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新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福海著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61424213
  • 页数:36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管理与管理学、管理思想的历史沿革、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及规律、人本管理理论、团队管理理论、学习性组织理论等内容进行了论述。

导言 1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3

第一节 管理与管理活动 3

一 管理的概念 4

二 管理的类别 4

三 管理活动的结构 5

四 管理活动的属性 8

五 管理活动的规范化模式 11

第二节 管理学与管理学的科学体系 12

一 管理学的概念 12

二 管理学的三个层次 13

三 管理学的学科体系 16

第三节 管理的研究范式 21

一 管理学的研究范式 21

二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24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历史沿革 32

第一节 管理思想概述 32

一 管理思想的历史沿革脉络 32

二 管理思想的内在结构 33

三 研究管理思想史的方法 34

第二节 中国管理思想的历史演革 36

一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管理思想发展时期 36

二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础上集权管理思想发展时期 36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的集权—分权管理思想发展时期 38

四 中国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 40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41

一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逻辑结构 41

二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基本结构及逻辑体系 45

三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具体内容 47

第四节 西方管理思想的历史演革 61

一 工业化时代的特征 62

二 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阶段 63

三 西方管理思想的具体内容 65

四 研究西方管理学的方法论启示 74

第五节 中西管理思想的交融与跨文化管理 76

一 中西管理思想比较 76

二 西学东渐与中西管理思想的交融 78

三 我国企业要学会跨文化管理 80

第三章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及规律 84

第一节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84

一 同构原理 85

二 系统原理 85

三 整分合原理 85

四 反馈原理 85

七 弹性原理 86

八 动力原理 86

五 封闭回路原理 86

六 能级原理 86

第二节 管理学的基本规律 87

一 管理学的普遍规律 87

二 管理学的特殊规律 90

第三节 管理学的难题 93

一 管理的不确定性 93

二 管理的二重性 94

三 管理的复杂性 95

第四章 管理行为、过程与效益 96

第一节 管理行为 96

一 人类行为的基本模式 96

二 管理行为的基本模式 97

三 管理行为的特点 101

一 管理过程的概念 102

第二节 管理过程 102

二 管理流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104

第三节 管理效率和效益 107

一 管理效率 107

二 管理效益 112

第五章 人本管理理论 123

第一节 人本管理的内涵和本质 124

一 人本管理的内涵 124

二 人本管理的本质 129

三 人本管理与科学管理的不同点 131

第二节 人本管理工程、机制与方式 132

一 人本管理工程 132

二 人本管理机制 136

三 人本管理方式的选择与运用 138

一 参与式管理 140

第三节 人本管理的方法 140

二 激励管理 146

三 柔性管理 149

四 生涯管理 154

第四节 人本管理的新发展 163

一 人文管理 163

二 能本管理 164

第五节 摩托罗拉的人本管理实例 178

一 成熟的雇聘制度 178

二 完备的培训体系 179

三 科学的工作安排 179

四 公正的评估体系 180

五 真正的人格尊重 180

六 开放的沟通渠道 181

一 三元经济结构下的三种管理模式 182

第六节 适合中国企业的人本管理模式 182

七 平和的离职安排 182

二 中国企业的选择:科学—人本管理模式 183

第六章 团队管理理论 187

第一节 “团队”管理的缘起与含义 187

一 传统的垂直管理的严重缺陷 188

二 当代的市场竞争形势需要团队管理 188

三 团队的含义 188

四 工作群体与团队的差异 190

第二节 团队的基本特征和类型 191

一 团队的基本特征 191

二 “团队”的类型 193

第三节 团队的构成要素和建设 194

一 团队的构成要素 194

二 团队建设的步骤 195

三 团队的发展 197

一 实施团队管理的原因 199

第四节 团队管理 199

二 维持团队有效运转的条件 200

三 团队的领导类型 200

四 团队管理的合理授权 201

五 团队工作取得成功的因素 201

第五节 团队效能(team effectiveness) 204

一 团队效能的含义 204

二 影响群体绩效的因素 204

三 团队建设、组织变革与组织效能之间的关系 211

四 团队效能研究的新动向、新趋势 214

第六节 团队精神 216

一 团队精神的含义 216

二 团队精神的发挥 216

第七节 企业实行团队管理应该注意的问题 217

一 大公司更应该实施团队管理 217

