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闭壳层、球对称性、稳定性与“幻数” 1
1.1 “幻数” 1
1.2 双轴定理 2
1.3 化学价 4
1.4 电离势 5
1.5 闭壳层中的集体运动 7
1.6 同系序列 8
1.7 Hartree-Fock方程 9
1.8 SCF程序 12
1.9 SCF计算的输出 13
1.10 解的惟一性 14
1.11 相对论性的中心场 15
1.12 计算机程序 17
1.13 Heisenberg的“洞”概念” 18
1.14 离子的周期表 19
1.15 闭壳层和负离子 21
1.16 闭壳层:概述 22
第二章 Rydberg态 23
2.1 H与类氢系统的Rydberg系列 23
2.2 系限与束缚能 24
2.3 单位制 26
2.4 多电子系统的Rydberg态 27
2.5 角动量守恒和ι简并 28
2.6 系限的进一步探讨:光激发与内壳层激发 29
2.7 以n*进行标度 31
2.8 能级间隔的相对论扩展 31
2.9 碱原子模型 32
2.10 波函数随n和l的变化 35
2.11 赝单电子谱 37
2.12 扩展的碱原子模型 40
2.13 电离势的确定 41
2.14 Rydberg态的大小 43
2.15 Rydberg原子的介观“筛” 45
2.16 零动能光电子谱(ZEKE)的“幻Rydberg态” 46
2.17 碰撞:Fermi模型 47
2.18 吸附截面:Wigner阈值定律 48
2.19 电子吸附的测量 49
2.20 碰撞与高Rydberg态 51
2.21 Rydberg原子气体 52
2.22 极短脉冲激发Rydberg态 53
2.23 Rydberg原子在非常短脉冲下的电离 56
2.24 负离子 57
2.25 分子中的Langevin相互作用 59
2.26 负离子分子 60
2.27 准分子和外场效应 60
2.28 非常高Rydberg态和外场 61
2.29 分子谱中的Rydberg态 62
2.30 Rydberg化 63
2.31 氢分子 64
2.32 三原子分子的Rydberg态 65
2.33 多原子分子 73
2.34 固体中的杂质和激子 75
2.35 结论:Rydberg特征和意义 79
第三章 束缚态的量子亏损理论 81
3.1 引言 81
3.2 量子亏损的分析方法 82
3.3 单通道QDT 83
3.4 与从头计算理论的比较:重现 85
3.5 向MQDT的过渡 87
3.6 两通道的考虑:Lu-Fano图 88
3.7 Lu-Fano图的性质 91
3.8 连续态 93
3.9 扩展到更多通道和更多系限 94
3.10 经验QDT的局限 95
3.11 多原子分子的Lu-Fano图 96
3.12 结论 99
第四章 原子的f值 100
4.1 离散跃迁谱线强度 100
4.2 选择定则 101
4.3 Einstein速率系数 104
4.4 振子强度 105
4.4.1 受迫振子的经典色散理论 105
4.4.2 窄线型近似 107
4.4.3 全频范围的吸收 108
4.4.4 推广到简单量子理论 108
4.5 Thomas-Reiche—Kuhn求和规则 110
4.5.1 描述谱线强度的不同方法 112
4.6 Rydberg系的f值变化过程 113
4.6.1 连续谱强度 115
4.6.2 连续谱中的极小值 117
4.6.3 Fano效应 119
4.7 碰撞对高Rydberg成分的影响 119
4.8 高Rydberg成分f值的测量 123
4.9 Faraday旋转 123
4.10 电光效应和磁光效应 125
4.11 磁光方法基础 126
4.12 测量结果 131
4.13 旋转角的更一般公式 133
4.14 非线性效应 133
4.15 结论 134
第五章 离心势垒效应 135
5.1 引言 135
5.2 氢的最小主量子数 136
5.3 延迟初现效应 137
5.4 Combet-Farnoux最小值 139
5.5 碱原子与扩展碱原子模型的关系 139
5.6 固体中的巨共振 140
5.7 G?ppert-Mayer-Fermi轨道收缩理论 142
5.8 吴大猷的半经典理论 143
5.9 数值方法 145
5.10 d过渡元素 146
5.11 同系轨道塌缩 149
5.12 轨道塌缩和Rydberg激发 151
5.13 双阱的起源 152
5.14 轨道塌缩的机制 153
5.15 轨道塌缩对碰撞的影响 157
5.16 自由原子中的巨共振 157
5.17 求和规则及Rydberg系列的消失 159
