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钢铁企业过程检测和控制自动化设计的任务 1
1.2 钢铁企业过程检测和控制自动化设计的范围 1
第一篇 绪论 1
第1章 钢铁企业过程检测和控制自动化设计的任务、范围和原则 1
1.3 钢铁企业过程检测和控制自动化设计的原则 2
参考文献 3
2.2.3 投资估算 4
2.2.2 装备水平 4
第2章 钢铁企业过程检测和控制自动化设计的内容和深度 4
2.1 设计阶段的划分 4
2.2 可行性研究 4
2.2.1 设计的依据 4
2.4.1 设备设计 5
2.4 施工设计 5
2.3 初步设计 5
2.3.1 概述 5
2.3.2 初步设计内容深度的规定 5
32.2.4 设计选型举例 (91 7
2.4.2 施工图设计 21
2.4.3 几点说明 27
附录2.1 冶金工业部关于初步设计内容深度的规定(与本专业有关部分的摘录) 28
附录2.2 常用图形符号 31
附录2.3 《过程检测和控制流程图用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GB2625—81)(摘录) 51
附录2.4 各种常用表格 58
附录2.5 《电气制图电路图》(GB6988.4 —86)(摘录) 63
附录2.6 《液压气动图形符号》(GB/T786.1 —93)(摘录) 80
参考文献 89
3.2.2 硬件构成的施工设计 90
第3章 DCS、PLC和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软件设计3.1 概述 90
3.2 DCS的硬件构成设计 90
3.2.1 硬件构成的初步设计 90
3.3.1 DCS应用软件设计的内容深度 91
3.3 DCS的应用软件设计 91
3.3.2 应用软件设计的方式 92
3.4 DCS应用软件设计的文件及其归档 93
附录3.1 DCS应用软件功能规格说明书的格式 94
参考文献 95
4.2.1 控制室设计的原则 97
第二篇 过程检测和控制自动化设计的技术要求 97
第4章 控制室、变送器室的设计 97
4.1 概述 97
4.2 控制室的设计 97
4.2.3 控制室的内部布置 98
4.2.2 控制室位置的选择 98
4.2.4 控制室的建筑要求 104
4.2.5 控制室内的管线敷设 105
4.2.6 控制室的采暖通风 107
4.3.1 现场控制站室设立的原则和位置选择 108
4.2.7 控制室的采光照明 108
4.2.8 控制室的通讯和消防 108
4.3 DCS现场控制站室(远程I/O站室)的设计 108
4.4.1 概述 109
4.3.2 现场控制站室的内部布置 109
4.3.3 现场控制站室的建筑、采暖通风和采光照明要求 109
4.4 变送器室的设计 109
4.4.3 变送器室的建筑、采暖通风和照明 110
4.4.2 变送器室的室内布置 110
参考文献 111
4.5 委托有关专业设计任务书的编制 111
4.5.1 对工艺专业及总图专业的设计要求 111
4.5.2 对土建专业的设计要求 111
4.5.3 对采暖通风专业的设计要求 111
4.5.4 对电力专业的设计要求 111
4.5.5 对计算机专业的设计要求 111
5.1.1 仪表盘的选择 112
第5章 仪表盘及操作台的设计 112
5.1 仪表盘的设计 112
5.1.2 仪表盘的布置 115
5.1.3 仪表盘盘内设备布置 129
5.2.1 模拟盘的设计 130
5.1.4 仪表盘盘内配管配线 130
5.2 模拟盘及操作台的设计 130
5.2.2 操作台的设计 131
5.3 保护箱、保温箱的设计 132
5.4.2 仪表盘和操作台的安装 133
5.4 仪表盘、操作台的安装 133
5.4.1 仪表盘(柜)、操作台的安装要求 133
5.5.2 分散型控制系统(DCS)设备的安装 134
5.4.3 带减震器的仪表盘和操作台的安装 134
5.5 分散型控制系统(DCS)设备的安装 134
5.5.1 分散型控制系统(DCS)的配线 134
参考文献 135
6.1.1 对电源的要求和负荷分级 136
第6章 仪表和控制装置的动力供应 136
6.1 供电 136
6.1.2 供电方式和供电系统设计 138
6.1.3 供电设备的选择 139
6.2 供气 140
6.1.4 管路电伴热保温的供电 140
6.2.3 几个基本概念 141
6.2.1 气源的介质 141
6.2.2 气源的质量要求 141
6.2.4 含水压缩空气的吸附干燥 142
6.2.5 仪表气源装置 143
6.2.6 供气系统的设计 146
6.3.2 对液压油源的要求 149
6.3 供油(液压动力源) 149
6.3.1 概述 149
6.3.3 压力油源的选定 150
参考文献 151
6.3.4 液压油导管的选择 151
6.4 委托有关专业设计任务书的编制 151
7.1.1 导压管的选择 153
