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类想象力所构思的世界” 1
——文学观念的变革与语文教育 1
目 录 1
第一节文学认识的维度之一——世界的一扇“窗口” 2
一 质地上的纹彩和捕鱼工具:文与道 2
二 给生活照一照镜子 4
三 文学不是呆板的快照和机械的蜡像 7
四 作为一种人类文化形态的文学 10
五 怎样看待语文教育中的“文”“道”之争 13
第二节文学认识的维度之二——心灵的绚丽之花 17
一 诗意天国源何方 17
二 美妙的直觉和叵测的思想“物态化” 19
三 欲望的化妆舞会和原型的历史沉响 23
四 语文教育和审美情感的培养 28
一 文学之为文学的奥秘 32
第三节文学认识的维度之三——奇特的语言之果 32
二 细读之下大有文章 35
三 掩藏着的结构模式 40
四 语文教育和文本分析 45
第四节 文学认识的维度之四——创作过程由读者完成 48
一 “文本”与“作品”的不等式 48
二 “召唤”和“期待”的互动 50
三 无止境的意义创造 54
四 语文教育和文学的接受 57
第二章精神之光的追索和体验 64
——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分析 64
第一节追寻作品灵魂的踪影 65
一 语文教学中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65
二 主题与题材 70
三 主题与创作意图 73
四 主题的特性 76
第二节剖析意义的内核 80
一 语文教学中对作品意义的认识 80
二 作品意义的构成 87
三 意义的探索与发现 92
第三节寻求理解之路 94
一 语文教学中意义分析的切入 94
二 意义与作品系统 101
三 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 113
四 作品的意象和意境 116
第四节点燃作品精神之光 121
一 作品意义是主客体对话的产物 121
二 意义的理解与学生的接受图式 127
三 语文教学对意义的摄取方法 131
——语文教学中的形式分析 134
第三章打开文学作品的内宇宙 134
第一节作者的替身演员——叙述者 135
一 “隐含的作者”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实例分析 135
二叙述者的多重角色 139
三叙述者与人称 144
第二节花样百出的叙述技巧 150
一 多种多样的叙述视角 150
二 两种根本不同的叙述态度 158
三 叙述方式:讲述、显示、议论 164
四 叙述语调的三种基本类型 170
第三节文学语言的革新 173
一 语文教学与文学语言的革新 173
二 作为交际手段的符号 175
三 新潮小说的语言实验 179
四 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 185
一传统意义上的结构与中学语文教学 193
第四节结构的理解 193
二 现代观念孕育出的文学作品新结构 195
三 结构主义对结构的新阐述 199
第四章文学是“人”学 208
——语文教学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208
第一节人物形态分析 209
一人物形态种种 209
二 “熟悉的陌生人”:典型理论简介 218
三 散文、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23
四 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形态 228
第二节人物塑造的技巧分析 231
一 肖像描写 231
二行动描写 235
三语言描写 239
四 心理描写 243
五 课堂上如何进行角色塑造的分析 246
第三节人物塑造的关系分析 248
一 局部关系 249
二整体关系 258
三 语文教学中的人物关系分析 264
第四节人物形象的价值判断 265
一 真实性判断 265
二 道德判断 267
三 审美判断 271
第五章规范与创造:文学的风格系统 276
——语文教学中对风格、体裁和创作方法的把握 276
第一节文学的风格系统的有机构成 277
一 文学的风格系统及其内部联系 277
三 文学鉴赏的指导要点 280
二 文学的风格系统在文学研究中的地位 281
三 文学的风格系统与中学语文教学 283
第二节文学的风格 287
一 文学风格与语言 287
二 文学风格的生成 291
三 风格的多样性及教学分析 298
第三节文学的体裁 304
一 文学在艺术世界中的位置 304
二 文学体裁的分类谱系及其规定性 313
三 语文教学特点与写作要求的对应性 331
第四节文学的创作方法 337
一 创作方法的复杂性与历史发展 337
二 历史的主旋律及其特征 342
三 创作方法与语文教学 344
第六章 “接近”与“超越”的永恒运动 347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鉴赏和批评 347
第一节文学鉴赏的基本要求与心理过程 348
一 学生如何联结知识之链 348
二 文学书目:经典名著的力量 351
三 文学鉴赏的心理过程 360
第二节文学鉴赏的要素和指导 363
一 阅读的步骤及方法 363
二 文学鉴赏的三个层次 367
第三节文学批评的特征和现状 388
一 什么是文学批评 388
二 文学批评的现状与趋势 389
三 西方文学批评方法述评 396
第四节文学批评的实践与教学 406
一 文学批评的要求与中学生 406
二 多渠道的批评实践活动 409
三 批评视角的多元化与可能性 413
新版后记 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