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主流》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科拉柯夫斯基著;马元德译
  • 出 版 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1992
  • ISBN:9573215780
  • 页数:523 页
图书介绍:

原序 7

绪论 11

第一章 辩证法的起源 19

1.人类存在的偶然性 21

2.普罗提诺的救世论 23

3.普罗提诺和基督教的柏拉图主义:探求创造的原因 28

4.埃留金纳和基督教神统 34

5.艾克哈特和成神辩证法 42

6.库萨的尼古拉:绝对「存在物」的矛盾 44

7.柏麦和「存在物」的两重性 47

8.西勒鸠斯和费奈隆:通过消灭而拯救 49

9.启蒙运动:自然主义体系中人的实现 51

10.卢梭和休谟:自然和谐信念的崩溃 54

11.康德:人的存在物的二元性及其补救办法 57

12.费希特和精神的自我征服 63

13.黑格尔:意识向绝对的进展 69

14.黑格尔:作为历史目标的自由 84

第二章 黑格尔左派 99

1.黑格尔主义的解体 99

2.施特劳斯和宗教批判 102

3.奇茨科乌斯基和行动哲学 103

4.布鲁诺·鲍威尔和自我意识的否定性 107

5.卢格:黑格尔左派的激进化 111

第三章 马克思思想的初期阶段 115

1.早年和求学 115

2.黑格尔主义者所理解的希腊化哲学 118

3.马克思对伊壁鸠鲁的研究:自由与自我意识 119

第四章 赫斯和费尔巴哈 129

1.赫斯:行动哲学 129

2.赫斯:革命和自由 132

3.费尔巴哈和宗教异化 135

4.费尔巴哈的第二阶段:宗教谬见的来源 138

第五章 马克思的早期政治和哲学著作 141

1.国家和思想自由 141

2.对黑格尔的批判:国家、社会、个人 143

3.社会解放的观念 147

4.无产阶级的发现 149

第六章 巴黎手稿——异化劳动理论——青年恩格斯 155

1.对黑格尔的批判:作为人性基础的劳动 156

2.知识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157

3.劳动的异化:非人化的人 161

4.对费尔巴哈的批判 165

5.恩格斯的早期著作 168

第七章 《神圣家族》 173

1.作为历史趋向的共产主义: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174

2.进步和群众 175

3.需欲的世界 176

4.唯物主义的传统 177

第八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 181

1.意识形态的概念 181

2.社会存在和意识 184

3.分工及其消灭 187

4.个人和自由 189

5.施蒂纳和自我主义哲学 191

6.对施蒂纳的批判:个人与社会 196

7.异化和分工 201

8.人类解放和阶级斗争 202

9.关於错误意识理论的认识论意义 203

第九章 小结 207

第十章 十九世纪上半叶的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的比较 213

1.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 213

2.巴贝夫主义 215

3.圣西门主义 218

4.欧文 224

5.傅立叶 229

6.普鲁东 235

7.魏特林 243

8.卡贝 246

9.布朗癸 247

10.布朗 249

11.马克思主义和「乌托邦的社会主义」 252

12.马克思对普鲁东的批判 258

13.《共产党宣言》 261

第十一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八四七年後的著作和斗争 271

1.一八五○年代的发展 271

2.拉萨尔 276

3.第一国际:巴枯宁 282

1.关於《资本论》同马克思早期著作关系的争议 303

第十二章 以非人化的世界出现的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 303

2.古典经济学传统和价值理论 309

3.价值的两重形式和劳动的两重性 313

4.商品拜物教——以商品面貌出现的劳动力 317

5.劳动的异化和劳动产品的异化 322

6.社会化过程的异化 326

7.工人阶级的贫困化 329

8.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历史使命 333

9.剩余价值的分配 335

第十三章 资本的矛盾和消灭资本的矛盾——分析和行动的统一 341

1.利润率降低和资本主义的必然崩溃 341

2.无产阶级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 346

3.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它的两个阶段 350

4.《资本论》的辩证法:全体和部份,具体和抽象 356

5.《资本论》的辩证法:意识和历史进程 364

6.关於马克思的价值与剥削理论的评论 370

第十四章 历史进程的动力 383

1.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 383

2.社会存在和意识 386

3.历史进步及其矛盾 394

4.社会关系的一元论解释 399

5.阶级的概念 400

6.阶级的起源 406

7.国家的作用和废除国家 407

8.评历史唯物主义 411

第十五章 自然辩证法 427

1.科学的研究途径 427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没落的时代 429

3.空间和时间 432

4.自然的可变性 433

5.变化的多重形式 434

6.因果性和偶然性 436

7.自然界和思想中的辩证法 439

8.量和质 440

9.世界中的矛盾 442

10.否定的否定 443

11.对不可知论的批判 444

12.经验和理论 445

13.知识的相对性 447

14.作为判断真理标准的实践 448

15.宗教的根源 449

第十六章 小结和哲学评论 453

1.马克思的哲学和恩格斯的哲学 453

2.马克思主义中的三个动机 463

3.作为列宁主义来源的马克思主义 471

参考书目 477

译名索引 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