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1 汉语与文化类型 4
1.1 “华夏”与“中国” 4
1.2 “四海”与“九州” 12
1.3 汉语与农业文化 15
1.4 繁杂的宗族称谓 21
1.5 方言的分化与整合 25
2 汉语与文化特质 31
2.1 人与自然的合谐 31
2.2 “人”的同源伙伴“仁” 36
2.3 “同”和“异”的撕杀 39
2.4 形形色色的“死” 42
2.5 “王”字的附会 46
2.6 语言文字的独家所有 50
3 汉语与民族思维 54
3.1 直觉、顿悟的思维方式 55
3.2 始与终——相反的取向 64
3.3 词义引申和联想方式 69
3.4 单向性和多向性思维 74
4 词义变化与文化意识的演进 79
4.1 “经”字的本义及其神秘性 79
4.2 尚左和尚右 85
4.3 “小鬼”的褒贬 92
5 汉语里凝积的古代审美意识 95
5.1 “美”字的古义 95
5.2 味觉之美 101
5.3 广阔壮大之美 107
5.4 小巧玲珑之美 112
5.5 汉语的对称美 117
6 颜色词的文化显示 123
6.1 颜色词指称的具体性 124
6.2 黄色——民族的象征 127
6.3 红与黑的时代特征 129
7 汉民族的数字观 135
7.1 “一”、“十”——万物的起始与终结 136
7.2 说“三” 140
7.3 数词虚指义的文化背景 145
7.4 神奇的数列——三五九 149
7.5 从词频统计看汉民族数字的骨架 155
8 汉民族的时空观 160
8.1 空间词的具体性 160
8.2 空间词的丰富性 165
8.3 空间的时间转换 170
8.4 时间表示的多样性与具体性 174
8.5 时间词的模糊性 182
9 外来语的文化审视 186
9.1 外来语与文化优势 187
9.2 汉语的涵化功能 191
9.3 外来语的生存竞争 203
10 汉语和佛教 208
10.1 “浮图”的含义 209
10.2 佛不是神 212
10.3 “学派”与“宗派” 215
10.4 佛典汉译的文化创造 217
10.5 佛教与新语汇 224
11 文字演变与民族观念 228
11.1 “亡”、“無”、“无”——哲学上的启迪 229
11.2 “遗矢”说 234
11.3 “文”与“纹” 239
11.4 女字与女性 244
11.5 “不许百姓点灯”——文字避忌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