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自己说说话 3
我选择童话 上海 张 弘 3
契诃夫写《凡卡》 5
双目失明后写成的书 上海 张 弘 7
(一) 8
(二) 9
(三) 10
(四) 10
例一 “犟牛” 11
例二 我的自画像 虞 婕 13
例三 我的名字 刘方舟 15
生活,是写作激情的源泉 19
夏衍的小说处女作 20
“世界童话之王”安徒生 21
最后的“作品” 23
“太史公”与“腐儒” 24
(一) 25
(二) 26
(三) 27
例一 不碎的鸡蛋 上海 顾真俨 29
例二 放风筝 佚 名 30
例三 我当上了宇航员 江苏 徐 初 32
例四 梦游天空 四川 罗 涛 33
例五 扳手腕 徐尹榕 35
例六 夜观流星雨 佚 名 37
不一样的爸爸妈妈 41
从“熟”到“巧” 41
一生都累在一部《水浒》上 43
从改写中训练读写能力 44
从童工到作家 46
高尔基与小姑娘 47
(一) 49
(二) 50
(三) 51
例一 怪爸爸,好爸爸 河南 张又丹 52
例二 “黑脸”爸爸 安徽 王倩文 54
例三 “懒”爸爸 山东 李 娅 55
例四送礼 安徽 晨 申 57
例五爸爸、妈妈和我 俄罗 斯佚名 59
最可爱的一种动物 65
“苦根”结硕果 孙宏杰 65
罗广斌与《红岩》 67
亚米契斯与《小抄写员》 69
《马》诗又一首 70
怕后辈耻笑 71
(一) 72
(二) 72
(三) 73
(四) 74
例一可爱的小蜗牛 佚 名 75
例二螃蟹 湖南 李 青 77
例三小鸭子 田 延 79
例四燕子的自述 山东 栾学夏 80
例五“可恶”的小猫 傅岸彬 82
一件物品的故事 86
她用笔追赶生活——记孙未 86
艾青的第一首诗 89
《穷人》与《贫苦人》 90
文章有时候是改出来的 92
老舍和济南 93
(一) 95
(二) 96
(三) 96
(四) 97
例一 难忘的一张照片 湖北 彭 吴 98
例二 书包的自述 安徽 杨 宇 99
例三 灯心绒小象 北京 曹 莹 101
例四 “小怪物”卷笔刀 上海 沈玉龙 103
例五 我心爱的钥匙夹 北京 陈明明 104
一处最美丽的风景 109
寻梦,在如诗的季节里 胡均浩 109
关于《听潮》的回忆 110
画家列宾二三事 112
诗卷·琵琶·画笔 113
诗是强烈感情的录音 115
(一) 116
(二) 117
(三) 118
(四) 119
例一 早春 俄罗斯艾·希姆 120
例二 我理想中的花园 俄罗斯 莉 达 122
例三 雨,落在校园里 台湾 曾明怡 124
例四 未来世界 湖北 马 茜 126
例五 校门前的路 江苏 孙 勤 128
珍惜青春——记陈弋弋同学 133
有个性的同桌 133
李白写瀑布 134
从“二十多个”到“三个” 135
学做小演讲家 137
“诗圣”杜甫 139
(一) 140
(二) 141
例一 我和同桌 张 磊 142
例二 读不懂的同桌 陈 影 144
例三 误会 申展宇 146
例四 “辣子”班长 河北 周 苗 148
一次热情的邀请 153
融入那一片蔚蓝——记章炜 153
描写农村的“铁笔”“圣手”赵树理 155
叶圣陶改名 157
鲁迅在日本 158
(一) 159
臧克家三句“杂感”打动闻一多 159
(二) 160
(三) 162
(四) 163
例一 美国教授来我家作客 江苏 朱晓励 164
例二 我见到了董浩叔叔 郁擎天 166
例三 与孤儿一起度假日 江苏 张梦笑 167
例四欢腾的营火晚会 宁夏 周海林 169
校园挂满开心果 174
十九岁的心情 郝 晔 174
蒲松龄的故居——聊斋 176
李清照夫妇的故事 177
与书籍交朋友 178
(一) 179
(二) 180
(三) 181
例一 新“完璧归赵” 佚 名 182
例二 绰号 江苏 张晓璐 183
例三 “又是一堂体育课!” 江苏 施 恩 185
例四 班主任老师 湖北 程 督 187
每一天都是节日 192
无法舍弃的追求 陈伟恒 192
少年陈毅游草堂 194
毛泽东的读书方法 194
旗亭赛诗 195
(一) 196
(二) 197
(三) 198
例一 网上发贺卡 广东 李素华 199
例二 圣诞节前夜的秘密 美国 卡玛·沃克 200
例三 女生在军营 湖北 彭韦加 202
例四 月月是个开心果 徐莹莹 204
例五 我给妈妈洗一次脚 佚 名 206
例六 生日 冰淇淋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