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表0.1 本章知识框架图 1
表0.2 法理学研究对象 2
表0.3 西方法理学研究方法 3
第一章 法的概念 12
表1.1 本章知识框架图 12
图1.1 古汉语“?” 14
图1.2 被称为“廌”的神兽 14
表1.2 古汉语法律释义 14
表1.3 西语中法与法律的二分现象 15
图1.3 1804年拿破仑法典封面 15
表1.4 托马斯&阿奎纳关于法的分类 18
表1.5 法的本质源于法 19
第二章 法律作用与法律价值 28
表2.1 本章知识框架图 28
表2.2 法律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30
表2.3 法律指引作用的分类 31
表2.4 法律评价作用的分类 31
表2.5 法律消极作用的根源 33
表2.6 法律作用有限性的表现 34
表2.7 法律价值的三个层次 34
表2.8 实质正义的分类 35
表2.9 程序正义的渊源与内涵 36
表2.10 罗尔斯的两大正义原则 36
表2.11 法律正义的三种含义 37
表2.12 自由的两种概念 38
表2.13 平等的两种含义 39
表2.14 法律价值冲突的三种场合 40
表2.15 解决法律价值冲突的一般原则 41
图2.1 时任首席大法官并撰写了本案判决意见书坦尼大法官 45
第三章 法的起源与发展 51
表3.1 本章知识框架图 51
表3.2 法起源的其他学说 53
图3.1 《汉穆拉比法典》石柱上的王权神授图 53
表3.3 法与原始社会规范的异同 55
表3.4 法继承的根据 58
第四章 法系理论 69
表4.1 本章知识框架图 69
表4.2 法系概念的认识论基础 71
表4.3 法系划分的思维 72
图4.1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527—565年在位)和他的大臣们 73
图4.2 威廉一世 74
表4.4 西方法律传统的特征 75
表4.5 两大法系的不同点 76
图4.3 儒家思想奠基人孔子 77
图4.4 古印度的踏刑 78
图4.5 《古兰经》 79
图4.6 爱德华&柯克(1552—1634) 81
图4.7 海瑞(1514—1587) 83
图4.8 山西平遥县衙博物馆图片 84
图4.9 《摩奴法典》(梵文) 85
第五章 法律移植与法制现代化 89
表5.1 本章知识框架图 89
表5.2 法律移植与法律继承的联系与区别 90
表5.3 法律移植成败的影响因素 92
表5.4 法制现代化的目标 93
第六章 法治理论 104
表6.1 本章知识框架图 104
图6.1 法治与法制的关系 105
表6.2 法治与人治的区别 107
表6.3 实质法治与形式法治的区分 108
表6.4 西方法治思想 109
表6.5 法律本身应具备的特质 112
表6.6 法治发展的一般模式 114
表6.7 当代中国的法治发展 115
表6.8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115
图6.2 1215年英王被迫签署《大宪章》 116
第七章 法律与社会理论 123
表7.1 本章知识框架图 123
表7.2 法律与政策的区别 127
表7.3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128
第八章 法的创制 142
表8.1 本章知识框架图 142
表8.2 立法的行为方式 144
表8.3 立法的分类 144
表8.4 法的创制的基本原则 145
表8.5 立法体制和制度 145
表8.6 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的立法权限 146
表8.7 中央机关与地方机关权限划分 146
表8.8 立法体制结构 147
表8.9 全国人大立法程序 148
表8.10 立法技术分类 148
第九章 法的要素 159
表9.1 本章知识框架图 159
表9.2 法的要素特征 161
表9.3 西方法理学中的法的要素 161
表9.4 法的要素的划分 162
表9.5 法律原则与规则区别 163
表9.6 法律规则的结构 163
表9.7 条文中三要素 164
表9.8 不同条文中三要素 165
表9.9 不同部门法中三要素 165
表9.10 授权性规则与义务性规则 167
表9.11 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167
表9.12 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168
表9.13 权义独立规则和权义复合规则 168
表9.14 调整性规则和保护性规则 168
表9.15 确认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 169
第十章 法的渊源 177
表10.1 本章知识框架图 177
表10.2 正式的法的渊源 179
表10.3 非正式的法的渊源 180
表10.4 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方法 184
表10.5 法的一般分类 184
表10.6 法的特殊分类 185
第十一章 法律方法 193
表11.1 本章知识框架图 193
