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章太炎的哲学思想 1
一、由反孔到尊孔的双重变奏 1
二、从考据学到贬低经学、抬高诸子 4
三、从“进化论”到“俱分进化” 7
四、从容纳新知到文化多元的思想 11
五、“自贵其心”和“依自不依他” 13
六、结论 15
梁启超的哲学思想 17
一、主观主义的本体论 17
二、“致良知”的认识论 23
三、自由主义的伦理观 27
熊十力的哲学思想 29
一、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双重文化人格 29
二、本体论哲学 32
三、文化哲学 37
张君劢的哲学思想 40
一、自由意志的人生观 40
二、民族文化观 47
梁漱溟的哲学思想 56
一、生机主义宇宙观 56
二、直觉主义认识论 59
三、“知足自得”、“调和中庸”的人生哲学 61
四、意欲决定文化的文化观 64
冯友兰的哲学思想 70
一、新理学的“形上学” 70
二、新理学的人生境界说 76
三、新理学的文化观 79
方东美的哲学思想 84
一、对生命哲学的探索 85
二、对中西哲学的检讨和汇通 88
三、对中国哲学的检讨和现代诠释 93
唐君毅的哲学思想 98
一、心本体下的人生论 99
二、心通九境论 102
三、中西文化观 107
贺麟的哲学思想 112
一、心即理的本体论 112
二、自然的知行合一观 115
三、直觉的方法论 118
四、新心学的文化观 121
牟宗三的哲学思想 126
一、“道德的形上学”之重建 127
二、道统和道体 130
三、判教说 132
四、“道德良知的自我坎陷”说 134
刘述先的哲学思想 138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察和检讨 139
二、对儒家真精神的寻索和原始价值的回归 143
三、对“理一分殊”的现代诠释 146
成中英的哲学思想 152
一、本体诠释学 152
二、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 156
三、天人合德的本体论 159
四、知识与价值合一的心性论 162
杜维明的哲学思想 166
一、儒学的第三期发展 166
二、强调文化多元,主张用对话化解冲突 169
三、重新审视“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儒学正名 172
四、结论 175
蔡元培的哲学思想 179
一、论理思想 180
二、美学思想 184
三、伦理思想 188
王国维的哲学思想 194
一、短暂深邃的哲学历程 194
二、独树一帜的西学研究 195
三、独立抗俗的“哲学”正名 197
四、居高临下的儒学批判 198
五、首开风气的中西哲学比较 201
六、结论 202
张东荪的哲学思想 205
一、多元认识论 205
二、架构主义的宇宙观 210
三、主智的、创造的人生观 212
四、“文化”的道德观 215
胡适的哲学思想 219
一、“问题与主义”论争 219
二、胡适的实验主义哲学思想体系 224
殷海光的哲学思想 241
一、影响殷海光的几位重要人物 241
二、殷海光的哲学思想 248
三、殷海光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255
雷震、韦政通的哲学思想 266
一、雷震的哲学思想 267
二、韦政通的哲学思想 274
三、韦政通的自由主义思想 279
林毓生、张灏、李敖的哲学思想 285
一、林毓生的哲学思想 285
二、张灏的哲学思想 297
三、李敖的哲学思想 306
参考文献 312
后记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