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总论 1
第一章 皮肤的结构 1
第一节 皮肤的解剖 1
第二节 皮肤组织学 2
一、表皮 2
二、真皮 4
三、皮下组织 5
四、皮肤附属器 6
五、皮肤的神经 8
六、皮肤的血管 9
七、皮肤的淋巴管 10
八、皮肤的肌肉 10
第二章 皮肤的生理功能 11
第一节 保护作用 11
一、机械性损伤的防护 11
二、物理性损伤的防护 11
三、化学性损伤的防护 11
四、微生物的防御作用 12
五、防止体液过度丢失 12
第二节 吸收作用 12
第三节 感觉作用 14
第四节 分泌和排泄作用 14
一、小汗腺 15
二、顶泌汗腺 15
三、皮脂腺 15
第五节 体温调节作用 16
第六节 代谢作用 17
一、糖代谢 17
二、蛋白质代谢 18
三、脂类代谢 18
四、水和电解质代谢 18
五、黑素代谢 19
第七节 皮肤的免疫系统 20
一、免疫细胞 20
二、免疫因子 21
第三章 色素性皮肤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治疗 22
第一节 色素性皮肤病的病因 22
一、个体特征与环境因素 22
二、色素性皮肤病的病理生理 24
三、色素性皮肤病的心理因素 30
第二节 色素性皮肤病的诊断 31
一、病史 31
二、体格检查 32
三、皮肤粘膜检查 32
四、常用实验诊断技术 35
第三节 色素性皮肤病的治疗 38
一、内用疗法 38
二、外用疗法 61
三、光化学疗法 73
四、冷冻疗法 76
五、封闭疗法 80
六、自血疗法 82
七、色素性皮肤病的外科疗法 83
第四章 皮肤保健与美容 89
一、皮肤清洁卫生 89
二、头发保健 90
三、常用的皮肤美容护理方法 90
四、美容化妆 94
第二篇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96
第五章 色素增加的皮肤病 96
一、雀斑 96
二、雀斑样痣 97
三、老年性雀斑样痣 98
四、面正中雀斑样痣病 98
五、黄褐斑 98
六、蒙古斑 102
七、裂唇痣 103
八、咖啡牛奶斑 103
九、Spitz痣 104
十、蓝痣 105
十一、太田痣 106
十二、伊藤痣 107
十三、颧部褐青色痣 107
十四、Riehl黑变病 108
十五、摩擦黑变病 109
十六、炎症后黑变病 110
十七、焦油黑变病 111
十八、进行性肢端黑变病 111
十九、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 112
二十、特发性多发性斑状色素沉着症 112
二十一、网状肢端色素沉着症 113
二十二、外源性色素沉着症 114
二十三、妊娠性色素沉着 115
二十四、家族性进行性色素沉着症 116
二十五、屈侧网状色素沉着异常症 116
二十六、网状色素皮病 117
二十七、非典型性阴茎黑素斑 117
二十八、色素性口周红斑 117
二十九、眶周色素沉着症 118
三十、色素性痒疹 118
三十一、色素性玫瑰糠疹 119
三十二、女性颜面黑变病 120
三十三、多发性雀斑样痣综合症 120
三十四、Albright综合征 121
三十五、Civatte皮肤异色病 122
三十六、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123
三十七、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病 123
第六章 色素减退的皮肤病 124
一、白癜风 124
二、离心性后天性白斑 132
三、豹斑状白癜风 133
四、白化病 133
五、斑驳病 134
六、脑炎、眼并白斑综合征 135
七、Alezzandrini综合征 136
八、对称性进行性白斑 136
九、特发性滴状色素减退症 136
十、老年性白斑 137
十一、无色素痣 137
十二、贫血痣 137
十三、无色素性色素失禁症 138
十四、对称性与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 139
十五、假梅毒性白斑 139
第七章 黑素肿瘤 141
第一节 良性皮肤肿瘤 141
一、痣细胞痣 141
二、先天性巨形色素痣 143
第二节 恶性肿瘤 144
一、恶性黑素瘤 144
二、恶性蓝痣 148
第八章 系统疾病与色素 149
一、黑棘皮病 149
二、着色性干皮病 151
三、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性大理石样皮肤 152
四、先天性角化不良综合征 153
五、发育不良性痣综合征 154
六、范可尼综合征 154
七、Goltz综合征 155
八、Mendes da Costa综合征 156
九、Moynahan综合征 156
十、Naegeli综合征 156
十一、Peutz-Jeghers综合征 157
十二、先天性皮肤异色综合征 158
十三、Sneddon综合征 159
十四、Tietz综合征 160
十五、过渡性综合征 160
十六、Waardenburg综合征 160
十七、黄甲综合征 161
第九章 皮肤附属器疾病 162
一、早秃 162
二、弥漫性脱发 164
三、斑秃 165
四、拔发癖 165
五、头皮糠疹 165
六、脂溢性皮炎 166
第三篇 皮肤色素性、血管性疾病的激光治疗 168
第十章 激光及激光器 168
第一节 激光的物理特性 168
一、单色性 169
二、相干性 169
三、平行性 169
四、高能量和易于聚焦 169
第二节 激光的分类 169
第三节 选择性光热作用理论 170
一、热对组织细胞的影响 170
二、对细胞的损伤作用 170
第四节 激光与组织的相互作用 171
一、选择性光热作用 171
二、光爆裂效应 172
三、光化学效应 172
四、光动力学效应 172
五、生物刺激效应 172
第五节 常用激光器及其特点 172
第十一章 色素增加性疾病的激光治疗 174
第一节 真皮色素增加性疾病 174
一、太田痣与伊藤痣 174
二、外源性色素沉着症 175
第二节 表皮色素增加性皮肤疾病 177
一、雀斑 177
二、咖啡斑 178
三、黄褐斑 180
四、炎症后色素沉着 180
第十二章 皮肤血管性疾病的激光治疗 181
第一节 鲜红斑痣的激光治疗 181
第二节 毛细血管扩张性皮肤疾病 182
一、面部毛细血管扩张 183
二、酒渣鼻性毛细血管扩张 183
第十三章 体毛的激光治疗 184
第一节 毛囊的解剖 184
第二节 毛发的生长周期 184
第三节 多毛症和毛发过多 185
第四节 激光或其他光源脱毛技术 185
一、选择性光热作用与脱毛 185
二、Nd:YAG及外源性色素颗粒 187
三、红宝石激光技术 188
四、半导体激光技术 190
第十四章 皮肤肿瘤的整形外科治疗 194
第一节 皮肤肿瘤的种类 194
一、黑色素痣 194
二、硬纤维瘤 196
三、脂肪瘤 197
四、黄色瘤 197
五、皮脂腺囊肿 198
六、表皮样囊肿 199
第二节 手术治疗方法 200
一、切除缝合法 200
二、局部皮瓣修复法 201
三、植皮术 203
四、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203
第三节 知识问答 204
一、为什么美容整形手术前要签定手术志愿书? 204
二、手术志愿书的格式和详细内容如何? 205
三、哪些人不宜施行美容整形手术?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