按其开始生产和生产完成期间划分的三种情况 225
二、平均成本法 225
三、先进先出法 225
四、两种方法的比较 226
第三节 在产品核算的基本模式 226
一、数量模式 226
二、成本模式 227
第四节 平均成本法的综合例解 227
一、制作部门 228
二、装配部门 232
三、完成部门 235
本章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 238
二、合并生产成本报告 238
一、部门间(或生产步骤间)成本结转的记录 238
第五节 部门间(或生产步骤间)成本结转的记录和生产成本报告的合并 238
第十五章 在产品成本核算——先进先出法 240
第一节 先进先出法成本核算要点 240
第二节 先进先出法的综合例解 240
一、制作部门 241
二、装配部门 247
三、完成部门 253
本章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 259
第十六章 废料、毁损品、次品和数量亏失与增出的核算 260
第一节 废料的核算 260
一、废料的含义 260
二、废料的会计核算 260
第二节 毁损品的核算 263
一、毁损品的含义 263
二、毁损品损失的会计核算 263
二、次品再加工成本的会计核算 269
第三节 次品的核算 269
一、次品的含义 269
第四节 生产中产品数量亏失的核算 270
一、毁损或亏失分类 270
二、正常数量亏失的核算 271
三、非正常数量亏失的核算 272
第五节 生产中产品数量增出的核算 272
一、产品数量增出的分类 272
二、生产中产品数量增出的核算 273
本章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 274
第一节 成本习性 277
一、成本习性的含义 277
二、成本按习性的分类 277
第十七章 成本习性分析 277
第四部分 成本的分析、控制和决策 277
第二节 分析成本习性的方法和成本估计 281
一、成本的工程分析法 281
二、直接估计法 282
三、会计分类法 282
四、高一低点法 283
五、分布点图法 284
第三节 最小平方法 286
一、最小平方法的含义 286
二、最小平方法的运作步骤 287
第四节 各种分析方法的选择 289
一、分布点图法 289
二、高一低点法 289
三、工程分析法 289
二、计算测定系数的公式和符号说明 290
一、测定系数和相关系数 290
第五节 相关分析 290
四、最小平方法 290
三、计算相关系数 291
第六节 与管理决策相关的几个成本名词 293
一、增量成本 293
二、沉积成本 293
三、机会成本 294
本章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 294
第十八章 预算控制 295
第一节 预算和成本控制 295
一、预算的含义 295
二、预算的分类 295
第二节 销售预算 296
一、总结和分析过去的业绩 296
二、预测销售业务前景 296
第三节 生产预算 297
第四节 制造成本预算 298
一、原料预算 298
二、直接人工预算 301
三、间接制造费用预算 301
四、汇总编制制造成本预算 302
第五节 各项费用预算 304
第六节 预算收益表 305
第七节 弹性预算 306
一、弹性预算的含义 306
二、弹性预算的应用公式 307
三、用于预算公式的弹性预算举例 307
四、根据弹性预算公式分析预算执行结果 308
本章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 309
二、标准成本制度的运作程序 310
一、标准成本制度的含义 310
第一节 标准成本制度概述 310
第十九章 标准成本制度与成本控制——原料与人工 310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311
一、制定成本标准的方法 311
二、标准成本是成本计算和控制的基础 312
第三节 标准成本和成本差异 312
一、标准成本制度的原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差异 312
二、成本差异的分析 313
第四节 标准成本制度例解(原料和人工成本 315
一、原料和人工标准成本 315
二、原料成本的处理 316
三、人工成本的处理 318
第五节 原料和人工成本差异的处理 320
二、多原料成分的数量差异 323
一、数量差异的分析 323
第六节 混合差异和收益差异 323
三、原料混合差异 324
四、原料收益差异 324
五、混合差异和收益差异图解 326
本章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 327
第二十章 标准成本制度与成本控制——间接制造费用 328
第一节 标准间接制造费用控制概述 328
一、间接制造费用的特性 328
二、制定间接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制度 329
三、间接制造费用和弹性预算 329
第二节 间接制造费用的分配、发生和差异 329
