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领导知识手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伯文编著
  • 出 版 社: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207012551
  • 页数:417 页
图书介绍:

领导科学 1

总论 1

领导科学研究的对象 2

领导科学的特点 2

领导活动 3

领导二重性 3

领导活动基本矛盾 3

领导 4

领导三要素 4

领袖 4

领导者 5

领导的本质 5

社会主义领导者的本质 6

领导的特征 6

领导者的本质 6

领导的基本职能 7

领导的引导职能 7

领导的指挥职能 8

领导的协调职能 8

领导的监督职能 8

领导的组织职能 9

领导的教育职能 9

领导者的责任 10

领导者的义务 10

领导基础 11

权力 11

领导者的权力 11

权限 12

组织法定权的结构 12

领导权威 13

个人影响权 13

权威主义 14

领导行为 14

权威的类型 14

领导的原则 15

统一领导原则 15

系统整体原则 16

分层领导原则 16

职权责利相统一原则 16

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原则 17

领导控制 17

领导的类型 18

政治领导 19

政治领导的特点 19

企业领导的特点 20

业务领导 20

行政领导 21

行政领导的特点 21

学术领导 22

正式领导 22

非正式领导 22

经验领导 23

政治性领导 23

道德性领导 23

党的思想领导 24

党的组织领导 24

双重领导 24

领导目标 24

领导途径--目标理论 25

权变理论 25

菲特勒模式 25

生命周期理论 26

支持关系理论 26

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 27

领导效率模型理论 27

领导体制 29

领导体制 29

领导体制的二重性 29

领导体制的类型 30

一长制 30

委员会制 30

机能制 31

完整制 31

层次制 31

分离制 32

集权制 32

分权制 32

领导体制的结构 33

直线结构式领导体制 33

职能结构式领导体制 34

混合结构式领导体制 35

矩阵结构式领导体制 35

事业部制 36

超事业部制 37

多维立体组织结构 37

政治领导体制 37

群众性自治组织 38

双重领导体制 38

行政领导体制 38

企业领导体制 38

领导的层次 39

领导的幅度 39

自然式领导 39

家长制行政领导 40

“硬专家”转行领导 40

职业“软专家”领导 40

专家集团领导 40

专家集团式领导体制原则 41

君主专制制度 41

君主立宪制 42

三权分立制 42

资产阶级民主制 42

两党制 43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43

议会制 43

多党轮流执政 44

一党领导原理 44

一党制 44

多党合作制 45

无产阶级民主制 45

社会主义民主制 46

个人专断 46

党的民主集中制 47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制度 47

高度民主 48

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48

集体领导制度化 49

人民代表大会制 49

党委制 49

国家行政机关首长负责制 50

厂长负责制 50

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51

职工代表大会制 51

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 51

我国领导体制的演变 52

我国领导体制的基本特征 53

我国领导体制的主要弊端 53

改革 54

领导体制的改革 54

经济体制 55

政治体制 56

经济体制改革 56

政治体制改革 57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57

党政分开 58

权力过分集中 59

精兵简政 59

政企分开 60

两权分离 60

机构设置的标准 61

领导体制科学化的基本原则 61

现代领导机构模式 62

领导者素养 64

修养 64

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 64

素质 64

领导者素养 64

领导者的增效素质 65

非强制性影响力 65

威信的特点 66

人才成功的要素 66

人才的本质属性 66

政治理论素养 67

道德品质素养 67

领导者的职业道德 67

领导者要过好的“五关” 68

中青年干部的“四要” 68

新任干部“十要” 68

现代领导者的四种精神 68

领导作风的特点 69

领导作风 69

领导作风的实质 70

领导作风的作用 70

党的三大作风 71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71

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71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72

