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呼唤人性 1
第一章 理论基架——文学与人性 14
一、人性是文学之核心 14
二、文学与人性之关系 17
三、人性定义域 20
四、人性研究之价值 31
第二章 20世纪前中西方文学人性之差异 39
一、最初的差异 39
二、西方近代文学——渐渐飘扬的人性 47
三、中国古典文学——走向萎靡的人性 56
四、低弱的起点 68
第三章 风起萍末——晚清小说 76
一、认知压倒内省的方方面面 76
二、文学观念中的人性 82
三、心理描写强化之意义 87
四、人权意识之觉醒 89
五、人性的缺欠处 92
六、值得注意的一位作家 96
七、走向的偏差 98
第四章 舞于松柏——鸳鸯蝴蝶派 102
一、以情开道的背后 102
二、商业化所挟带的形而上意味 105
三、人性方面的局限与思考 108
四、留给五四的空白 113
第五章 激扬熛怒——五四文学 119
一、五四前翻译文学对人性的建设 119
二、五四时期人性理论之建设 124
三、人性观念所涉及的方方面面 139
四、五四文学中人性之飞跃 149
五、作家审美意识的深化 161
六、五四对人性不利之负面 166
第六章 梢杀林莽——三十年代文学 178
一、深化与分化——喧闹的理论界 178
二、默默耕耘——宁静的创作界 186
三、左翼文学 202
四、巅峰与投影 211
第七章 飘举升降——四十年代文学 217
一、陕北的声音 217
二、解放区文学:通俗化与民族化 221
三、国统区文学:苦闷挣扎的人性 232
四、沦陷区文学:片面深刻的人性 238
五、渐趋同一 246
第八章 徜徉中庭——五十年代文学 251
一、红旗飘飘的革命文学 251
二、合作化文学 258
三、干预文学 264
四、批判人性论 269
五、重失自我 274
第九章 萧条众芳——六、七十年代文学 281
一、日益束狭的孔道 281
二、文革前文学 283
三、“文革”文学 286
四、潜流文学 289
五、地下的思考 295
六、观念吃人 297
第十章 萧羽重振——八十年代文学 302
一、最初的复苏 302
二、主体意识的同归 312
三、重归自然 316
四、大旗重竖 322
五、论争再起 326
六、第一关怀 334
七、另一种开端 352
第十一章 激水之上——九十年代文学 358
一、散点透视的人生关注 358
二、重归民间 360
三、城市文学的崛起 363
四、女性文学的勃兴 368
五、寻求精神家园 374
六、关注潜意识、探寻生命本原 378
结语 世纪回眸 383
后记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