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1.什么是人的心理现象? 1
2.心理学和职工的职业、工作、生活有什么关系? 2
3.在安全工作中为什么要研究人的心理因素? 3
4.什么是劳动安全心理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5
5.劳动安全心理学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6
6.在安全工作中怎样运用劳动安全心理学? 8
7.什么是工业心理学? 9
8.什么是行为科学,它和劳动安全心理学有什么关系? 12
9.什么是人类工效学,它和劳动安全心理学有什么关系? 13
10.什么是劳动安全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14
11.劳动安全心理学怎样对事故进行分析? 17
第二章 事故与心理学 19
12.什么是事故? 19
13.为什么有些企业领导和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 21
14.为什么会发生事故? 22
15.什么叫不安全状态,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24
16.什么叫不安全行为,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25
17.工作环境与工作性质对事故有什么影响? 26
18.机器、设备的设计和事故有什么关系? 29
19.个人因素和事故有什么关系? 30
20.什么叫“事故倾向性”理论? 33
21.在工伤事故分析中怎样确定和扩大样本含量? 35
22.高质量和完整的事故报表应包括哪些内容? 37
23.怎样对事故资料进行一般的分析? 38
24.怎样对个案事故进行分析? 44
25.什么叫KYT? 47
26.生物节律和安全有什么关系? 50
27.什么叫生活事件,生活事件对安全有什么影响? 55
28.怎样发现“易出事故的人”? 59
第三章 人的行为和安全对策 63
29.行为的实质是什么? 63
30.人的行为为什么会有个体差异? 65
31.人的行为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67
32.什么是与行为有关的事故模式,它有什么意义? 71
33.什么是“事故决策模式”? 73
34.什么是“以人为失误为主因的事故模式”? 76
35.什么是“事故顺序模式”? 77
36.影响个体安全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79
37.人的某些心理、生理特征对安全行为有什么影响? 80
38.人的反应时间和安全有什么关系? 83
39.操作者为什么会“违章作业”? 87
40.如何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 91
41.如何从人在发生事故时的心理状态来分析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 94
42.什么叫危险事件判定技术,它在安全工作中有什么作用? 96
43.怎样用危险事件判定技术分析不安全行为? 97
44.什么是行为控制图,怎样利用行为控制图评价安全措施的效果? 101
45.什么叫世界卫生组织神经行为功能核心测试组合方法? 104
46.什么叫神经行为评价系统? 106
47.什么叫人的可靠性研究,目前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 108
第四章 心理过程与安全 110
48.什么是心理过程? 110
49.人的感知觉与安全生产有何关系? 113
50.什么是注意,它和安全生产有什么关系? 114
51.“不注意”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对“不注意”应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116
52.什么是白日梦,它对安全的危害及防止办法有哪些? 118
53.什么是记忆,它和事故有什么关系? 119
54.什么是思维过程? 120
55.什么是定势,定势对人的思维活动有何影响? 122
56.人的情感过程与企业安全生产有何联系? 123
57.心境和安全有什么关系? 124
58.人的意志过程对安全生产有何影响? 126
59.人的意志品质有哪些,如何加强职工意志品质的培养? 127
第五章 个性心理特征与安全 129
60.什么是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与安全有什么关系? 129
61.什么是性格,性格和安全有什么关系? 130
62.具有哪些性格特征的人容易发生事故? 132
63.什么是气质? 133
64.什么是气质类型? 134
65.气质类型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有什么意义? 135
66.什么是能力,人的能力在生产过程中有什么差异? 136
67.怎样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不同职业所需的能力? 139
68.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怎样考虑能力的差异? 144
69.调动职工的工作应遵循哪些职业性向的原则? 146
第六章 劳动过程的心理与安全 148
70.劳动过程中有哪些有害因素,它们对人的心理状态有什么影响? 148
71.什么是作业疲劳? 149
72.引起作业疲劳的原因有哪些? 150
73.作业疲劳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152
74.什么是过劳,什么是厌烦? 154
75.什么样的轮班工作制更符合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156
76.怎样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158
77.什么样的工时制度最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防止事故? 160
78.什么是单调作业,单调作业可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 161