艰苦奋斗的作风 72

文化知识素养 72

智力素养 73

知识特征的“T”型 73

心理身体修养 74

经营者的心理素质 74

身体素质 75

权变行为的特征 75

能力素养 76

人才成长的外在因素 76

人才成长的内在因素 76

能力 77

领导者的一般才能 77

组织协调能力 77

决断能力 77

洞察能力 77

专业技术能力 78

综合分析能力 78

应变能力 78

改革创新能力 79

创造力 79

创造力构成要素 79

创造活动阶段 80

创造个体类型 80

创造型人才的一般特征 81

创造心理类型 81

创造才能者的素质 81

创造才能特征 82

创造力受阻的内部障碍 83

创造力受阻的外部障碍 83

培养创造性人格 83

培养创造精神 84

行政管理家 84

行政领导者能力 85

行政领导者素质 85

优秀管理人才特征 85

成功企业家的十大要诀 86

优秀经理基本特征 86

日本企业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品德和能力 86

政务活动家 87

政治家型企业家的特征 87

政治领导人才特征 87

品德型领导人才 88

开拓型领导者基本素质 88

开拓型领导人才特征 89

决策人才 89

主导型领导人才 89

内向型领导人才 90

外向型领导人才 90

领导者个体特质研究 90

领导特性理论 91

失败者的行为模式 91

领导者提高素养的途径 92

领导班子的特征 93

领导班子结构 93

领导班子 93

领导班子结构优化标志 94

领导班子结构优化原则 94

领导班子结构科学化的必要性 95

智力 95

领导班子结构 96

领导班子智力结构 96

智能 96

领导班子智能结构 96

“T”型人才 96

领导班子知识结构 97

专才 97

通才 97

领导班子专业结构 97

年龄与智力的关系 98

领导班子年龄结构 98

领导班子年龄结构的最佳模式 99

领导班子素质结构 99

气质 100

多血质类型 100

胆汁质类型 101

粘液质类型 101

抑郁质类型 101

气质的先天性 101

气质的两可性 102

气质的可塑性 102

气质的稳定性 103

性格 103

性格的特征 103

感情双向交流法 104

搞好群体协同的途径 104

目标协同法 105

忠于委任法 105

心理调适法 105

延缓时间法 106

思维方法与观念更新 107

思维 107

思维方式 107

思维方式的变革 107

思维能力 108

思维的特征 108

理论思维及特征 109

形象思维及特征 110

经验思维及特征 110

创造性思维 111

系统思维及特征 111

立体思维 111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12

创造性思维的特殊形式 113

灵感 113

想象 113

直觉 114

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因素 114

思维的创造型、灵活型、服从型和保守型 115

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115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途径 116

现代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116

传统思维方式弱点 117

从经验式思维到理论式思维 118

从片面式思维到整体式思维 118

从单维工思维到多维式思维 119

从封闭式思维到开放式思维 119

从单一求同式思维到兼有求异式思维 120

从进化式思维到超越式思维 120

从单一抽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 121

重点思维与系统思维相结合 121

增强思维能力的途径 122

思维与观念 122

观念 123

领导观念 123

领导观念的变革 123

现代领导新观念 124

生产力标准观念 124

现代管理是生产力 124

脑力劳动的特点 125

科学技术是最先进的生产力 125

脑力劳动的作用 126

改革创新观念 126

大经济观念 127

商品经济观念 127

信息观念 127

系统观念 128

时间观念 128

人才观念 129

竞争观念 129

战略观念 130

战略的本质特征 130

服务观念 131

效益观念 131

工业化 132

现代化 132

法律观念 132

生产社会化 133

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 133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133

