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及其可持续发展》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钟秉枢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11000172
  • 页数:20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内容包括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索;影响我国竞技体育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各子系统间的互动关系;项目魅力、项目价值、项目后备人才培养;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措施及模式等内容。

第一章 导论 1

一、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结构转型 2

(一)问题的提出 2

(二)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形成 3

(三)社会变革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矛盾 8

(四)社会转型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多元化 11

二、本文的分析框架 14

(一)社会转型与体育发展 14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竞技体育 16

(三)竞技体育职业化与运动项目特征 19

三、本文研究对象及方法说明 22

(一)指导原则 22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28

(三)技术路线 34

第二章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索 37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旨及其启示 38

(一)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多角度剖析 38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旨及其启示 45

(一)国际上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主要方向 46

二、探索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视角和思路 46

(二)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应遵循的视角和思路 48

三、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 49

(一)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涵义 49

(二)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50

(三)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51

(四)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结构 54

(五)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和内在机理 57

四、小结 58

第三章 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各子系统间的互动关系 61

一、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62

(一)影响竞技能力和潜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64

(二)影响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69

(三)影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健全人格塑造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76

二、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各子系统间的互动关系 91

三、小结 93

第四章 项目魅力、项目价值、项目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 95

一、价值学视角内的项目魅力 97

(一)项目魅力是价值学关注的适宜问题 97

(二)从价值学视角看问题的意义 99

(三)项目魅力的价值学定位 100

(四)作为评价的项目魅力的含义 102

(五)小结 103

二、项目魅力与项目价值的关系 104

(一)价值的定义 104

(二)项目价值的基础 104

(三)项目价值的根据 106

(四)项目魅力与项目价值的关系 108

(五)小结 111

三、评价主体与项目魅力研究 111

(一)作为评价主体的大学生 111

(二)作为价值客体的三大球 113

(三)评价合理性的诉求 116

(四)研究的质量及局限性 117

(五)小结 124

四、三大球的魅力 125

(一)三大球魅力的类型 125

(二)篮球的魅力 128

(三)排球的魅力 132

(四)足球的魅力 135

(五)三大球魅力的过程分析 138

(一)评价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139

五、三大球魅力的影响因素 139

(六)小结 139

(二)三大球魅力的影响因素 141

(三)小结 156

六、小结 157

第五章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措施及模式 159

一、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 160

二、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162

(一)运动项目管理中心逐步转变工作职能,提高管理效率 162

(二)完善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深化教练员的岗位培训工作 163

(三)加强科学选材和科学训练,提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166

(四)完善运动员文化教育体制,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 178

(五)改善训练场馆“容貌”,创造和谐、优美的育人环境 181

(六)深入挖掘并宣传各运动项目的独特魅力及其价值,增强广大青少年学生对不同运动项目的亲和力 182

三、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183

四、小结 188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189

一、结论 190

二、建议 192

主要参考文献 194

附录 课题组已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一览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