第7章 管线选择及敷设 153
7.1 导管的选择及敷设 153
7.1.2 气动信号传输管的选择 154
7.1.3 阀门及管路连接件的选择 155
7.1.4 管路敷设 164
7.2.1 导线、电缆型号的选择 169
7.2 导线、电缆的选择 169
7.2.2 导线、电缆截面的选择 174
7.2.4 补偿导线的选择 175
7.2.3 备用芯数的确定 175
7.2.5 DCS、PLC和微型计算机信号电缆的选择 179
7.2.6 爆炸环境用特种电缆的选择 181
7.3.1 管子的选择 182
7.3 穿线管的选择 182
7.3.2 穿线管管径的选择 183
7.4.1 桥架类型的选择 184
7.4 导线、电缆桥架的选择 184
7.4.2 桥架宽和高的选择 185
7.5.1 管线架空敷设 186
7.5 管线敷设 186
7.5.3 电缆沟敷设 190
7.5.2 导线、电缆桥架敷设 190
7.5.4 管线(缆)直埋、钢绳吊挂、沿墙敷设及穿越建筑物时的处理 192
7.6 线路的防干扰 193
7.7 委托有关专业设计任务书的编制 194
附录7.1 各种阀门规格表 195
参考文献 197
8.2.1 接地的基本概念 198
第8章 接地 198
8.1 概述 198
8.2 接地的分类 198
8.3.1 仪表设备的接地 201
8.2.2 接地的分类 201
8.3 仪表及分散型控制系统(DCS)的接地 201
8.3.2 DCS的接地 204
8.4.1 接地装置的设计 206
8.4 接地装置的设计与安装 206
8.4.2 接地装置的安装 210
参考文献 215
8.4.3 接地装置敷设的要求 215
9.2.2 测温元件安装的一般要求 216
第9章 现场仪表的安装 216
9.1 概述 216
9.2 温度仪表的安装 216
9.2.1 测温原理及测温元件 216
9.3.1 取压口位置的选取 225
9.3 压力仪表的安装 225
9.3.2 取压装置的选取 226
9.3.4 特殊条件下取压装置和压力表的安装 228
9.3.3 压力表的现场安装 228
9.4.1 节流装置的安装 231
9.4 流量仪表的安装 231
9.4.2 直接安装在管道上的流量仪表的安装 239
9.5.1 固体料位测量装置的安装 243
9.5 物位仪表的安装 243
9.5.2 液位计的安装 245
9.6 称量仪表的安装 248
9.6.2 漏斗电子秤的安装 249
9.6.1 称重传感器的安装 249
9.6.3 吊车电子秤的安装 250
9.6.4 电子皮带秤的安装 251
9.6.5 核子皮带秤的安装 253
9.7.2 取样探头 254
9.7 成分分析仪表的安装 254
9.7.1 取样原则 254
9.7.3 过滤装置 256
9.7.4 减压、加压抽引装置 257
9.7.7 几种现场运行的取样系统 258
9.7.5 有害成分处理 258
9.7.6 连接管路的安装要求 258
9.8.1 变送器的安装 262
9.8 变送器和双波纹管流量计的安装 262
9.8.2 双波纹管流量计的安装 264
9.9.1 气动调节阀的安装 265
9.9 调节阀和执行机构的安装 265
9.9.2 蝶阀的安装 267
9.9.3 执行机构的安装 268
9.10.1 维修平台与检修井的设置 270
9.10 维修平台与检修井 270
参考文献 271
9.10.2 维修平台与检修井的设置要求 271
9.11 委托有关专业设计任务书的编制 271
10.3.1 保温的结构 272
第10章 仪表和测量管路保温的设计与计算 272
10.1 仪表和测量管路保温的目的 272
10.2 仪表和测量管路保温的方式和保温的对象 272
10.2.1 保温的方式 272
10.2.2 保温的对象 272
10.3 仪表和测量管路保温的结构和保温材料的选择 272
10.3.2 保温材料的选择 273
10.4.2 伴热对象的散热计算 275
10.4 仪表和测量管路的伴热保温 275
10.4.1 伴热保温的方式 275
10.4.3 蒸汽伴热的设计与计算 276
10.4.4 仪表和测量管路电伴热保温的设计与计算 282
参考文献 289
10.5 仪表和测量管路的绝热保温 289
11.1.4 腐蚀的形态及其防护措施 290
第11章 腐蚀环境的检测和自动化装置设计 290
11.1 基本概念 290
11.1.1 概述 290
11.1.2 腐蚀的定义 290
11.1.3 腐蚀的分类 290
11.2.1 金属及合金材料的耐蚀性能 292
11.1.5 腐蚀率的表示方法 292
11.1.6 材料耐腐蚀性能的级别 292
11.2 耐蚀金属及非金属材料的抗腐蚀性能 292
11.2.2 非金属耐蚀材料的耐蚀性能 307
11.3.2 几种常见腐蚀性介质的耐腐蚀材质的选择 315
11.3 腐蚀环境的检测和自动控制装置的选择 315
11.3.1 材质的选择 315
11.3.3 钢铁生产过程检测接液材质的选择 318
