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鲟鱼类生物学及人工繁殖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四川省长江水产资源调查组著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36401442
  • 页数:290 页
图书介绍:

目 录 1

绪论 1

第一节鲟鱼类概述 1

一、鲟鱼类的一般性状 1

二、鲟鱼类分类概况 2

三、我国鲟鱼类简介 3

第二节研究长江鲟鱼类的意义 4

一、长江鲟鱼类地理分布的论据 5

第三节长江鲟鱼类的地理分布 5

二、长江鲟科鱼类的地理分布 6

三、长江白鲟科鱼类的地理分布 7

第四节我国古代文献中有关鲟鱼类的记述 9

一、对鲟鱼类名称和形态特征的记述 9

二、对鲟鱼类生活习性和分布的记述 12

三、对鲟鱼类经济利用和捕捞方法的记述 13

第五节近代对长江鲟鱼类的调查研究 14

一、对长江鲟属鱼类的调查研究 14

一、种名问题的由来 15

第六节对长江中两种鲟属鱼类种名的探讨 15

二、对长江白鲟的调查研究 15

二、中华鲟的种名问题 18

三、达氏鲟的种名问题 19

四、沙腊子(地方名)的种名问题 19

第七节长江捕鲟业概况和展望 23

一、长江鲟鱼资源和捕鲟业概况 23

二、鲟鱼的增殖措施及利用 27

三、对中华鲟养殖的展望 28

第一节外部形态 32

第一篇 中 华鲟 32

第一章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 32

第二节皮肤 33

第三节骨胳系统 34

一、脑颅 34

二、咽颅 36

三、脊柱和肋骨 37

四、附肢骨胳 38

一、消化道 40

第四节消化系统 40

二、消化腺 41

三、系膜 42

第五节呼吸系统 42

一、鳃盖与鳃室 42

二、鳃 42

三、鳃耙 43

四、鳔 43

第六节循环系统 43

一、心脏 43

二、动脉 44

三、静脉 46

四、脾 47

第七节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47

一、神经系统 47

二、感觉器官 50

第八节泌尿生殖系统 51

二、雌性泌尿器官 52

一、雌性生殖器官 52

三、雄性生殖器官 53

四、雄性泌尿器官 53

五、头肾 53

第二章种群结构 54

第一节可量性状的统计分析和比较 54

一、全长组成 54

二、体长组成 55

三、体重组成 56

四、体高和头长组成 57

五、可量性状的统计比较 58

第二节可数性状的统计分析和比较 59

一、鳃耙数 59

二、背鳍条数和臀鳍条数 60

三、骨板数 61

四、可数性状的统计比较 61

第三节比例性状的统计分析与比较 64

一、体长的增长与比例性状的差异 64

二、不同江段比例性状的差异 66

一、头部背骨板 67

第四节种群的主要形态结构特征 67

二、鳃耙的结构和形态 68

三、骨板间皮肤粗糙度 69

四、体色 69

第三章年龄和生长 70

第一节年龄材料及其加工处理 70

第二节年轮鉴定特征 71

第三节年龄和体长组成分布 73

一、各龄组的平均体长、体重及年增长量 76

第四节 生长 76

二、年层的轮长与体长、体长与体重的相关回归 77

三、体长增长、生长比速、生长指标及生长常数 79

第四章食性、洄游习性和分布 82

第一节食性 82

第二节洄游习性和分布 85

一、洄游习性 85

二、分布 88

第一节繁殖生物学 90

一、繁殖习性概述 90

第五章天然繁殖 90

二、性周期 91

三、生殖群体和性比 92

四、性腺分期 92

五、成熟系数的周期变化 93

六、怀卵量 94

七、最小性成熟个体 95

第二节产场分布 95

一、金沙江和长江上游自然地理概况 95

二、主要产场分布 96

三、产场的上下限 97

第三节产场概述和产场条件 98

一、产场概述 98

二、产场条件 102

第四节产卵条件 102

一、产卵条件概述 104

二、产卵时水温的变动 105

三、产卵时水位的变动 105

四、产卵时含沙量的变动 105

二、水文因素对产卵季节和日期的影响 106

第五节产卵条件与产期、产场的关系 106

一、“退秋”水在产卵中的作用 106

三、水位对产场位置的影响 108

四、水质在产卵条件中的作用 109

第六节天然孵化和鲟卵的敌害 109

第七节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110

一、胚胎发育 110

二、胚后发育 112

一、渔具沿革 114

第一节捕鲟工具沿革和常用捕鲟工具 114

第六章亲鲟捕捞 114

二、常用捕鲟工具 115

第二节三层刺网捕鲟试验和改进意见 117

一、网具 118

二、试验情况 119

三、改进意见 120

三、亲鲟的选择 123

一、亲鲟来源及其性腺发育 123

二、亲鲟雌雄鉴别 123

第一节人工催产与采卵授精 123

第七章人工繁殖 123

四、亲鲟的暂养——拴养 124

五、催产注射 124

六、催产效应及采卵授精 126

七、催产试验比较 127

第二节精液离体保存 131

一、精液的采集 131

二、精子的形态及活力观察 131

三、精液的保存 133

四、精原液低温保存后的受精试验 137

第三节人工孵化 137

一、孵化条件 137

二、人工孵化方法 138

