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风景的形态 1
一、 自然美 1
二、 人工美 2
第二节 风景的特征 4
一、 形象美 6
二、 色彩美 12
三、 动态美 14
四、 朦胧美 15
第三节 风景的观赏 16
一、 观赏的方法 17
二、 观赏的距离 19
三、 观赏的角度 20
四、 观赏的时间 22
第一节 中国园林艺术 24
一、 中国园林艺术的特点 24
二、 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 26
三、 中国园林的分类 27
第二节 园林的审美要素 33
一、 园林中的山水 33
二、 园林中的建筑 38
三、 园林中的花林 45
第三节 园林景观审美方法 46
一、 景观线 46
二、 观赏点 47
三、 特写景 48
四、 引景 49
五、 点景 49
六、 借景 50
七、 藏景 51
第一节 中国画的历史 53
一、 中国岩画 53
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绘画 55
三、 隋唐绘画 60
四、 五代绘画 64
五、 宋代绘画 67
六、 元代绘画 70
七、 明代绘画 72
八、 清代绘画 76
第二节 中国画的种类 81
一、 按创作思想和审美情趣 81
二、 按创作题材 82
三、 按表现手法 82
四、 按绘画目的 83
五、 按绘画材料 84
第一节 书法与旅游 86
第二节 书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89
一、 甲骨文、金文和石鼓文 89
二、 篆书 90
三、 隶书 91
四、 楷书、行书、草书 91
六、 晋代书法艺术 93
五、 碑、贴 93
七、 欧、张、颜、柳、释 94
八、 蔡、苏、黄、米 96
九、 元、明、清的书法艺术 97
第三节 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98
一、 线条美 98
二、 布局美 99
三、 形神美 101
四、 意境美 102
五、 情感美 104
一、 先秦 106
二、 秦 106
第四节 中国篆刻艺术的发展 106
三、 汉 107
四、 三国两晋南北朝 108
五、 隋唐宋元 108
六、 明清 109
第一节 中国古建筑与旅游 112
第二节 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 116
一、 古城建筑 117
二、 宫廷建筑 119
三、 陵园建筑 121
四、 寺庙建筑 129
五、 石窟建筑 133
六、 佛塔建筑 137
七、 桥梁建筑 143
八、 民居建筑 145
第三节 古建筑的审美特征与欣赏 151
一、 结构形式 151
二、 群体组合 153
三、 装饰色彩 153
四、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结合 155
第一节 中国雕塑与旅游 157
第二节 雕塑的特征与形式 159
一、 雕塑的特征 159
二、 雕塑的形式 160
第三节 中国古代雕塑的美学特征 162
一、 纪念性 163
三、 装饰性 164
二、 象征性 164
四、 假定性 166
五、 类型化 167
六、 融洽性 168
第四节 中国著名雕塑赏析 168
一、 秦始皇陵兵马俑 168
二、 霍去病墓石刻 172
三、 云冈石窟大佛 174
四、 龙门石窟大佛 175
五、 石浮雕“昭陵六骏” 177
六、 乾陵石雕 178
七、 敦煌莫高窟彩塑 179
八、 麦积山石窟泥塑 181
十、 保圣寺泥塑罗汉像 182
九、 大足石刻 182
第一节 中国工艺美术历史 184
第二节 中国工艺美术分类 188
一、 按工艺美术的功能价值 188
二、 按工艺美术的历史形态 188
三、 按工艺美术的生产方式 189
四、 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社会层次 189
五、 按工艺美术材料和制作工艺 189
第三节 两类常见的工艺美术品 190
一、 特种工艺美术品 190
二、 民间工艺美术品 194
一、 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 196
第二节 中国工艺美术品的特色 196
二、 突出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197
第三节 中国工艺美术品的美学特征 198
一、 和谐性 198
二、 象征性 200
三、 灵动性 200
四、 天然性 200
五、 工艺性 201
第一节 旅游审美动机 203
一、 自然审美型 204
二、 艺术审美型 205
三、 社会审美型 206
四、 饮食审美型 207
一、 感知因素 209
第二节 审美的心理要素 209
二、 想象因素 211
三、 情感因素 214
四、 理解因素 215
第三节 审美的层次分析 218
一、 娱悦耳目 218
二、 娱心悦意 219
三、 娱情悦志 221
第一节 旅游者的直接审美对象 223
一、 仪表美 223
二、 风度美 228
三、 心灵美 230
第二节 审美信息的传递者 231
一、 语言艺术 232
二、 导游方法 236
第三节 审美行为的指导者 240
一、 有张有弛 241
二、 缓急有度 241
三、 快慢相间 242
四、 音调和谐 243
五、 停顿适宜 243
第四节 导游的审美修养 244
一、 培养自我审美意识 244
二、 研究游客的审美需求与动机 247
三、 尊重游客的审美习惯 248
四、 掌握和运用旅游观赏原理 250
五、 提高自我创造的能力 252
一、 形体美 255
第一节 对饭店员工形象的审美要求 255
二、 服饰美 256
三、 发型美 260
第二节 对饭店微笑服务的审美感知 261
一、 微笑的感性沟通作用 261
二、 微笑的情绪扩散效应 262
三、 微笑的线条魅力表现 263
第三节 饭店员工的审美教育途径 264
一、 普及美学知识 264
二、 开展艺术教育 265
三、 掌握语言艺术 265
五、 推广美容知识 266
四、 组织姿态美训练 266
六、 提高管理美学水平 267
第一节 饭店建筑与环境 268
一、 利用自然环境的美 268
二、 处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关系 270
三、 展现地方特色美感 273
第二节 饭店建筑造型与装修美学 275
一、 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 275
二、 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276
三、 环境效果与视觉形象的统一 277
四、 人工美与自然美的统一 278
五、 建筑的个性化特征 279
六、 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281
一、 意境美 282
第三节 旅游饭店室内环境美 282
二、 整体美 284
三、 空间造型美 285
四、 色彩美 287
五、 材质美 289
六、 绿化美 290
七、 人文美 291
第四节 饭店室内装饰陈设原则 293
一、 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293
二、 重点装饰 293
三、 选择合适的装饰标准 293
五、 继承和借鉴 294
四、 注意民族特色 294
第五节 饭店室内装饰主要因素 295
一、 家具 295
二、 地毯 296
三、 窗帘 297
四、 灯具 297
五、 绿化与水 298
六、 工艺品 299
第六节 不同部门的装饰陈设 301
一、 饭店门脸的装饰陈设 301
二、 餐饮设施的装饰陈设 304
三、 客房的装饰陈设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