一、间接制造费用的分配 329
二、间接制造费用的发生 330
三、间接制造费用的差异 331
一、二差异分析 333
第三节 二差异分析和三差异分析 333
二、三差异分析 334
第四节 四差异分析 337
第五节 间接制造费用差异的处理 339
一、标准成本差异的处理 339
二、成本差异分配例解 340
第六节 标准成本制度总例题 342
一、计算原料成本差异 343
二、计算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343
三、计算可变间接制造费用和固定间接制造费用 343
四、计算当月标准间接制造费用成本总额 344
五、计算间接制造费用总差异 344
六、用三项差异分析法作间接制造费用差异分析 344
本章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 345
一、本、量、利分析的意义 346
二、本、量、利分析的要点 346
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的意义和要点 346
第二十一章 本量、利分析与成本决策 346
三、会计核算反映的本、量、利关系 347
第二节 全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 347
一、全部成本法 348
二、变动成本法 348
三、全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差别 348
四、全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举例比较 350
五、全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损益的差异与调节 350
第三节 本、量、利分析和保本点 351
一、本、量、利分析和成本控制 351
二、本、量、利分析和保本点 351
第四节 保本点 352
一、公式法 352
二、创利额法 352
三、图例法 354
四、安全边际 355
五、目标利润与保本点 356
六、所得税的影响 357
七、利用本、量、利分析判断经营状况 357
八、多产品品种的本、量、利分析 358
第五节 成本、业务量和价格的变动对保本点和计划利润的影响 359
一、变动成本增加 360
二、销售价格提高 361
三、销售业务量下降 361
四、固定成本减少 361
五、销售价格下降、变动成本减少 362
六、销售价格下降、固定成本减少、变动成本增加 362
三、单一产品 363
二、不变的存货水平 363
一、线性成本和收入习性 363
第六节 本、量、利分析法的假设和局限 363
四、定数论模式 364
第七节 分析成本,作出决策 364
一、决策的过程 364
二、界定问题和确定备选方案 364
三、决定相关的成本和收益数据 364
四、对数据资料的评估并考虑不可计量的信息资料 365
五、作出决策 365
第八节 在成本领域的常用决策 365
一、增加或停产一种产品的决策 365
二、对处于不同完成阶段的产品是否继续加工的决策 370
三、对特殊订货单是否按减价出售的决策 371
四、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373
本章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 373
第一节 资本支出和收益支出 374
第二十二章 资本投资决策 374
第二节 资本支出分析 375
一、资本支出的分类 375
二、获利能力和现金流动准则 376
三、收复投资准则 376
四、可有资金准则 376
第三节 资本预算决策需要的数据资料和资本支出评估技术 377
一、资本预算决策需要的数据资料 377
二、资本支出评估技术 377
第四节 资金的时间价值概念 378
一、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 378
二、反映资金时间价值的两种形式 378
三、计算资金时间价值的四种基本公式 379
第五节 评估投资方案的方法——评估技术集中于获利能力 381
一、会计收益率的含义 381
二、会计收益率分析应用于新增设备的投资 382
三、会计收益率分析应用于更新现有设备 383
第六节 评估投资方案的方法——评估技术集中于现金流量 385
一、现金流量分析技术的两类方法 385
二、回收期法 386
三、贴现的现金流动——净现值法 389
四、贴现的现金流动——内部收益率法 390
第七节 所得税对资本预算决策的影响 392
一、所得税在资本投资评估决策中的作用 392
二、所得税和现金流量 392
三、影响所得税和现金流量的因素 393
第八节 租赁或投资购买固定资产的决策 394
一、租赁与购买的区别 394
二、租赁最基本的分类 395
三、租货或购买的选择决策 395
本章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 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