11.3.4 焦化生产过程检测接液材质的选择 319
11.4.2 隔离法 321
11.4 采用间接测量及隔离法的防腐措施 321
11.4.1 间接测量 321
参考文献 323
11.5 工厂大气腐蚀的防护 323
附录11.1 各国不锈钢标准牌号对照表 324
12.2 名词、术语 328
第12章 火灾与爆炸危险环境的检测和控制自动化设计 328
12.1 概述 328
12.4 爆炸性物质的分类、分级与分组 329
12.3 爆炸危险环境的分类和分级 329
12.3.1 爆炸危险环境的分类 329
12.3.2 爆炸危险环境的分级 329
12.5 气体、蒸气及粉尘产生爆炸的条件及其防止措施 330
12.6.2 仪表和目动控制设备的选择 331
12.6 爆炸危险环境的仪表和自动控制装置 331
12.6.1 一般要求 331
12.6.3 控制室、变送器室及变送器箱 332
12.6.4 线路设计 333
12.6.5 接地 334
12.9.2 氧气检测和控制装置的管线设计 335
12.7 火灾危险环境的分区 335
12.8 火灾危险环境的检测仪表和自动控制装置 335
12.8.1 一般要求 335
12.8.2 仪表和自动控制设备的选择及线路设计 335
12.9 氧气环境的安全措施 335
12.9.1 氧气的检测和自动控制设备的选择 335
附录12.1 各种防爆类型电气设备(包括仪表)的定义 337
附录12.2 电气设备(包括仪表)的防爆标志举例 338
附录12.3 电机、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339
附录12.4 易燃易爆粉尘特性 340
附录12.5 本质安全电路中信号线的分布电容与分布电感的计算 341
附录12.6 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的范围划分示例图 342
参考文献 343
13.2.3 照射量 344
第13章 放射性射线的防护 344
13.1 概述 344
13.2 有关术语及定义 344
13.2.1 放射性衰变及半衰期 344
13.2.2 放射性活度 344
13.3 射线对人体的影响及其类型 345
13.2.4 吸收剂量 345
13.2.5 剂量当量 345
13.2.6 积累因子 345
13.2.7 微观截面和宏观截面 345
13.3.2 射线的类型 346
13.3.1 射线对人体的影响 346
13.4.1 照射量率的计算 347
13.4 有关的计算 347
13.4.2 剂量当量率H的计算 348
13.4.3 中子防护的计算 349
13.5.3 屏蔽防护 350
13.5 放射性射线的外照射防护 350
13.5.1 距离防护 350
13.5.2 时间防护 350
附表13-2 几种物质在各种γ量子能量下的μρ值 351
13.6 现场安装的防护 351
附表13-1 各种电磁波的频率、波长及所对应的光子(量子)的能量 351
附表13-6 钴60各向同性点源铁的积累因子 352
附表13-3 铯137各向同性点源铅的积累因子 352
附表13-4 铯137各向同性点源铁的积累因子 352
附表13-5 钴60各向同性点源铅的积累因子 352
附表13-9 不同能量的宽束γ射线在不同的减弱倍数K时铁的厚度 353
附表13-7 常用放射源的Γ值 353
附表13-8 不同能量的宽束γ射线在不同的减弱倍数K时铅的厚度 353
附表13-10 不同能量的宽束γ射线在不同减弱倍数K时水泥的厚度 354
参考文献 355
附表13-11 各种灾害及各种行业的危险度 355
附表13-12 与各种危险度相当的年剂量当量 355
附表13-13 有关量的名称、单位和符号 355
14.1 概述 357
第三篇 计量和自动化仪表维修设施的设计 357
第14章 计量和自动化仪表维修设施的设计 357
14.2.2 维修工作的内容 358
14.2 计量和自动化仪表维修设施的任务 358
14.2.1 任务范围 358
14.2.4 仪表维修设施的管理工作 359
14.2.3 软件的维护 359
14.3.1 设计的前期工作 360
14.3 仪表维修设施设计的步骤和内容 360
14.3.2 工程实施阶段的设计 361
14.6.1 组织机构 362
14.4 仪表维修设施设计的原则 362
14.5 维修规模的确定 362
14.5.1 维修大纲的确定 362
14.5.2 协作关系 362
14.6 维修设施的组成 362
14.6.2 职责范围 365
14.7.1 仪表台数的统计 366
14.7 人员配备 366
14.7.2 维修定额和定员的计算 367
14.7.3 定员的确定 368
14.9.1 计量标准的建立 369
14.8 检修车间的工艺布置和面积的确定 369
14.8.1 检修车间工艺布置要求 369
14.8.2 检修车间面积的确定 369
14.9 计量标准室的建立 369
