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宋元思想的概况 1
第一节 宋代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1
第二节 宋代理学思想的历史渊源 14
第三节 理学的产生及其发展阶段 20
第二章 李观的「医国」思想 29
第一节「康国济民」的一生 29
第二节 礼论思想 34
第三节 易论思想 42
第四节 经济思想 48
第三章 邵雍的象数学思想 57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 57
第二节 先天象数学的宇宙发生论 59
第三节 「以物观物」的认识论 66
第四节 「元会运世」的历史观 69
第四章 周敦颐的「太极」说 74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 74
第二节 「太极图说」 77
第三节 「诚」和「主静」说 81
第五章 司马光的哲学思想 89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 89
第二节 尚天命的哲学思想 91
第三节 性兼善恶的人性论 98
第一节 「知礼」「求索」的一生 105
第六章 张载的哲学思想 105
第二节 「太虚即气」的宇宙观 111
第三节 「一物两体」的辩证法 122
第四节 「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 133
第五节 「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140
第七章 王安石的改革思想 153
第一节 「变法」「进取」的一生 153
第二节 「万物一气」的自然观 157
第三节 「天人不相干」的天道观 163
第四节 「耦中又有耦」的矛盾观 169
第五节 「思而至于圣」的认识论 174
第六节 「性情之相须」的人性论 180
第八章 程颢、程颐的理学思想 191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 191
第二节 「天即是理」的天理论 197
第三节 「格物致知」的求知论 211
第四节 「以知为本」的知行观 219
第五节 「万物有对」的辩证法 227
第六节 「性即是理」的人性论 236
第九章 杨万里的哲学思想 255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 255
第二节 元气本原论的宇宙观 259
第三节 「易」为「变」的变易思想 268
第四节 知行并重的知行观 277
第五节 治国利民的政治思想 283
第十章 朱熹的理学思想(上) 291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 291
第二节 天理论 300
第三节 发展观 314
第四节 知行观 331
第十一章 朱熹的理学思想(下) 349
第五节 人性论 349
第六节 修养论 366
第七节 教育论 375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 385
第十二章 张栻的理学思想 385
第二节 宇宙论 388
第三节 人性论 392
第四节 认识论 397
第十三章 吕祖谦的理学思想 406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 406
第二节「理」与「心」并重的宇宙观 411
第三节 「天下事必有对」的辩证法 418
第四节 「存心」、「反己」的认识论 424
第五节 人与天地同其性的性善论 428
第十四章 陆九渊的心学思想 439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 439
第二节 「心即理也」的宇宙观 441
第三节 「发明本心」的认识论 445
第四节 「人性本善」的人性论 454
第五节 朱、陆论争的实质 463
第十五章 陈亮的事功之学 473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 473
第二节 哲学思想 476
第三节 事功思想 483
第十六章 叶适的事功之学 492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 492
第二节 哲学思想 495
第三节 功利思想 506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 512
第十七章 许衡的理学思想 512
第二节 理学思想 513
第三节 心性思想 516
第十八章 刘因的理学思想 524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 524
第二节 生化论和心性论 526
第三节 齐物论和观物论 531
第十九章 吴澄的理学思想 536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 536
第二节 理气思想 537
第三节 人性思想 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