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中国短篇白话小说发展概貌 1
一 “变文”——转变 2
二 “说话”与小说四家 4
三 话本小说的艺术特点 7
四 “三言”中宋人话本初辨 4
第一章 冯梦龙的进步文学观及其社会基础 21
第一节 冯梦龙的丰富著作及其进步文学观 21
第二节 明末资本主义经济对意识形态的促进作用 32
第二章 冯梦龙及其在民间文化搜集辑纂上的卓越贡献 36
第一节 神童秀才 五年禁考 36
第二节 三救风尘 青楼采风 38
第三节 悬文求歌 编纂文本 44
第四节 反阉变俗 清官殉国 51
第三章 “三言”所反映的市民文学特色 66
第一节 作品所反映的资本主义初期经济生活 66
第二节 商品社会中妇女典型的开放性与依附性 71
第三节 反映市民心理特征的民间习俗 75
第四节 通俗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 78
第四章 政治小说的历史认识价值 84
第一节 揭露贾似道奸臣误国 84
第二节 鞭笞严嵩父子陷害忠良 91
第三节 爱国情怀的悲喜剧 94
第四节 公案小说所反映的浮世百态 100
第五章 儒家伦理思想的宣扬 109
第一节 正面孝悌思想的歌颂 109
第二节 嫡庶争产矛盾 114
第三节 后母与前妻子的矛盾 118
第四节 婿与继子、赘婿间的矛盾 120
第五节 离乱中的悲欢离合 121
第六章 道家传说的哲理性和幻想性 124
第一节 张道陵收徒的考验 124
第二节 许真君镇妖故事 127
第三节 吕洞宾与黄龙斗法 130
第四节 陈抟华山隐逸 135
第七章 佛家禅戒与人性的冲突 140
第一节 梁武帝佞佛失国 140
第二节 佛家的善恶因果 145
第三节 友谊与轮回观念 149
第八章 婚俗与婚姻喜剧冲突 154
第一节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不错 154
第二节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不乱 159
第三节 “三难新郎”与“贵相贵婿” 164
第四节 义配与婚仪 171
第九章 妓女华章的艺术典型 176
第一节 杜十娘沉箱的悲剧美 176
第二节 玉堂春故事考实及其艺术美 180
第三节 “独占花魁”歌颂人的尊严 186
第十章 各种风俗描写的深厚文化底蕴 190
第一节 元宵、七夕背景下的爱侣情结 190
第二节 端午习俗中的人生际遇 197
第三节 八月十五钱塘江观潮 202
第四节 求子习俗及其悲喜剧 205
第五节 蚕丝生产与衣饰习俗 210
第十一章 民间故事题材与民间信仰 220
第一节 动物故事:猴、虎、狐 220
第二节 蛇女与龙女故事 223
第三节 少数民族风情 226
第四节 关于占卜祈禳等民间信仰 228
结束语 236
附:“三言”中的俗语、谚语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