14.9.3 技术要求 381
14.9.2 计量标准室的设置 381
14.10 控制系统试验室和计算机室的设计 382
14.9.4 计量室面积的确定 382
14.11.3 各室的工作范围和主要技术要求 383
14.11 核辐射仪表室的设计 383
14.11.1 设计的原则 383
14.11.2 核辐射仪表室的组成和生产工艺 383
14.13.2 现场维修车间的布置和面积的确定 386
14.11.4 劳动定员的确定 386
14.11.5 核辐射仪表室的布置和面积的确定 386
14.12 辅助生产车间的设计 386
14.12.1 机械加工车间的设计 386
14.12.2 安装车间的设计 386
14.12.3 仓库的设计 386
14.13 现场维修车间(组)的设计 386
14.13.1 现场维修车间(组)的设置 386
14.15 仪表维修设施的设备配备 387
14.14 仪表维修设施的总体布置 387
14.14.1 总体布置的原则 387
14.14.2 总体布置示例 387
14.16.2 委托土建专业的设计任务书 390
14.16 委托有关专业设计任务书的编制 390
14.16.1 委托总图专业的设计任务书 390
14.16.6 委托供气专业的设计任务书 391
14.16.3 委托采暖通风专业的设计任务书 391
14.16.4 委托供电、通讯专业的设计任务书 391
14.16.5 委托给排水专业的设计任务书 391
14.16.10 委托工程概算专业的设计任务书 392
14.16.7 委托运输专业的设计任务书 392
14.16.8 委托环保专业的设计任务书 392
14.16.9 委托技术经济专业的设计任务书 392
参考文献 393
附录14.1 ITS—90的温度定义固定点 393
15.1.2 双金属温度计的校验 394
第15章 仪表的校验方法及主要设备 394
15.1 温度仪表的校验 394
15.1.1 玻璃液体膨胀式温度计的校验 394
15.1.3 热电阻的校验 395
15.1.4 热电偶的校验 396
15.1.5 光学高温计的校验 397
15.2.2 压力仪表的校验设备 398
15.1.6 红外线辐射高温计的校验 398
15.2 压力仪表的校验 398
15.2.1 压力仪表的校验方法 398
15.3.2 流量仪表的校验方法 399
15.3 差压与流量仪表的校验 399
15.3.1 差压仪表的校验方法 399
15.3.3 差压与流量仪表的校验设备 400
15.4.2 电动单元组合仪表的校验设备 401
15.4 电动单元组合仪表的校验 401
15.4.1 电动单元组合仪表的校验方法 401
15.5.2 气动单元组合仪表的校验设备 403
15.5 气动单元组合仪表的校验 403
15.5.1 气动单元组合仪表的校验方法 403
15.6.1 显示仪表的校验方法 404
15.6 显示仪表的校验 404
15.6.2 显示仪表的校验设备 406
15.7.3 称量仪表的校验设备 408
15.7 称量仪表的校验 408
15.7.1 传感器的校验 408
15.7.2 二次仪表的校验 408
15.9.2 成分分析仪器的校验设备 409
15.8 执行机构的校验 409
15.8.1 执行机构的校验方法 409
15.8.2 执行机构的校验设备 409
15.9 成分分析仪器的校验 409
15.9.1 成分分析仪器的校验方法 409
15.10 单回路调节器的调校 410
15.11 仪表校验用的新仪器设备 411
参考文献 412
16.1 基本原理 413
第四篇 测量流量的节流装置和控制阀的计算 413
第16章 节流装置计算 413
16.1.2 雷诺数 414
16.1.1 流量的概念 414
16.1.3 流体的流动状态 415
16.1.5 流体的密度 416
16.1.4 等熵指数 416
16.1.6 湿度 417
16.1.7 流体的粘度 418
16.2.1 标准节流装置的取压方式 419
16.1.8 气体的压缩系数 419
16.2 标准节流装置 419
16.2.2 标准节流装置使用的极限 420
16.2.3 测量和计算方法 421
16.3.1 双重孔板 427
16.3 非标准节流装置 427
16.3.2 弦月孔板(圆缺孔板) 433
16.3.3 四分之一圆喷嘴 440
16.3.4 小管径孔板 443
16.3.5 端头孔板 445
16.3.6 节流装置计算咨询书 447
附录16.1 通用资料 453
附录16.2 常用物质理化性质数据 458
参考文献 482
17.1.2 计算公式 483
第17章 直接安装在管道上的流量计的计算 483
17.1 转子流量计 483
17.1.1 原理及结构 483
17.1.3 不同测量介质的换算方法 484
17.1.5 计算示例 485
17.1.4 金属管转子流量计 485
17.2.1 原理和结构 487
17.2 均速管流量计 487
