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份:伊斯兰及斯拉夫族的东方(公元一七一五--一七九六年) 1
第一章 伊斯兰教(公元一七一五--一七九六年) 1
第一节 土耳其 1
第二节 非洲的回教 9
第三节 波斯(一五二二--一五八九年) 13
第二章 俄罗斯的一段插曲(公元一七二五--一七六二年) 23
第一节 统治与动业 23
第二节 宗教和文化 27
第三节 俄罗斯的政治(一七二五--一七四一年) 36
第四节 伊利莎白·彼得夫娜(一七四一--一七六二年) 40
第五节 彼得和凯萨林(一七四三--一七六一年) 43
第六节 彼得三世(一七六二年) 52
第三章 凯萨琳大帝(公元一七六二--一七九六年) 57
第一节 专制君主 57
第二节 惰夫 61
第三节 哲学家 67
第四节 政治家 73
第五节 经济学家 80
第六节 战士 84
第七节 女人 92
第八节 文学 96
第九节 艺术 100
第十节 生命之旅的终站 106
第四章 波兰之劫(公元一七一五--一七九五年) 111
第一节 波兰一览(一七一五--一七六四年) 111
第二节 萨克森诸王(一六九七--一七六三年) 117
第三节 波尼妥斯基 119
第四节 第一次瓜分(一七六八--一七七二年) 126
第五节 波兰的启蒙时期(一七七三--一七九一年) 132
第六节 解体(一七九二--一七九五年) 137
第五章 腓特烈大帝时的德国(公元一七五六--一七八六年) 147
第一节 获胜的腓特烈 147
第二部分:异教的北方(公元一七五六--一七八九年) 147
第二节 重建普鲁士 154
第三节 诸侯国 159
第四节 日耳曼启蒙运动 165
第五节 哥特霍得·莱兴(一七二九--一七八一年) 170
第六节 浪漫的复古运动 185
第七节 狂飙运动 191
第八节 艺术家门 195
第九节 巴哈之后 200
第十节 「老年的」腓力兹(腓特烈) 205
第六章 康德(公元一七二四--一八○四年) 211
第一节 绪论 211
第二节 纯粹理性批判(一七八一年) 218
第三节 实践理性批判(一七八八年) 226
第四节 判断力批判(一七九○年) 230
第五节 宗教与理性(一七九三年) 233
第六节 改革家 237
第七节 遗著 240
第七章 到威玛之路(公元一七三三--一七八七年) 245
第一节 日耳曼之雅典 245
第二节 维兰特(一七三三--一七七五年) 247
第三节 歌德·普罗米修斯(一七四九--一七七五年) 252
(一)成长 252
(二)G?tz 与维特 260
(三)年轻的无神论者 266
第四节 赫德(一七四四--一七七六年) 273
第五节 席勒的游历年(一七五九--一七八七年) 277
第八章 威玛盛世(公元一七七五--一八○五年) 289
第一节 维兰特继篇 289
第二节 赫德(一七七七--一八○三年) 290
第三节 歌德枢密顾问官(一七七五--一七八六年) 296
第四节 歌德旅居意大利(一七八六--一七八八年) 307
第五节 歌德的公职生涯(一七八八--一七九四年) 311
第六节 席勒的教职生活(一七八七--一七九四年) 315
第七节 席勒与歌德(一七九四--一八○五年) 324
第九章 歌德的晚年(公元一八○五--一八三二年) 339
第一节 歌德与拿破伦 339
第二节 浮士德:第一卷 342
第三节 歌德的恋情 350
第四节 科学家歌德 356
第五节 哲学家歌德 360
第六节 浮士德:第二卷 368
第七节 生命之完成与终结(一八二五--一八三二年) 373
第十章 犹太人(公元一七一五--一七八九年) 377
第一节 争生存 377
第二节 神秘的慰藉 388
第三节 孟德尔松 391
第四节 走向自由 397
第十一章 从日内瓦到斯德哥尔摩(公元一七五四--一七九八年) 401
第一节 瑞士人 401
第二节 荷兰人(一七一五--一七九五年) 406
第三节 丹麦人(一七一五--一七九七年) 411
第四节 瑞典人(一七一八--一七七一年) 419
(一)政治 419
(二)格斯道佛三世 422
(三)瑞典之启蒙运动 426
(四)暗杀 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