新技术革命 134

现代化大生产 134

现代化大生产的特点 134

现代化大生产的社会结构特征 135

现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 135

领导方法 137

领导方法学 137

领导方法 137

方法论 138

领导方法的理论基础 138

工作方法 138

思想方法 138

领导方法的基本特征 139

领导方法的变革 139

改进领导方法的原则 140

群众路线 141

群众观点 141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42

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142

领导骨干和群众相结合 143

抓中心环节带动其他工作 143

抓两头带中间 144

矛盾分析方法 144

吃透两头 144

典型试验方法 145

实事求是方法 145

典型试验方法的哲学思想基础 146

抓典型的规则 146

总结经验方法 147

总结经验的原则 147

领导方法“二八律” 148

领导方式 148

民主型领导方式 149

放任型领导方式 149

集权型领导方式 149

领导方式三因素理论 150

尾巴主义 150

命令主义 150

现代官僚主义的类型 151

官僚主义 151

一刀切 152

照抄照转 152

系统 152

领导系统 152

系统方法 153

系统领导方法 153

系统领导方法的特点 153

系统方法的原则 154

领导艺术 155

领导艺术的特征 155

领导艺术与领导科学 155

待人的领导艺术 156

“等距外交”的艺术 157

协调上级关系的艺术 157

领导艺术 158

调节期望值的艺术 158

协调同级关系的艺术 158

增进同级之间感情的艺术 159

处理同级之间矛盾的艺术 159

协调下级关系的艺术 160

平衡艺术 161

引力艺术 162

弹性控制艺术 162

“保持距离”的艺术 163

授权 163

授权的基本原则 164

授权的技巧 164

调停纠纷的艺术 165

授权的方式 165

处理部属顶撞的艺术 166

表扬的艺术 167

批评的艺术 167

道歉的艺术 168

语言艺术 168

个别谈话艺术 169

谈话技巧九条 170

处理事的艺术 170

“多谋善断”的艺术 171

随机决断的艺术 171

“弹钢琴”的艺术 172

“抓关键”的艺术 172

“关键”的特点 172

运筹时间的艺术 173

“抓时机”的艺术 173

时间管理基本原则 174

ABC分类法 175

节约时间的十条秘诀 175

人的先天性心理特征 175

人的后天性心理特征 176

运用心理特征科学领导下属 176

会议成本计算法 177

会议的原则 177

主持执行性协调会的原则 177

主持政策性研究会的原则 178

会议八戒 178

公文的种类 179

处理公文的艺术 179

潜人才 180

人才 180

现代社会人才的重要性 181

干部队伍“四化” 181

德才兼备 181

任人唯贤 181

知人善任 182

伯乐精神 182

任人唯亲 182

选人用人育人 182

嫉贤妒能 183

论资排辈 183

诸葛亮的用人之道 183

人才开发 183

开发人才的五个环节 184

人才制度 184

人事考核分类 185

干部考核 185

考核标准 186

考德 186

考能 186

考勤 187

考绩 187

全面的观点 188

实践的观点 188

实绩的观点 188

群众的观点 189

发展的观点 189

历史的观点 189

口头考核法 190

笔试法 190

面试法 191

心理测验 191

群众评议法 192

张榜招贤法 192

专家推荐法 193

信息跟踪法 193

毛遂自荐 193

自荐者的心理特点 194

自荐者的自荐动机 194

自荐的形式 194

自荐的内容 195

自荐的意义 195

自荐的过程 195

人才选拔 196

目标管理原则 196

自荐的艺术 196

因素评定原则 197

干部任用制度 197

西方文官制度 197

国家公务员制度 198

委任制 199

考任制 199

选任制 200

聘任制 200

功绩晋升制 201

年资晋升制 201

弹劾制 201

科举制 202

察举制 202

人才管理 203

人才管理原则 203

九品中正制 203

三公九卿制 203

注重实绩的原则 204

鼓励竞争的原则 204

民主监督的原则 205

公开监督的原则 205

量才任职的原则 206

用人之长原则 206

用人之道12字诀 206

用人十原则 206

用人七忌 207

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 207

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 207

人才流动的保障措施 208

人才流动 208

人才合理流动原则 209

人才流动规律 209

人才合理流动性质 210

计划流动与自由流动 210

正向流动与逆向流动 210

人才流动的优越性 211

外国人才流动方式 211

人才规划 212

人才预测 212

人才预测方法 212

人才预测技术 213

人才预测特点 213

智力投资 213

干部培训 214

智力开发 214

正规化培训 215

继续教育 215

业余教育 216

终身教育 216

调查研究 217

调查研究 217

调查研究方法的哲学思想基础 217

调查研究是领导者的基本功 218

新时期调查研究的特点 219

调查研究的态度 220

调查研究的指导原则 221