17.3.1 原理及结构 488
17.2.2 计算公式 488
17.2.3 计算示例 488
17.3 涡街流量计 488
17.3.2 计算公式 490
17.3.3 计算示例 491
17.4 电磁流量计 492
17.4.1 原理和结构 493
17.4.2 计算公式 494
参考文献 495
17.4.3 计算示例 495
18.1.3 阻塞流 496
第18章 控制阀的计算 496
18.1 控制阀计算的基础知识 496
18.1.1 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和流量方程式 496
18.1.2 流量系数的定义 496
18.1.4 压力恢复和压力恢复系数FL 497
18.1.6 控制阀的可调比 498
18.1.5 空化、闪蒸和汽蚀 498
18.2.1 理想流量特性 499
18.2 控制阀的流量特性 499
18.2.2 工作流量特性 501
18.3.1 控制阀流量系数Kv值的计算 504
18.3 控制阀口径的计算 504
18.3.3 控制阀口径计算、选定的几点说明 508
18.3.2 控制阀口径的选定 508
18.4.1 控制阀操作推力的计算 512
18.4 控制阀的操作推力和力矩的计算 512
18.4.2 控制阀操作力矩的计算 513
18.4.3 执行机构的输出力和力矩的计算 515
18.5 控制阀计算书的格式 516
18.4.4 控制阀的允许压差 516
18.5.1 控制阀计算设计任务委托书格式 517
18.5.2 液体用控制阀计算书格式 518
18.5.3 气体用控制阀计算书格式 520
18.5.4 蒸气用控制阀计算书格式 522
18.6.1 控制阀计算设计任务委托书示例 524
18.6 控制阀计算示例 524
18.6.2 液体用控制阀计算示例 525
18.6.3 气体用控制阀计算示例 527
18.6.4 蒸气用控制阀计算示例 529
附录18.1 常用数据 531
附录18.2 噪声预估 544
参考文献 546
19.1.2 磨矿分级过程的控制系统 547
第五篇 钢铁企业生产过程典型的检测和控制系统 547
第19章 选矿和烧结生产过程的检测和控制系统 547
19.1 选矿生产过程的检测和控制系统 547
19.1.1 概述 547
19.1.3 选矿生产过程的控制系统 552
19.2.2 配料控制系统 555
19.1.4 国外选矿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555
19.2 烧结生产过程的检测和控制系统 555
19.2.1 概述 555
19.2.3 返矿平衡控制系统 558
19.2.4 混合料添加水控制系统 559
19.2.5 混合料槽料位控制 561
19.2.6 铺底料槽料位控制系统 562
19.2.7 烧结层厚控制系统 563
19.2.8 点火炉燃气压力控制系统 564
19.2.9 点火炉燃烧控制系统 565
19.2.10 烧结终点(BTP)控制系统 566
参考文献 567
20.1.2 煤的定量给料控制系统 568
第20章 备煤、炼焦、煤气净化及化成品生产过程的控制系统 568
20.1 备煤及炼焦过程的控制系统 568
20.1.1 概述 568
20.1.4 成型煤加水、加粘结剂控制系统 569
20.1.3 成型煤反压力检测控制系统 569
20.1.5 焦炉加热控制系统 570
20.1.7 干熄焦余热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 573
20.1.6 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系统 573
20.2.2 煤气输送装置焦油氨水分离槽界面控制系统 574
20.2 煤气净化过程的控制系统 574
20.2.1 概述 574
20.2.3 煤气输送装置排送机前吸力控制系统 575
20.2.4 硫铵装置热风炉燃烧控制系统 576
20.2.6 氨水蒸馏装置蒸氨塔的控制系统 577
20.2.5 酚萃取装置萃取塔界面控制系统 577
20.2.7 粗苯蒸馏装置管式加热炉的控制系统 578
20.3.2 苯加氢装置吸附塔的控制系统 580
20.3 化学产品精制过程的控制系统 580
20.3.1 概述 580
20.3.3 沥青焦装置联合塔的控制系统 581
20.3.4 沥青焦装置管式加热炉的控制系统 582
参考文献 583
20.3.5 沥青焦装置焚化炉和废热锅炉的控制系统 583
21.1.3 入回转窑的空气与煤气流量配比控制系统 585
第21章 耐火材料生产过程的控制系统 585
21.1 石灰石、白云石生产过程的控制系统 585
21.1.1 概述 585
21.1.2 入回转窑煤气总热量控制系统 585
21.2.2 隧道窑的控制系统 586
21.1.4 回转窑预热机下部气体温度控制系统 586
21.2 隧道窑的控制系统 586