79.可采取哪些对策和措施防止单调作业所致的影响? 163
80.什么叫动作时间研究? 164
81.怎样使操作符合“动作经济原则”? 167
82.什么是工作丰富化,怎样实现工作丰富化? 168
83.什么是职业性紧张,引起职业性紧张的紧张因素有哪些? 169
84.职业性紧张对人体可产生哪些影响,如何缓解和消除职业性紧张? 172
第七章 作业环境的心理与安全 174
85.什么是环境,为什么要研究物理环境(特别是作业环境)对心理的影响? 174
86.什么是噪声,噪声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175
87.噪声对人的心理状态有什么影响? 178
88.怎样正确设计背景音乐? 179
89.振动对人的心理有哪些影响? 181
90.为什么在高温条件下工作比较容易发生事故? 182
91.最常用的热环境综合评价指标有哪些? 183
92.怎样计算人对热环境的主观感觉? 188
93.低温环境对健康和工效有什么影响? 189
94.怎样进行温度环境设计? 190
95.为什么说作业环境采光和照明对于减少生产事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92
96.怎样根据人的视觉特点来设计生产环境的照明? 193
97.色彩有哪些特性,对人的心理有什么影响? 196
98.怎样进行作业场所的色彩设计? 198
第八章 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心理学 202
99.安全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202
100.什么是态度,安全态度对安全生产有什么影响? 203
101.怎样使职工形成正确的安全态度? 205
102.在安全教育中要注意哪些心理效应? 206
103.怎样提高安全教育的效果? 208
104.安全培训有什么心理学意义? 210
105.什么是习惯,它与安全有什么关系? 211
106.如何培养职工的安全习惯? 212
107.什么是现代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213
108.在培训中怎样应用现代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215
109.根据心理学原理设计的安全培训方法常用的有哪几种? 216
110.怎样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开展群众性的安全宣传工作? 218
111.怎样通过奖惩做好安全工作? 220
112.什么是暗示心理,如何应用暗示技巧做好安全工作? 221
113.什么是从众心理,它在安全生产中有何作用? 223
114.怎样根据女职工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做好安全工作? 224
115.怎样进行职业适性测评? 225
116.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哪些条件,怎样进行特种作业人员选拔? 227
第九章 激励理论在安全工作上的应用 230
117.什么是激励? 230
118.什么是激励过程? 231
119.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为什么既要重视物质激励又要注重精神激励? 233
120.实施激励应注意哪些问题? 234
121.激励理论主要分为几类,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235
122.什么是“需要层次理论”? 236
123.如何应用“需要层次理论”指导安全工作? 238
124.什么是双因素理论,它对安全工作有何作用? 239
125.什么是强化理论? 241
126.应用强化理论进行企业安全管理应注意哪些问题? 243
127.什么是挫折理论? 244
128.如何协助职工消除挫折感? 246
129.什么是期望理论? 248
130.如何应用期望理论指导安全工作? 249
131.什么是公平理论,它对安全工作有何作用? 250
132.什么是群体的凝聚力,它与安全生产有什么关系? 252
133.什么是非正式群体,为什么要重视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253
134.士气对安全生产有什么影响,如何才能提高士气? 256
135.什么是人际关系,它对安全生产有什么影响? 257
136.改善上下级人际关系的途径有哪些? 258
137.在企业中应如何处理人际冲突? 260
138.什么是人际信息沟通,它对安全生产管理有何作用? 261
139.什么是企业的安全目标管理,应注意哪些心理因素? 262
第十章 心理测验与安全 266
140.什么叫心理测验? 266
141.在安全工作中应用心理测验的目的何在? 267
142.在安全工作中实施心理测验要注意哪些问题? 268
143.在安全工作中常用的心理测验有哪几种? 270
144.智力测验在职业选拔中有什么意义? 273
145.什么是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274
146.什么是机械能力性向测验? 276
147.什么是心理运动能力性向测验? 280
148.什么是机动车辆驾驶性向测验? 282
149.心理测验和事故率有什么关系? 283
150.心理测验有什么局限性? 287
附录一 与劳动安全心理有关的标准目录 291
附录二 心理量表 309
一、淡路元治郎内外向性格测验 309
二、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 311
三、自我评定焦虑量表 318
四、自我评定抑郁量表 320
五、A型行为类型评定 321
一、职业紧张的评定 324
附录三 行为测量 324
二、工作满意感的测量 325
三、应付策略的测量 326
四、群体凝聚力的测量 328
五、领导类型的自我测量 328
附录四 疲劳测定 333
一、疲劳主观感觉症状调查 333
二、数字广度测验 334
三、数字符号(编码)测验 335
四、简单思维活动测定 336
五、视觉分析器信息加工速度测验(兰多尔特环测验)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