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农业经济学形成为一门学科 1
引论——温故而知新 1
第一章 农业经济学的产生 4
第二章 德国农业经营学 9
第一节 概述 9
第二节 德国农业经营学的创立和形成 13
第三节 学说要点 17
第三章 现代农业经济学 23
第一节 概述 23
第二节 美国农业经济学的创立和形成 28
第三节 学说要点 34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农业经济学 39
第一节 概述 39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农业经济学的创立 42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农业经济学的发展 48
第四节 学业说要点 53
第一节 农业经济学各个体系的比较 59
第五章 综论农业经济学的三个体系与三个体系之外的恰亚诺夫、舒尔茨 59
第二节 在三个学说体系之外 64
第二篇 农业经济学的两大悖论 70
引论——悖论预示科学的突破和创新 70
第一章 农业大生产与小生产的悖论 75
第一节 俯视农业大生产与小生产 76
第二节 农业大生产与小生产学说的悖论 85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是怎样论述这个问题的 95
第四节 从长远观察农业的循环运动 109
第二章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悖论 112
第一节 土地报酬递减与土地肥力递减 112
第二节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学说的悖论 119
第三节 索荷广场话题之陷阱 124
第四节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不谈这个规律 129
第五节 处于当前经济学前沿的报酬递增理论 135
第三篇 农业经济学三个方面的原理探索 138
引论——农业经济学科建设的历史经验 138
第一节 农业生产过程的两重性 144
第一章 经济再生产同自然再生产过程交织 144
第二节 农业生产是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与掌握 154
第三节 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中包含有自然生产率 157
第四节 农业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交织 161
第二章 土地是农业特有的生产工具 169
第一节 土地在农业中起着生产工具的作用 169
第二节 土壤肥力是农业可以永续发展的基础 172
第三节 集约经营是土地利用的方向 176
第四节 水利是东方农业的命脉 181
第五节 用土和养地 188
第六节 土地面积的极限要求农业向深度和广度两个方向发展 191
第三章 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 197
第一节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97
第二节 工业对农业发展的主导作用 209
第三节 工业与农业互为市场 213
第四篇 土地制度的理论 221
引论——不同的理论框架 221
第一节 土地所有制有多种形式 226
第一章 土地制度纵览 226
第二节 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与联结 242
第二章 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251
第一节 土地所有权要在经济上实现 252
第二节 土地经营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259
第五篇 农业发展的若干趋势 266
引论——从国民经济全局和长期发展趋势上认识农业 266
第一章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若干趋势 270
第一节 农业中的物质技术投入增加大于劳动力投入的趋势 270
第二节 农业份额比重下降趋势 275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与农村人口城镇化趋势 280
第四节 农业社会化趋势 285
第五节 农工一体化趋势 292
第二章 技术进步是农业发展的总趋势 300
第一节 现代农业的新理论和可持续发展思想 300
第二节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 307
第三节 当代高科技在农业中应用将引起农业和农业经济学的巨大变革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