21.2.1 概述 586
22.1.2 炉顶压力控制系统 588
第22章 高炉的过程检测和控制系统 588
22.1 高炉本体的控制系统 588
22.1.1 概述 588
22.1.3 炉顶均压控制系统 590
22.1.5 炉身冷却控制系统 591
22.1.4 炉顶洒水控制系统 591
22.1.6 风口漏水报警系统 594
22.2.2 送风湿度控制系统 595
22.2 热风炉的检测和控制系统 595
22.2.1 概述 595
22.2.3 送风温度控制系统 596
22.2.4 混合煤气控制系统 597
22.2.5 热风炉燃烧控制系统 598
22.3.2 文氏管洗涤器的水位控制系统 599
22.2.6 助燃风机出口压力控制系统 599
22.3 湿法煤气净化控制系统 599
22.3.1 概述 599
22.3.3 文氏管洗涤器压差控制系统 600
22.4.1 概述 601
22.4 高炉喷吹煤粉的控制系统 601
22.4.3 磨煤机负荷控制系统 602
22.4.2 制粉干燥炉和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系统 602
22.4.5 喷吹量控制系统 603
22.4.4 磨煤机前负压控制系统 603
22.4.6 喷煤安全联锁系统 605
22.5.2 主要检测和控制项目 606
22.5 高炉炉渣粒化设施的控制系统 606
22.5.1 INBA炉渣粒化设施工艺简介 606
第23章 高炉鼓风机及TRT的检测和控制系统 608
参考文献 608
23.1.1 概述 609
23.1 高炉鼓风机的控制系统 609
23.1.2 防喘振控制系统 610
23.1.6 定风量、定风压控制系统 612
23.1.3 防阻塞控制系统 612
23.1.4 风压保持控制系统 612
23.1.5 紧急放风减压控制系统 612
23.1.7 富氧量控制系统 613
23.1.9 安全联锁装置 614
23.1.8 脱湿设备的温度控制系统 614
23.2.2 TRT侧高炉炉压控制系统 616
23.2 TRT的控制系统 616
23.2.1 概述 616
23.2.4 紧急开放阀控制系统 619
23.2.3 透平转速、发电机负荷控制系统 619
23.2.5 轴封差压控制系统 620
参考文献 621
23.2.6 透平机安全联锁系统 621
24.1.2 顶吹供氧控制系统 624
第24章 炼钢过程的检测和控制系统 624
24.1 转炉的检测和控制系统 624
24.1.1 概述 624
24.1.3 底吹供气控制系统 628
24.1.4 副枪系统 629
24.1.6 炉口微差压及煤气回收的控制系统 630
24.1.5 氧枪与副枪的安全保护系统 630
24.2.1 电弧炉炼钢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634
24.1.7 汽包水位控制系统 634
24.2 电弧炉的检测与控制系统 634
24.2.2 电弧炉炼钢原料的称量与控制 636
24.2.3 电弧炉本体的检测与控制 637
24.2.4 电弧炉排烟与除尘系统的控制 641
24.2.5 电弧炉的计算机控制 642
24.3.1 概述 643
24.3 二次精炼过程的控制系统 643
24.3.3 钢包喷粉装置的喷粉罐压力控制系统 644
24.3.2 钢包吹氩气体流量控制系统 644
24.3.5 RH真空脱气驱动气体(氩或氮气)流量控制系统及冷却渍浸管的冷却气体(氮)流量控制系统 646
24.3.4 LF钢包精炼炉吹氩搅拌用氩气流量控制系统 646
24.3.6 RH真空室压力控制系统 647
24.3.7 RH蒸汽总管压力控制系统 648
24.3.9 真空室干燥预热控制系统 649
24.3.8 RH真空室加热燃烧控制系统 649
24.3.1 1IR-UT喷粉脱硫氩气流量控制系统 650
24.3.1 0RH-KTB氧枪氧流量控制系统 650
24.3.1 3IR-UT搅拌钢水用氩气流量控制系统 651
24.3.1 2IR-UT钢水升温用氧气流量控制系统 651
24.3.1 4IR-UT喷粉罐的压力及差压控制系统 653
25.1 概述 655
第25章 连铸机的控制系统 655
25.2.1 中间罐钢水液面控制系统 656
25.2 板坯连铸机的控制系统 656
25.2.2 结晶器钢水液面控制系统 657
25.2.3 连浇钢水接缝跟踪系统 662
25.2.4 二次冷却控制系统 663
25.2.5 二次冷却水总管压力控制系统 666
参考文献 667
26.1.2 炉温控制系统 668
第26章 加热炉的检测和控制系统 668
26.1 步进式加热炉的测控系统 668
26.1.1 概述 668
26.1.3 燃料燃烧控制系统 669
26.1.4 烟气中氧气和一氧化碳浓度控制系统 672
26.1.6 炉膛压力控制系统 673
26.1.5 空气压力控制系统 673
