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实验教学目的 1
二、实验教学程序 1
三、实验教学要求 2
第一章 实验设计 3
一、实验设计简介 3
二、单因素实验设计 5
三、双因素实验设计 7
四、正交实验设计 8
五、正交实验分析举例 12
第二章 误差与实验数据处理 17
一、误差的基本概念 17
二、实验数据处理 23
第三章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32
一、一般要求 32
二、采样的形式 32
三、水样的保存 33
第四章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34
实验一 混凝沉淀实验 34
实验二 颗粒自由沉淀实验 36
实验三 絮凝沉淀实验 40
实验四 成层沉淀实验 44
实验五 过滤实验 49
一、滤料筛分及孔隙率测定实验 49
二、过滤实验 52
三、滤池冲洗实验 55
实验六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实验 59
实验七 气浮实验 63
一、气固比实验 64
二、释气量实验 66
实验八 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实验 67
实验九 反渗透实验 69
实验十 活性炭吸附实验 71
实验十一 臭氧消毒实验 75
实验十二 折点加氯消毒实验 78
实验十三 废水可生化性实验 82
实验十四 活性污泥动力学参数的测定实验 89
实验十五 生物转盘实验 92
一、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的测定 93
实验十六 离子交换软化实验 93
二、软化实验 95
实验十七 污泥过滤脱水——污泥比阻的测定实验 97
实验十八 自来水的深度处理实验 101
附录 105
1.计量单位 105
2.重要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表 108
3.几种酸及氨水的近似相对密度和浓度 109
4.常用正交实验表 110
5.离群数据分析判断表 116
6.F分布表 118
7.相关系数检验表 120
8.水中饱和溶解氧量 120
9.氧在蒸馏水中的溶解度(饱和度) 121
10.含盐量与水电阻率计算图 121
11.样品的保存与数据记录 122
11.1 常用样品保存技术(据GB 12999—1991) 122
11.2 采样现场数据记录(据GB 12999—1991) 127
12.样品保存的一般技术(据ISO/DIS 5667/3,1983) 128
11.3 管理程序记录卡片(据GB 12999—1991) 128
13.水质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指标——水样测定值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允许差 135
14.地面水环境质量 139
14.1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据GB 1—1999) 139
14.2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选配分析方法(据GB 1—1999) 141
15.海水质量标准 142
15.1 海水水质要求(据GB 3097—1982) 142
15.2 海水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据GB 3097—1982) 143
16.渔业水域水质标准(据TJ 35—1979) 143
17.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据GB 5084—1985) 144
18.污水排放综合标准及测定方法 145
18.1 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据GB 8978—1996) 145
18.2 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145
18.3 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 149
18.4 测定方法 152
19.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值(据GB 4284—1984) 153
20.常用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 154
21.洗片废水中污染物的测定 179
参考文献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