5.18 Ba+问题 159
5.19 Levinson定理和共振的本质 161
5.20 双阱中的QDT 162
5.21 形状和巨共振 167
5.22 轨道塌缩的g-Hartree理论 172
5.23 轨道塌缩的控制 173
5.24 谱项依赖性 176
5.25 分子中的形状共振 176
5.26 MBPT与巨共振 177
5.26.1 MBPT 178
5.26.2 RPAE 183
5.27 结论 187
第六章 自电离 188
6.1 Beutler-Fano共振 188
6.2 概述 190
6.3 自电离理论 191
6.4 Fano公式 191
6.5 Fano参数化 194
6.6 非对称线型 196
6.7 Fano公式应用 198
6.8 Auger展宽 199
6.9 Auger光谱 202
6.10 自电离的MQDT解释 203
6.11 复量子亏损和超激发Rydberg态 205
6.12 非指数衰减和自电离态 206
6.13 自电离线的f值 206
6.14 Beutler-Fano共振的折射率 208
6.15 Beutler-Fano共振的磁光效应 209
6.16 三能级系统的干涉效应 213
6.17 Fano公式的不同推导 216
6.18 结论 218
7.2 内壳层激发 219
第七章 内壳层与双激发谱 219
7.1 引言 219
7.3 旁观电子近似 221
7.4 Z+1近似 223
7.5 双激发 224
7.6 双空洞态“内空原子”和三重激发 226
7.7 内壳层激发和分子的Coulomb爆炸 227
7.8 双圆态 228
7.9 两电子跳跃和双Rydberg态 229
7.10 He的特例 230
7.11 超球坐标方法 234
7.12 负离子的双激发 236
7.13 双激发的最初研究 236
7.14 突破准粒子的几个例子 237
7.14.1 Zn,Cd和Hg 238
7.14.2 Tl 239
7.14.3 Ga,In和Pb 239
7.14.4 Ge和Sn 240
7.14.5 较高阶的多电子激发 240
7.14.6 轨道塌缩和双激发态 241
7.15 两步自电离 242
7.16 结论 244
第八章 自电离共振的K矩阵理论 245
8.1 简介 245
8.2 散射理论和MQDT 246
8.3 两个完全分开的粒子 247
8.4 两粒子复合态 248
8.5 Wigner相互作用球 248
8.6 联系S与a的Wigner方法 249
8.7 Wigner共振散射公式 250
8.8 多个共振的R矩阵 251
8.8.1 外部结构 251
8.8.2 内部结构 252
8.8.3 应用匹配条件 252
8.9 半纯性定义 253
8.10 a与b的依赖性 253
8.11 b的选择 253
8.11.1 单一共振和零角动量简单情形 253
8.12 引入K矩阵的原因 254
8.11.2 非零角动量情形 254
8.13 原子物理中散射理论的重要性 256
8.14 S、R、K矩阵性质要点 256
8.15 K矩阵在原子光谱中的应用 257
8.16 实验背景 259
8.17 相互作用自电离共振 261
8.18 孤立自电离共振 262
8.19 激光激发和Beutler-Fano共振 266
8.20 激光诱导连续光谱结构 266
8.21 LICS中光学旋转 269
8.22 平连续谱的双重叠共振 272
8.23 平滑连续谱中的N个重叠共振及与QDT的联系 273
8.24 平连续谱中自电离Rydberg系列 274
8.25 调制连续谱中的Rydberg系列 278
8.26 反共振扰动 282
8.27 宽扰动能级的扰动 288
8.28 q的特性和变化 292
8.29 消失的粒子宽度 295
8.30 消失辐射宽度 297
8.31 多自电离共振系 298
8.32 推广到高能光谱 299
8.33 起伏消失 301
8.34 运用外场控制对称性 304
8.35 自电离序列的Lu-Fano图形 305
8.36 基本理论方法 306
8.36.1 一个自电离共振序列 306
8.36.2 两共振系和单连续态 308
8.36.3 直接耦合的自电离共振序列 311
8.36.4 光谱和v1v2平面中的特殊点 313
8.37 二维图的数值研究 316
8.38 结语 321
第九章 强激光场中的原子 323
9.1 多光子光谱 323
9.2 不同的激发区域 324
9.3 双光子跃迁的选择定则 324
9.4 双光子跃迁概率 326
9.5 共振增强 326
9.6 三阶磁化率 328
9.7 通过非线性光学测量原子的f值 328
9.8 共振增强中的反演对称性 329