26.2.2 炉温燃烧控制系统 674
26.1.7 换热器温度过高保护 674
26.2 环形加热炉的测控系统 674
26.2.1 概述 674
26.2.3 燃料压力控制系统 676
26.2.5 热风压力控制系统 677
26.2.4 炉膛压力控制系统 677
26.2.8 重油粘度控制系统 678
26.2.6 热风温度控制及放散系统 678
26.2.7 烟道温度控制系统 678
27.1.2 酸洗液温度控制系统 680
第27章 冷轧带钢过程检测和控制系统 680
27.1 酸洗机组的测控系统 680
27.1.1 概述 680
27.1.3 热交换器漏酸控制系统 681
27.2.1 概述 682
27.1.4 新酸补充量控制系统 682
27.1.5 漂洗水量控制系统 682
27.2 冷连轧机的控制系统 682
27.3.2 退火过程的顺序控制和温度控制 684
27.2.2 乳化液喷射量控制系统 684
27.3 罩式退火炉的控制系统 684
27.3.1 概述 684
27.4.2 烘烤炉温度控制系统 686
27.4 连续彩色涂层机组的控制系统 686
27.4.1 概述 686
27.5.2 预热通道和无氧化预热段的温度、燃烧和压力控制系统 687
27.5 连续热镀锌机组的控制系统 687
27.5.1 概述 687
27.5.3 锌层厚度控制系统 688
27.6.1 概述 690
27.6 连续电镀锌机组的控制系统 690
27.6.2 电镀段锌溶解沉淀槽及电镀液循环槽液位、浓度、pH值和比重控制系统 691
27.7.1 概述 692
27.6.3 化学处理段气刀压力控制系统 692
27.7 连续退火机组的控制系统 692
27.7.2 加热室带钢温度和炉子温度控制系统 693
27.8.2 带钢对中和边缘控制系统 694
27.8 几种机械量的控制系统 694
27.8.1 概述 694
27.8.3 带钢板形(平直度)控制系统 701
28.2.2 实用性原则 707
第六篇 自动化仪表选型 707
第28章 绪论 707
28.1 仪表选型的重要意义 707
28.2 仪表选型的通用原则 707
28.2.1 可靠性原则 707
28.3 仪表选型工作对设计人员的要求 708
28.2.3 先进性原则 708
28.2.4 经济性原则 708
第29章 检测仪表选型 709
28.4 几种选型的具体方法 709
参考文献 709
29.1.2 温度检测仪表的分类 710
29.1 温度检测仪表 710
29.1.1 概述 710
29.1.4 各类测温仪表的特点 711
29.1.3 各种测温仪表的测量范围 711
29.1.5 各种测温仪表的选择 713
29.2.1 压力检测仪表的分类 724
29.2 压力检测仪表 724
29.2.2 各种压力检测仪表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725
29.2.3 压力检测仪表选用中的几点说明 729
29.2.4 直接作用压力调节器的选用 731
29.3.1 概述 733
29.3 流量测量仪表 733
29.3.3 差压式流量计 734
29.3.2 面积式流量计 734
29.3.4 动压头式流量计 737
29.3.6 容积式流量计 739
29.3.5 涡街流量计 739
29.3.9 超声波流量计 740
29.3.7 涡轮流量计 740
29.3.8 电磁流量计 740
29.3.1 1量热气体质量流量计 741
29.3.1 0质量流量计 741
29.3.1 2组合型流量计 742
29.3.1 5冲量流量计 743
29.3.1 3弯管流量计 743
29.3.1 4层流流量计 743
29.3.1 6常用流量计的选型 744
29.4.3 物位仪表的选用 745
29.4 物位检测仪表 745
29.4.1 物位检测仪表的分类 745
29.4.2 各类物位检测仪表的原理、特点与应用场合 745
29.4.4 物位仪表的选用说明 765
29.5 成分分析仪表 768
29.5.1 过程分析仪表的选型原则 768
29.5.2 各类分析仪的特点与适用场合 768
29.5.3 试样预处理系统 783
29.6 机械量检测仪表 785
29.6.1 带钢厚度测量仪 785
29.6.2 带钢镀层厚度测量仪 790
29.6.3 轧机辊缝测量仪 790
29.6.4 连铸机辊间距(辊缝)测量仪 793
29.6.5 转速测量仪表 794
29.6.6 轧制力测量仪 795
29.6.7 带钢张力计 798
29.6.8 压下率测量仪及延伸率测量仪 801
29.6.9 针孔探测仪 802
29.6.1 0冷轧带钢平直度仪(板形计) 803
29.6.1 1带钢测宽装置 805
29.6.1 2线径测量仪 808
29.6.1 3钢管无损检测装置 808
29.6.1 4称重装置 810
29.7 其他物理量检测仪表 812
29.7.1 矿浆浓度及粒度检测仪表 812
