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导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概观 1
0.1两大主潮 2
0.2两次转移 4
0.3两个转向 5
1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10
1.1瓦莱里以音乐化为核心的象征主义诗论 10
1.2叶芝的理性与感性相统一的象征理论 15
1.3庞德、休姆的意象主义诗论 20
2表现主义 26
2.1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即表现论 26
2.2科林伍德的表现理论 32
3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 38
3.1诗学探索的理论特征 38
3.2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 43
3.3雅各布森对文学性的语言学阐释 48
3.4艾亨鲍姆的科学实证主义文论 51
4精神分析批评 57
4.1精神分析批评的一般概念 57
4.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文论 59
4.3传统的精神分析批评 67
4.4霍兰德的读者反应精神分析批评 69
4.5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 71
5直觉主义与意识流 76
5.1柏格森与直觉主义 76
5.2威廉·詹姆斯的意识流理论 81
5.3意识流作家的艺术观点 84
6语义学与新批评派 91
6.1理论背景与发展概况 91
6.2瑞恰兹的语义学批评 93
6.3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 100
6.4兰色姆的本体论批评 104
6.5布鲁克斯的“细读法” 109
6.6燕卜荪的复义理论 113
6.7维姆萨特和韦勒克的“新批评”理论 116
7现象学、存在主义与荒诞派 125
7.1哲学背景与发展概况 125
7.2英伽登的现象学文论 133
7.3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文论 141
7.4萨特的存在主义文论 151
7.5尤奈斯库的荒诞派戏剧理论 155
8原型批评 162
8.1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 162
8.2荣格的原型理论 166
8.3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 169
8.4原型批评的整体性文化批评倾向 174
9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上) 177
9.1理论背景与发展概观 177
9.2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文论 178
9.3葛兰西的“民族—人民的文学”论 183
9.4马舍雷和戈德曼的结构主义文论 186
9.5伊格尔顿的新马克思主义文论 191
10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下) 195
10.1布洛赫乌托邦式的幻想艺术论 195
10.2布莱希特以理性为本的戏剧理论 200
10.3本雅明的技术主义艺术理论 205
10.4阿多诺的否定性文论 209
10.5马尔库塞的新感性文论 213
10.6弗洛姆的新精神分析文论 219
10.7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化理论 222
11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 228
11.1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和主要特征 228
11.2法国结构主义文论 234
11.3巴尔特从结构主义转向后结构主义的文论 238
11.4托多洛夫的叙事理论 244
11.5文学符号学概况 248
11.6文学叙事学简述 254
11.7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和狂欢化诗学 259
11.8当代俄罗斯文论的最新发展 266
12解释学与接受理论 271
12.1理论背景与发展概况 271
12.2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文论 277
12.3姚斯的接受美学 286
12.4伊瑟尔的阅读理论 293
13解构主义 297
13.1理论背景和发展概况 297
13.2德里达的解构理论 300
13.3耶鲁学派的解构批评理论 312
13.4文学解构主义 323
13.5艾伯拉姆斯对解构主义的质疑 330
13.6福科的后结构主义文论 334
14女权主义批评 342
14.1女权主义批评的现实背景和思想来源 342
14.2英美派女权主义批评 345
14.3法国派女权主义批评 350
14.4其他女权主义批评 356
15后现代主义 360
15.1后现代主义的源起与发展概况 360
15.2贝尔对后现代社会文化矛盾的揭示 364
15.3哈贝马斯用现代性向后现代性的对抗 367
15.4利奥塔德对后现代知识状况的研究 370
15.5杰姆逊的后现代文化逻辑研究 375
15.6哈桑对后现代主义审美特征的透视 379
15.7斯潘诺斯的后现代主义诗学理论 384
15.8布希亚德的后现代大众传媒理论 388
16新历史主义 393
16.1理论背景和发展概况 393
16.2格林布拉特的文化诗学 398
16.3海登·怀特的元历史构架 407
16.4新历史主义的理论特征和走向 411
17后殖民主义 414
17.1后殖民主义的思想来源和发展概况 414
17.2赛义德对东方主义的透视 416
17.3斯皮瓦克对殖民地权力话语的批判 423
17.4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当代意义 428
18结语 430
后记 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