客观性原则 221

实践性原则 221

全面性原则 222

群众性原则 222

系统性原则 223

长期性原则 223

动态性原则 224

预测性原则 224

调查研究的主要环节 225

调查研究的准备工作 226

调查研究的方法 226

走马观花 226

微服私访 227

会议调查 227

会议调查的方式 227

会议调查的要领 227

典型调查 228

书面调查 228

个别调查 228

典型调查的方法步骤 229

典型调查的局限 229

抽样调查 229

抽样调查的特点 229

抽样调查的方法步骤 230

样本抽选方法 230

抽样调查的局限性 231

普遍调查 231

重点调查 231

专题调查 232

蹲点调查 232

试点调查 232

专家调查法的步骤 233

统计调查 233

专家调查法 233

民意测验 234

民意测验的基本要求 234

研究方法 235

系统研究方法 235

度量研究方法 236

概率研究方法 236

调查材料的定性分析 236

归纳分析法 237

矛盾分析法 237

分析综合法 238

比较分析法 238

科学抽象法 238

调查材料的定量分析 239

因素分析法 239

平均数法 240

相对数分析法 240

动态数列分析法 241

相关分析法 241

调查报告 241

调研人员的知识素养 242

领导预测 243

预见 243

领导预见 243

预测 243

领导预测 243

科学预测 244

领导预测程序 244

领导预测原则 245

领导预测原理 246

连续性原理 246

因果性原则 247

相似性原理 247

预测的种类 248

领导预测方法 248

经验判断预测法 248

数学模型预测法 249

模拟实验预测法 249

趋势外推法 250

时间序列预测法 250

回归分析法 250

类推法 251

德尔菲法 251

规范性预测法 252

探索性预测法 252

专家会议法 252

德比克法 252

反馈预测法 253

预测结果的评估 253

科学预测与科学决策 253

科学决策 255

决策 255

领导与决策 255

传统决策理论 256

现代决策理论 256

决策类型 256

战略决策 256

常规型决策 257

非常规型决策 257

战术决策 257

确定型决策 258

非确定型决策 258

风险型决策 258

个人决策 259

集体决策 259

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259

最优决策和满意决策 260

定性决策和定量决策 260

科学决策 261

经验决策 261

经验决策的局限性 261

经验决策的适用性 262

决策工作和决策行动 262

领导决策原则 263

决策结构 263

非确定型决策思考原则 264

风险型决策思考原则 264

竞争型决策思考原则 264

确定型决策思考原则 264

非程序决策思考原则 265

信息与决策 265

信息 266

信息的特征 266

信息处理 267

科学决策程序 267

确定目标 268

价值分解 269

拟制备选方案原则 269

决策修正 270

决策方案评价标准 270

追踪决策 271

回溯分析 271

非零起点 272

双重优化 272

心理效应 272

浴盆规律 273

决策“硬”技术 273

决策“软”技术 274

决策树方法 274

系统分析法 275

可行性研究 276

程序决策法 276

分析比较法 277

灵敏度分析 277

智力激励法 277

决策模型 278

期望值决策法 278

“后悔值”决策法 278

最大最大收益值法 279

最大最小收益值法 280

最小最大损失值法 281

等可能性法 282

最大可能法 282

领导决策体制 282

决策制定机构 284

决策信息机构 284

决策咨询机构 284

现代智囊团特征 285

现代智囊团功能 285

智囊团的结构 286

智囊人员素质 286

兰德公司 287

斯坦福国际咨询研究所 287

领导者与智囊团 288

效用理论 288

决策者素质类型 288

决策民主化 289

领导者的决策素养 289

思想政治工作 291

思想工作 291

政治工作 291

思想政治工作 292

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 292

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293

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环节 294

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和任务 294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任务 294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对象 295

思想政治工作特点 295

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296

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297

开放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298

发展商品经济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298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多轨互补”制 299