29.7.2 气体湿度与固体中的水分检测仪表 814
29.7.3 电磁量测量 818
参考文献 824
第30章 显示和调节仪表选型 825
30.1 概述 825
30.2.1 显示仪表的分类 826
30.2.2 电子自动平衡式显示记录仪 826
30.2 显示仪表 826
30.2.3 数字式显示仪表 829
30.2.4 屏幕显示器 831
30.2.5 仪表选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834
30.3 电动单元组合仪表 835
30.3.1 电动单元组合Ⅲ型仪表的型号命名 835
30.3.2 电动单元组合Ⅲ型仪表的基本特点 836
30.3.3 DDZ-Ⅲ型仪表使用中需考虑的问题 838
30.3.4 DDZ-Ⅲ型仪表的组合系统 838
30.3.5 DDZ-Ⅲ型仪表的品种规格及主要技术特性 838
30.3.6 DDZ-Ⅲ型仪表与DDZ-S型仪表的比较 839
30.3.7 DDZ-S系列仪表的特点 839
30.3.9 DDZ-S系列仪表系统构成图 841
30.3.10 DDZ-S系列仪表的品种规格及主要技术性能 841
30.3.8 DDZ-S系列仪表的应用 841
30.3.11 引进技术生产的变送器 844
30.3.12 调节器 850
参考文献 851
第31章 执行器的选型 852
31.1 调节阀的种类和特点 852
31.1.1 直通单座调节阀 852
31.1.2 直通双座调节阀 853
31.1.3 波纹管密封调节阀 853
31.1.4 隔膜调节阀 854
31.1.5 角形调节阀 855
31.1.6 三通调节阀 856
31.1.7 气动薄膜套筒调节阀 857
31.1.8 气动小流量调节阀 858
31.1.9 气动波纹管密封阀体分离调节阀 858
31.1.1 0气动偏心旋转调节阀 859
31.1.1 1气动薄膜低温调节阀 860
31.1.1 3蝶阀 861
31.1.1 2自力式压力调节阀 861
31.1.1 4电磁阀 864
31.1.1 5不平衡笼式调节阀 867
31.1.1 6气动V形调节球阀 867
31.1.1 7气动O形切断球阀 868
31.1.1 8液压快速切断阀 868
31.2 调节阀的选择原则 868
31.3 执行机构 869
31.3.1 气动执行机构 869
31.3.2 电动执行机构 874
31.3.3 电-液执行机构 879
32.1.1 DCS的基本概念 886
第32章 DCS、PLC可编程回路控制器的工程设计和系统选型 886
32.1 DCS(分散控制系统) 886
32.1.2 DCS的发展脉络 887
32.1.3 DCS的基本组成 888
32.1.4 DCS和PLC的主要区别 905
32.1.5 DCS的选型 906
32.1.6 工程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910
32.1.7 设计举例 912
32.2 PLC(可编程控制器) 914
32.2.1 PLC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组成 914
32.2.2 PLC的应用与系统选型 914
32.2.3 工程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915
32.3.1 概述 919
32.3.2 主要结构组成 919
32.3 可编程回路控制器 919
32.3.3 产品性能比较 920
32.3.4 系统软件组成 921
32.3.5 输入处理模块 921
32.3.6 输出处理模块 922
32.3.7 控制与运算模块 922
32.3.8 应用软件程序组态 922
32.3.9 可编程回路控制器的通讯功能 922
32.3.10 可编程回路控制器的使用 922
32.3.11 实例说明 923
第33章 现场总线 924
33.1 总论 924
33.2 现场总线的基本特点 924
33.3 现场总线的国际标准 924
33.3.1 国际标准的重要性 924
33.3.2 现场总线国际标准的状况 924
33.5 总线通信协议基本模型 926
33.5.1 TCP/IP 926
33.5.2 ISO7498标准的OSI 926
33.4 现场总线的分类 926
33.6 几种主要的现场总线 927
33.6.1 基金会现场总线FF 927
33.6.2 PROFIBUS 929
33.6.3 WorldFIP 931
33.6.4 LONVWORKS 932
33.6.5 CAN 933
33.6.7 HART 934
33.6.8 综合分析 934
33.6.6 P-Net 934
33.6.9 现场总线的具体应用 935
参考文献 937
部分仪表公司(厂)产品简介 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