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6
三、概念界定和分析框架 8
四、研究内容 11
五、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2
(一)研究方法 12
(二)技术路线 12
六、创新和不足 13
(一)创新点 13
(二)不足 14
第二章 文献回顾 15
一、征地制度安排研究 15
(一)征地的概念和目的辨析 15
(二)征地补偿理论和原则 18
(三)征地补偿范围和标准 21
(四)征地安置方式和征地程序 23
(五)简要评论 24
二、征地制度变迁的外部驱动因素研究 25
(一)集体土地产权制度 25
(二)劳动就业制度 26
(三)社会保障制度 27
(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 27
(五)财政收支体制 28
(六)农民产权认知和征地意愿 28
(七)简要评论 29
三、农地发展权在征地制度改革中的创新研究 29
(一)农地发展权的概念和起源 29
(二)设立农地发展权的必要性 31
(三)农地发展权的归属和定价 32
(四)农地发展权在征地制度改革中的创新 35
(五)简要评论 36
第三章 基础理论 37
一、国家理论 37
(一)国家的起源 37
(二)国家的职能 40
(三)国家理论在研究中的应用 42
二、产权理论 42
(一)产权的概念 42
(二)产权的分类和功能 43
(三)产权理论在研究中的运用 45
三、制度变迁理论 45
(一)制度的内涵 45
(二)制度的功能 46
(三)制度变迁的含义 47
(四)制度变迁理论在研究中的应用 48
第四章 我国征地制度历史变迁和制度缺陷 49
一、我国征地制度历史变迁 49
(一)征地制度初始安排(1950—1957年) 49
(二)征地制度第一次变迁(1958—1982年) 53
(三)征地制度第二次变迁(1982—1997年) 57
(四)征地制度第三次变迁(1998年至今) 60
二、中国征地制度的内在缺陷 62
(一)征地补偿原则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冲突 62
(二)征地补偿对农用地价值的侵害 66
(三)征地程序抑制了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等权利 69
(四)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无法城市化 71
第五章 中国征地制度历史变迁外部驱动因素分析 80
一、制度环境的补充性或竞争性影响 80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是征地制度的产权基础 80
(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对征地制度安排存在正向激励 82
(三)农民房屋拆迁制度弱化了征地制度对农民权益的侵害 85
(四)劳动就业制度曾经使征地制度深受农民欢迎 86
(五)社会保障制度是征地安置的新选择 87
(六)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是征地制度的竞争对手 88
二、制度背景对征地制度变迁的激励与约束 91
(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91
(二)财政收支体制 92
(三)粮食购销制度 93
(四)土地资源禀赋 95
三、非正式制度对征地制度变迁的服从与抗争 96
(一)国家信仰 96
(二)价值取向 96
(三)产权认知 97
(四)征地意愿 97
(五)国外制度的辐射 98
四、制度相关人行为分析 100
(一)中央政府的利益诉求与行为约束 100
(二)地方政府的目标偏差与成本外部性 103
(三)用地单位的预算约束与制度选择 105
(四)农村集体的剩余权和农民的抗争无力 106
第六章 征地制度变迁的制度需求与供给 110
一、征地制度非均衡的驱动因素归纳 110
(一)集体土地产权制度 110
(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111
(三)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 112
(四)财税制度 112
(五)征地制度安排 113
二、征地制度变迁的制度需求与供给分析 114
(一)制度需求 114
(二)制度供给 116
(三)制度供需均衡点:创设农地发展权 116
第七章 农地发展权创设 118
一、国外农地发展权的理论与实践 118
(一)国外农地发展权的理论研究进展 118
(二)美国、英国土地发展权的实践 119
(三)美国、英国土地发展权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121
二、中国农地发展权设置 122
(一)农地发展权的内涵 122
(二)农地发展权的来源 123
(三)农地发展权的归属 124
(四)农地发展权Ⅰ和Ⅱ的现实考察 126
(五)农地发展权Ⅰ和Ⅱ的实现途径 127
(六)农地发展权Ⅰ和Ⅱ的量化 128
三、农地发展权与征地制度绩效改进 129
(一)农地发展权在征地制度中的创新模式 129
(二)征地制度绩效的改进 129
第八章 实证:农地发展权在征地补偿中的创新应用 130
一、按最优利用价格测算农地发展权Ⅰ用于确定征地补偿标准 130
(一)技术思路 130
(二)实证分析 131
二、分割农地发展权Ⅱ测算农地发展权Ⅰ用于确定征地补偿标准 131
(一)技术思路 131
(二)实证分析 132
三、新征地补偿标准与被征地农民分享城市化成果验证 141
(一)技术思路 141
(二)验证结果 141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143
一、研究结论 143
二、展望 147
参考文献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