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竺道生 1
第一章 佛性问题概说 3
一、竺道生时代之佛性学说 4
1.竺道生佛性论之特色 6
二、由般若学到涅槃学 9
1.般若之空与涅槃之有 9
2.晋宋时代之空、有 11
3.竺道生之思想概观 12
4.在互与竺道生之思想 14
三、佛性论之分析架构 16
1.竺道生之著作 16
2.“佛性”之词意 20
3.竺道生佛性论之分析架构 23
4.分析架构之作用 26
一、般若实相观 29
第二章 竺道生佛性论之理论基础 29
1.缘起性空 30
2.荡相遣执 35
3.言说文字毕竟空 38
4.诸法毕竟空 40
5.般若具足一切法 43
6.小结 46
二、法理观 47
1.“理”之字义 48
2.“法”之字义 49
3.法理与般若实相 52
4.小结 59
第三章 竺道生之佛性论 61
一、成佛之形态――佛身观 62
1.法身无色 63
2.应有缘论[一] 81
3.佛无净土 89
4.善不爱报[二] 97
二、成佛之根据――佛因观 99
1.佛性当有(人人皆可成佛) 101
2.悟理成佛 112
3.应有缘论[二] 124
三、成佛之过程――方法论 128
1.善不爱报[二] 129
2.顿悟成佛 138
第四章 竺道生佛性论之评价 151
一、般若实相观之限制 152
1.未能通透般若实相观 152
2.未能融通荡相遣执 153
3.般若观著作之散佚 157
二、佛性论之限制 158
1.佛性论著作之散佚 158
2.佛身观与佛因观 159
3.时代背景之限制 162
三、一阐提皆得成佛之贡献 163
1.人人皆可成佛与人人皆可成圣 164
2.一阐提皆可成佛之历史贡献 166
四、顿悟成佛之影响 167
1.竺道生“顿悟成佛”之影响 168
五、使用儒道二家之语言 171
1.使用儒家词汇 172
2.使用道家语言 173
3.玄学对竺道生之影响 176
4.结语 178
第五章 竺道生之生平 181
一、游学简介 181
二、生平及重要大事简表 183
参考书目 187
索引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