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化 300

思想政治工作公开化 300

思想政治工作民主化 301

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指导原则 301

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相结合原则 302

言教与身教相结合原则 303

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相结合原则 303

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原则 304

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原则 304

说服教育与组织纪律相结合原则 305

灌输原则 305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06

企业自主原则 306

疏导方针 307

企业精神 307

租赁企业的企业精神 308

租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侧重点 309

“三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形式 309

思想政治工作五要素 310

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基本内容 311

思想政治工作良机 311

思想感情双向交流心理条件 312

思想政治工作要掌握好“四度” 313

影响积极性的因素 314

动之以情的心理效应 314

思想疏导十法 315

理顺职工情绪的科学方法 316

善于劝解人的十种方法 317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五字法 318

民主协商对话法 319

思想预测方法 320

思想信息管理法 321

厂长思想政治工作职责 321

企业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职责 322

“自信、自强、自尊”精神 322

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管理 323

政工干部“十要” 323

思想政治工作效果考评 324

激励方法 325

激励 325

激励的实质 325

激励方式 325

政治激励法 326

目标激励法 326

领导行为激励法 327

任务激励法 327

荣誉激励法 328

典型激励法 328

竞赛激励法 329

引导激励法 329

气氛激励法 329

“期望”激励法 330

“双因素”激励法 330

正强化激励法 331

情绪激励法 331

“负强化”激励法 332

经济激励法 332

激励六艺术 333

激励的最佳时机 333

激励的“时机”特征 334

激励的基本原则 334

综合运用的原则 335

随机制宜的原则 335

公正的原则 335

精神激励为主的原则 335

激励理论 336

需求层次论 336

双因素理论 337

激励三因素说 337

强化理论 338

期望理论 338

公平理论 339

三核心需要论 339

成就需要理论 339

组织管理 341

组织 341

组织发展 341

组织结构 341

组织结构的组成内容 342

确定组织结构的原则 342

服从任务原则 343

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343

组织机构的设置 343

组织机构 343

统一指挥原则 344

管理宽度原则 344

效能原则 345

民主管理原则 345

行政组织建立应遵循的原则 345

现代组织理论特点 345

发挥组织机构功能“八忌” 346

管理 346

管理的两重性 347

科学管理 347

管理现代化 348

管理五要素 348

管理科学 348

管理组织理论 349

领导与管理 349

管理的基本原理 350

管理的“人本”原理 350

管理的系统原理 350

管理的整分合原理 351

管理的反馈原理 351

管理的封闭原理 352

管理的能级原理 353

管理的弹性原理 353

管理的动力原理 353

管理的“行为”原则 354

动态管理原则 354

现代管理的价值原则 355

管理的效益原则 355

管理的基本方法 356

行政方法 356

经济方法 356

法律方法 357

数学方法 357

管理目的 357

管理中的能动性 358

目标管理 358

目标管理的心理功能 358

满负荷工作法 359

ABC重点管理法 360

和拢管理 360

全面质量管理 360

效率原则十二条 361

全面计划管理 361

行政效率 361

帕金森定律 362

责任制 362

经济责任制 362

岗位责任制 363

部门责任制 363

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 363

管理坐标理论 364

“经济人” 365

“社会人” 365

“自动人” 366

“复杂人” 367

X理论 367

Z理论 368

超Y理论 368

Y理论 368

政策与法制 370

路线 370

方针 370

政策 370

政治路线 370

思想路线 371

组织路线 371

政策的类型 371

政策的要素 371

政治的地位和作用 372

政策的本质特征 372

政策的针对性 373

政策的实践性 373

政策的阶级性 373

政策的清晰性 374

政治的系统性 374

政策的时效性 374

制定政策的依据 375

制定政策的程序 375

评价政策方案的标准 376

政策制定的原则 376

群众路线原则 377

预测评估原则 377

现实准确原则 378

清晰明确原则 378

系统性原则 378

原则性与弹性相结合原则 379

集体决策原则 379

连续性原则 379

实践检验和追踪决策原则 380

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原则 380

坚定性与创造性相结合原则 381

典型性与普遍性相结合原则 381

政策分析 382

政策模拟 382

政策效果评估 383

政策与法律的联系与区别 383

法律 384

法制 384

法律依据 384

法律作用形式 385

法律意识 385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385

领导法规的特征 386

领导者的法律意识修养 386

领导法规 386

领导法规的功能 387

领导监督法 388

党的监督 388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388

审计监督 388

专设的监督机构 389

领导机关内部的自我监督 389

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 389

监督的形式 389

行政守法 390

行政立法 390

行政机关组织法 390

人才立法内容 391

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 391

人才立法 391

人才立法的原则 392

人才立法的作用 392

依法管理原则 392

领导者的绩效考评 394

领导绩效 394

领导效率 394

绩效考评的依据 395

绩效考评制度化 395

“三位一体”考绩结构模式 395

考绩的民主原则 396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原则 397

摆正个体实绩与整体作用的关系 397

摆正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的关系 398

摆正明显政绩与潜在能力的关系 399

区别对待绩效大与小的关系 399

摆正功绩与过失的关系 399

动机与效果统一原则 400

考评与奖惩相结合原则 400

用人效能 400

决策交通 401

办事效能 401

时间效能 402

组织整体贡献效能 402

绩效考评方法 402

定性考核法 403

判断式考核法 403

组织维持方面考核法 404

客观考核法 404

人员比较法 405

因素三级法 405

图表测度法 405

普洛布斯考绩法 405

目标考核法 406

民意测验法 406

民主评议 406

民主评议的程序 407

述职报告 407

“立体考核”法 408

定性与定量结合考评法 408

定量考核法 409

定量考核方法特点 409

评价量表 410

量表考绩法 410

参照标准式量表 411

问题式量表 412

要素评价等级 412

筛选德能素质评价要素 413

权重系数 413

评价要素权重系数 414

评价人员权重系数 414

考绩评价体系 415

晕轮效应 415

感情效应 415

近期效应 416

评价效度 416

评价信度 417

常模分析 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