9.9 旋转波近似 331
9.10 Autler-Townes伴线或交流Stark分裂 333
9.11 连续态的相干激发 333
9.12 自电离态的相干激发 334
9.13 激光诱导的自电离态的混合 335
9.14 激光诱导的轨道塌缩 336
9.15 激光强度对光谱的影响 337
9.16 有质动力势 337
9.17 Volkov态 338
9.18 非微扰区 339
9.19 原子力的作用 340
9.20 超强激光场中的原子 341
9.21 强场物理与量子光学 341
9.22 强激光场的产生 342
9.23 强激光场中的新效应 344
9.23.1 多重电离 344
9.23.2 准自由电子的多光子吸收 345
9.23.3 ATI谱的计算:Keldysh-Faisal-Reiss理论 347
9.23.4 角向分布 349
9.23.5 键软化和Coulomb爆炸 350
9.23.6 高次谐波的产生 351
9.24 强场效应的一般性讨论 353
9.24.1 Kramers-Henneberger框架 354
9.24.2 Floquet理论 355
9.25 反交叉和Landau-Zener跃迁 356
9.26 激光脉冲宽度效应 358
9.27 结论 359
第十章 统计方法与量子混沌学 361
10.1 概述 361
10.2 n、l特性的破坏 362
10.3 光谱统计 363
10.4 半经典量子化和简谐振子 364
10.5 闭合轨道 364
10.6 EBK量子化 365
10.7 多电子原子 367
10.8 Kolmogorov-Arnold—Moser定理 368
10.9 多电子原子的混沌探索 369
10.10 与核物理联系的随机矩阵 370
10.11 复杂原子的能级间隔 372
10.12 线宽影响 375
10.13 多组态计算 376
10.14 强磁场问题 378
10.15 准Landau共振 381
10.16 时间反演不变性与磁场 384
10.17 Gauss正交系综 385
10.18 强磁场中H原子能级统计 385
10.19 标度能与Fourier变换 388
10.20 多电子原子 389
10.21 准Landau共振间隔 391
10.22 强电场 392
10.23 微波电离 393
10.24 强交流场中的原子 394
10.25 激发与电离过程的分类 398
10.26 交叉电场与磁场 398
10.27 结论 399
第十一章 固体中的原子效应 402
11.1 引言 402
11.2 激发态的局域态特征 404
11.3 连续效应:固体中的Seaton-Cooper最小化 406
11.4 离心作用 406
11.6 准周期表 407
11.5 多重结构的存留 407
11.7 光致解吸附 409
11.8 叠层可充电锂电池 411
11.9 中间价态简述 414
11.10 杂化准原子模型 415
11.11 离心势垒模型 417
11.12 镧系元素介绍 418
11.12.1 二价Sm,Eu,Tm和Yb 419
11.12.2 Ce金属化合物 420
11.12.3 稀土二氧化物——共价绝缘体 421
11.13 X射线二向色性 423
11.14 展宽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424
11.15 深内壳层实验 425
11.16 强磁场 425
第十二章 原子团簇 427
12.1 引言 427
12.2 团簇的一般特征 428
12.3 van der Waals团簇 431
12.4 分子类团簇:富勒烯 432
12.5 富勒化合物中碱金属的填充 435
12.7 金属团簇 436
12.6 团簇生长的形状 436
12.8 团簇结构的理论模型 439
12.8.1 凝胶模型 439
12.8.2 碱金属团簇的H?ckel模型 441
12.9 从原子到固体的转变 444
12.10 团簇的质量选择 448
12.11 团簇中的集体振荡 450
12.12 团簇中原子的巨共振 450
12.13 金属团簇的巨共振 452
12.14 团簇附着电子 455
12.15 团簇的极化和负离子 456
12.16 Mie解和Drude模型 457
12.17 温度的影响 458
12.18 多体理论对团簇的应用 460
12.19 团簇的Coulomb分裂 460
12.20 结论:到固体的转变 461
12.21 结束语 463
参考文献 464
索引 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