二 采用适合的领导模式 218

四 建立科学的人员招聘、甄选和配置程序 219

三 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工作设计 219

五 正确评价的团队的绩效 220

六 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220

第七章 核心能力理论 222

第一节 企业能力理论的兴起 223

一 核心能力理论产生的背景 223

二 核心能力理论的形成过程 225

第二节 企业核心能力的含义与特点 231

一 核心能力的含义 231

二 核心能力的特点 233

第三节 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 236

一 研究和开发能力(R D) 236

二 不断创新的能力 238

四 组织协调企业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生产的能力 239

三 将技术和发明创造成果转化为产品或现实生产力的能力 239

五 应变能力 240

第四节 影响核心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 240

一 企业决策者和企业成员的知识、能力、素质对核心能力的影响 240

二 企业的经济实力(即物质条件和资金)对核心能力的影响 241

三 企业的技术力量对核心能力的影响 242

四 企业创新机制对核心能力的影响 242

五 企业凝聚力对核心能力的影响 243

第五节 核心能力的评价指标 243

第六节 核心能力的培育 245

一 加强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机制 245

二 加大对(R D)的投入,增强企业(R D)能力 246

三 坚持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选好跨越突破口 246

五 改善和提高企业决策者素质,造就新型企业家 247

六 重视企业文化的塑造和培育 247

四 促进企业管理由生产管理型向创新管理、知识管理型转变 247

第七节 核心能力的管理 248

一 找出现有的核心能力 248

二 制定获取核心能力的计划 248

三 培养新的核心能力 249

四 部署核心能力 249

五 保护并保持核心能力的领先地位 250

第八节 核心能力的竞争层次 250

一 第一层,开发与获取构成核心能力的技能与技术之争 250

二 第二层,整合核心能力之争 251

三 第三层,核心产品份额之争 251

第八章 学习型组织理论 253

第一节 学习型组织的内涵及缘起 253

一 学习型组织的内涵 253

二 学习型组织的特点 255

三 学习型组织产生的原因 256

第二节 学习型企业的几种构建模型 257

一 鲍尔·沃尔纳的五阶段模型 257

二 约翰·瑞定“第四种”模型 259

三 彼得·圣吉模型 261

第三节 组织学习的智障及消除 264

一 组织学习的智障 264

二 组织学习障碍的消除 267

第四节 中国企业应该成为学习型组织 269

一 学习型组织的时代意义 269

二 日本和德国的做法 272

三 在中国怎样创建学习型企业 275

第九章 企业再造理论 279

第一节 企业再造的含义与企业再造理论 280

一 企业再造的概念 280

二 美国学者韩默和钱辟的企业再造理论 281

第二节 企业再造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93

一 世界各国企业所处的共同历史背景 294

二 中国企业特殊的历史背景 296

三 企业再造的外部原因 297

四 企业再造的内部原因 299

第三节 企业再造的条件和主体 302

一 进行企业再造的条件 302

二 企业再造的主体 304

第四节 企业再造的内容 304

一 企业产权关系与角色再造 305

二 企业战略再造 305

三 企业流程再造 306

四 企业组织再造 306

六 企业营销活动再造 307

七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再造 307

五 企业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再造 307

八 企业领导和决策体制再造 308

九 企业文化再造 308

十 企业环境再造 308

第五节 企业再造的类型和方法 309

一 企业再造的类型 309

二 企业再造的方法 310

第六节 企业再造的评估体系 311

第十章 危机管理理论 314

第一节 危机管理的内涵、表现形态与类型 314

一 危机管理的内涵 314

二 企业危机的表现形态 315

三 企业危机的类型 316

四 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异 317

二 企业价值链的老化 317

三 企业结构的异化 317

第二节 企业危机发生的原因 317

一 企业领导者的决策失误 317

五 竞争对手的挑战 318

六 不可抗力量的干扰 318

第三节 企业危机的识别系统 318

一 企业危机分析平台 318

二 企业危机诊断平台 319

第四节 企业危机的监测和预警系统 319

一 决策制动机制 319

二 危机监测和预警机制 320

第五节 企业危机的处理系统 328

一 危机处理的程序 328

二 企业危机处理无能与危机处理者的素质要求 329

一 协调危机各方的关系 330

二 建立起相互信任机制 330

第六节 企业危机处理实务和方法 330

三 调整好心态 331

四 扫除危机处理的障碍 331

五 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 331

六 注意危机处理的谈判方法 332

第七节 企业危机管理实例 333

美国博伊斯·卡斯凯德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危机 333

美国彭尼公司墨守成规造成的危机 334

美国伍尔沃思杂货连锁店扩张教训 335

美国奥斯本电脑公司危机诊断 336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罗杰的技术与人的冲突危机 336

美国王安电脑公司的危机 336

三株集团“常德事件”危机处理的启示 337

附录 管理陷阱 339

参考文献 364

后记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