表11.2 法律解释的功能 195
表11.3 法律解释的分类 196
表11.4 法律解释的原则 197
表11.5 法律解释的方法 198
表11.6 不同主体法律推理的过程 199
表11.7 法律推理的特点 200
表11.8 形式推理的种类 200
表11.9 实质推理案例 201
表11.10 法律续造的种类 202
第十二章 法律体系 211
表12.1 本章知识框架图 211
表12.2 法律体系的特征 214
表12.3 划分公私法的不同学说 215
表12.4 影响公私法划分的因素 215
表12.5 法律体系的内部结构与表现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216
表12.6 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 217
表12.7 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 217
表12.8 法律体系的基本结构 218
表12.9 法律部门的划分 222
第十三章 法律实施 228
表13.1 本章知识框架图 228
表13.2 法律实施相关概念含义 229
表13.3 法律实施和法律实效 230
表13.4 法律效果和法律实效 230
表13.5 法律效益和其他概念的相互关系 231
表13.6 执法的含义 231
表13.7 执法的特征 232
表13.8 执法主体的种类 232
表13.9 执法的基本原则 234
表13.10 司法的特征 235
表13.11 执法与司法的比较 236
表13.12 司法的基本阶段 237
表13.13 司法的基本要求 237
表13.14 司法的基本原则 240
表13.15 守法的构成要素 240
第十四章 法的效力 246
表14.1 本章知识框架图 246
表14.2 法的效力内涵 247
表14.3 法的效力分类 248
表14.4 法的效力确认原则 249
表14.5 法的人身效力 250
表14.6 法的事项效力 251
表14.7 法的生效时间 251
表14.8 法的终止生效 252
表14.9 法的溯及力原则 252
表14.10 法的溯及力的规定 253
表14.11 法的空间效力 253
第十五章 权利与义务 261
表15.1 本章知识框架图 261
表15.2 权利的五大要素 263
表15.3 法律权利的特征 264
表15.4 法律义务的特征 265
表15.5 人权的属性 266
表15.6 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 268
第十六章 法律关系 277
表16.1 本章知识框架图 277
表16.2 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281
表16.3 权利与权利能力的联系与区别 281
表16.4 公民行为能力的一般规定 282
表16.5 公民行为能力分类 282
表16.6 成为法律关系客体的条件 283
表16.7 法律关系客体基本分类 283
表16.8 不同层面的法律关系内容 284
表16.9 法律事实的分类 285
图16.1 萨维尼(Friedrich Carlvon Savigny,1779—1861) 286
第十七章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294
表17.1 本章知识框架图 294
表17.2 法律责任本质的学说 295
表17.3 法律责任的功能 296
表17.4 法律责任的构成 296
表17.5 法律责任的种类 296
表17.6 违法的构成要件 297
表17.7 违法行为的种类 297
表17.8 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298
表17.9 法律责任的免除 298
表17.10 法律制裁的理论 299
表17.11 法律制裁的种类 299
表17.12 法律责任、法律制裁相关概念的关系 300
第十八章 法律程序与法律职业 308
表18.1 本章知识框架图 308
表18.2 法律程序的特征 310
表18.3 现代法律程序的特征 310
表18.4 法律程序的基本类型 311
表18.5 法律程序的内在价值 312
表18.6 法律职业者构成 314
表18.7 法律职业化的逻辑 314
表18.8 法律职业的特征 314
表18.9 法律职业思维特征 315
表18.10 法律职业伦理规范 315
表18.11 法律职业制度 316
后记 326
导论 1
第一章 法的概念 12
第二章 法律作用与法律价值 28
第三章 法的起源与发展 51
第四章 法系理论 69
第五章 法律移植与法制现代化 89
第六章 法治理论 104
第七章 法律与社会理论 123
第八章 法的创制 142
第九章 法的要素 159
第十章 法的渊源 177
第十一章 法律方法 193
第十二章 法律体系 211
第十三章 法律实施 228
第十四章 法的效力 246
第十五章 权利与义务 261
第十六章 法律关系 277
第十七章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294
第十八章 法律程序与法律职业 308
后记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