三、人工孵化的对比试验 139

第八章仔、幼鱼人工培育 141

第一节仔、幼鱼生物学 141

一、发育阶段的划分 141

二、各发育阶段的发育概况 141

三、消化系统的发育过程 145

四、食性分析 150

五、生态生理特性 154

第二节仔鱼护养 156

一、仔鱼护养的重要性 156

二、仔鱼护养池 157

三、水体环境因素与仔鱼护养的关系 158

四、仔鱼护养的管理措施 158

五、仔鱼成长度与成活率 159

第三节幼鱼培育 160

一、不同培育方式的优缺点 160

二、流水培育 160

三、静水培育 162

四、鱼池环境因素对幼鱼培育的影响 164

第四节仔、幼鱼的运输 165

一、尼龙袋运输 165

第五节塘库移养试验 166

一、影响移养成活的因素 166

三、鱼桶运输 166

二、帆布篓运输 166

二、不同水体对移养生长量的影响 167

第六节仔、幼鱼活饵料的培养 170

一、水生寡毛类的培养 170

二、枝角类的培养 173

第二篇达氏鲟 176

第九章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 176

第一节外部形态 176

一、头部 176

二、躯干部和尾部 177

三、鳍 178

四、皮肤 178

第二节 骨胳系统 179

一、外骨胳 179

二、内骨胳 181

第三节 肌肉系统 187

一、头部肌肉 187

二、躯干部肌肉 191

三、附肢肌肉 192

一、消化道 194

第四节 消化系统 194

二、消化腺 195

三、系膜 196

第五节呼吸系统 196

一、鳃盖与鳃室 196

二、鳃 196

三、鳃耙 197

四、鳔 197

第六节循环系统 197

一、心脏 197

二、动脉 198

三、静脉 199

四、脾 200

第七节神经系统及感觉器官 200

一、神经系统 200

二、感觉器官 202

第八节尿殖系统 204

一、生殖器官 204

二、泌尿器官 206

三、体重组成 207

二、体长组成 207

第十章种群结构 207

一、全长组成 207

第一节可量性状的统计分析和比较 207

四、体高和头长组成 209

五、可量性状的统计比较 209

第二节可数性状的统计分析和比较 210

一、耙鳃数 210

二、背鳍条数和臀鳍条数 211

三、骨板数 211

四、可数性状的统计比较 211

第三节比例性状的统计分析和比较 213

一、体长的增长与比例性状的差异 213

二、两种鲟属鱼类种间比例性状比较 216

第四节群体的主要形态结构特征和种群检索 217

一、头部背骨板 217

二、鳃耙的结构和形态 217

五、两种鲟属鱼类种群特点的比较和检索 218

三、骨板间皮肤粗糙度 218

四、体色 218

第十一章年龄和生长 220

第一节年龄鉴定和年龄组成 220

一、年龄材料选择及鉴定方法 220

二、年龄组成 221

第二节生长 222

一、各龄组的平均体长、体重及年增长量 222

二、年层的轮长与体长、体长与体重的相关回归 223

三、生长推算及反李氏现象 224

四、各龄组的生长情况和比较 226

第十二章食性、洄游习性和分布 228

第一节食性 228

第二节洄游习性租分布 230

一、洄游习性 230

二、分布 231

第十三章繁殖 232

第一节天然繁殖 232

一、天然繁殖生物学概述 232

二、繁殖季节和产场分布 233

第二节人工催产和孵化 235

一、人工拴养催产 236

二、人工孵化 237

第三节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238

一、胚胎发育 238

二、胚后发育 241

第四节仔鱼护养和鱼种培育 242

一、仔鱼护养 242

二、鱼种强化培育 242

一、受试亲鲟概况 243

第五节池养鲟的人工催产和精子活力观察 243

二、试验池及其水环境 244

三、亲鲟的饲养管理及生长情况 244

四、催产措施及效果 245

五、精子活力观察 246

第三篇 白 鲟 250

第十四章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 250

第一节外部形态 250

一、头骨 251

第二节骨胳系统 251

二、脊柱 253

三、附肢骨胳 254

第三节消化系统 255

一、消化道 255

二、消化腺 256

三、系膜 256

一、心脏 257

第五节循环系统 257

二、鳔 257

一、鳃 257

第四节呼吸系统 257

二、动脉 258

二、静脉 259

四、脾脏 260

第六节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 260

一、脑 260

一、泌尿器官 261

第七节泌尿生殖系统 261

三、感觉器官 261

二、脑神经 261

二、雌性生殖器官 262

三、雄性生殖器官 263

第十五章生态习性概要 264

第一节食性、洄游习性和分布 264

一、食性 264

二、洄游习性和分布 264

第二节年龄鉴定 265

一、繁殖习性 266

第三节繁殖习性和渔业利用 266

二、渔业利用 267

专 论对中华鲟繁殖、发育及洄游问题的研讨 268

一、繁殖 268

二、胚胎及胚后发育 272

三、洄游 275

四、讨论与总结 277

主要参考文献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