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超文本发明与时代氛围 1
一、冲击波:比特与缪斯的碰撞 2
二、网络潮:科技与文艺的荟萃 5
三、超文本:历史与未来的桥梁 10
第一章 超文本渊源与信息科技 18
第一节 超文本与信息科技的发展 18
一、超文本与语言 19
二、超文本与文字、印刷术 34
三、超文本与电子技术 61
第二节 当代超文本的先驱 75
一、超文本的预言者范纳瓦·布什 76
二、超文本的开拓者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 83
三、超文本的命名者特德·纳尔逊 89
四、超文本的推广者伯纳斯-李 95
第三节 电子超文本的基本概念 103
一、电子超文本系统 103
二、电子超文本文件 116
三、电子超文本的形态转化 129
第二章 超文本理念与社会思潮 136
第一节 超文本理念的渊源 136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 137
二、从索绪尔到后结构主义 166
三、后现代语境中的文化理论 207
第二节 超文本理念的构成 224
一、交互性理念及其参照 224
二、交叉性理念及其参照 237
三、动态性理念及其参照 246
一、超文本范畴的界定 257
第三节 超文本理念的研究 257
二、超文本理念的深化 262
三、超文本理念的旁推 269
第三章 超文本平台与文艺氛围 277
第一节 西方网络精英的实验 277
一、超文本作品的演变 278
二、超文本作品的代表 280
三、超文本作品的阐发 295
第二节 网络华文文学的繁荣 306
一、全球交互:网络华文文学的兴起 307
二、跨界参照:网络华文文学的特色 313
三、动态并存:网络华文文学的处境 319
一、作为出版系统的超文本 327
第三节 超文本出版系统的崛起 327
二、面向网络出版的新舞台 337
三、开创文艺建设的新格局 342
第四章 超文本范畴与文艺活动 350
第一节 超文本写作 350
一、超写作的特性 351
二、超写作的研究 354
三、超写作的应用 366
第二节 超文本阅读 371
一、超阅读的特性 371
二、超阅读的研究 375
三、超阅读的评价 380
第三节 超文本隐喻 386
一、超文本隐喻的由来 387
二、超文本隐喻的类型 392
三、超文本理念与隐喻 394
第五章 超文本课件与文艺教育 405
第一节 超文本课件与文艺教育的建构化 405
一、文艺教育建构化的进程 406
二、文艺教育建构化的条件 413
三、文艺教育建构化的意义 416
第二节 超文本课件与文艺教育的集成化 419
一、文艺教育集成化的进程 419
二、文艺教育集成化的条件 423
三、文艺教育集成化的意义 426
第三节 超文本课件与文艺教育的远程化 429
一、文艺教育远程化的进展 429
二、文艺教育远程化的支持条件 433
三、文艺教育远程化的意义 439
第六章 超文本美学与文艺理论 442
第一节 超文本美学的背景 442
一、超文本美学的理论背景 443
二、超文本美学的研究重点 450
三、超文本美学的现实价值 460
第二节 超文本美学的构成 465
一、基于交互性的分支 466
二、基于交叉性的分支 473
三、基于动态性的分支 484
第三节 超文本美学的发展 493
一、超文本美学的演变 494
二、超文本美学代表人物举隅 511
三、超文本美学研究的特点 518
第一节 超文本网络与社会规范 523
第七章 超文本网络与文艺规范 523
一、社会规范 524
二、越轨行为 529
三、行为矫正 537
第二节 超文本网络与版权规范 546
一、版权规范与社会角色 547
二、版权规范与文本关系 551
三、版权规范与侵权行为 571
第三节 超文本网络与技术规范 578
一、技术规范的社会背景 578
二、技术规范对于超文本的意义 584
三、技术规范的推陈出新 591
一、人工智能的兴起 595
第八章 超文本前景与科技进步 595
第一节 扩展交互:超文本与人工智能 595
二、超文本的智能化趋势 601
三、人工智能与超文本交互性的扩展 607
第二节 沉浸身心:超文本与虚拟现实 613
一、虚拟现实的崛起 614
二、超文本与虚拟现实的关系 618
三、虚拟现实与超文本交叉性的发展 621
第三节 追求漫游:超文本与通信技术 626
一、通信技术与漫游 627
二、超文本与通信技术的关系 631
三、通信技术与超文本动态性的扩展 637
后记 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