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犯罪社会原因导论 1
第一章 从犯罪的刑罚学到刑罚犯罪学 1
第一节 前科学时代的犯罪与刑罚 1
第二节 犯罪的刑罚学 4
第三节 刑罚的犯罪学 7
第四节 刑罚的犯罪学的研究趣旨 10
第二章 犯罪社会原因研究的基本问题 14
第一节 犯罪的本质 14
第二节 犯罪社会原因的微观研究 15
第三节 犯罪社会原因的宏观研究 16
第四节 犯罪的条件 17
第五节 犯罪的社会对策 18
第三章 犯罪社会原因研究的经验性方法 20
第一节 犯罪社会原因理论建构的程序 20
第二节 犯罪调查的基本方法 21
第三节 犯罪研究的基本技术 23
第四节 犯罪现象表现形式与测量 25
第四章 犯罪的界定 30
第一节 犯罪界定的刑法学与犯罪学视角 30
第二节 犯罪的形成界定 32
第三节 犯罪的实质界定 36
第四节 犯罪的界定与刑事法学理论 45
第五节 犯罪的分类与结构 55
第二编 犯罪社会原因理论 60
第五章 19世纪犯罪社会原因理论 60
第一节 19世纪前、中期的犯罪社会原因思想 60
一、 凯特勒的犯罪统计学 60
二、 犯罪统计学的发展 62
第二节 19世纪末实证学派的犯罪社会原因理论 62
一、 犯罪三元论 63
二、 犯罪饱和论 65
三、 犯罪二元论 67
第三节 19世纪后期的犯罪社会原因理论 69
一、 犯罪模仿论 70
二、 社会失范论、犯罪功能论 72
第六章 20世纪犯罪社会原因理论之一——社会结构理论 79
第一节 社会解组理论 80
一、 社会解组理论概述 80
二、 帕克与伯吉斯的研究 81
三、 肖、麦凯的研究 84
第二节 紧张理论 87
一、 紧张理论概述 87
二、 社会反常理论 87
三、 相对剥夺理论 88
一、 文化越轨理论概述 89
第三节 文化越轨理论 89
二、 文化冲突理论 90
三、 暴力亚文化理论 91
四、 下层阶级文化理论 92
五、 少年犯罪亚文化理论 93
六、 不同机会理论 98
第七章 20世纪犯罪社会原因理论之二——社会化过程 103
第一节 社会学习理论 104
一、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04
二、 萨瑟兰的差异交往理论 107
三、 艾克斯的不同强化理论 110
四、 马茨阿的中立化技术理论 111
第二节 社会控制理论 114
一、 雷克利斯的渴制理论 114
二、 赫希的社会控制理论 117
第三节 标签理论 119
一、 贝克尔的标签理论 120
二、 利默特的标签理论 122
第八章 20世纪犯罪社会原因理论之三——冲突理论 127
第一节 保守的冲突理论 128
一、 达伦多夫的强制性协作组合理论 131
二、 沃尔德的利益群体冲突理论 133
三、 钱布利斯、塞德曼对刑事司法系统的分析 135
四、 昆尼之犯罪的社会现实理论 136
第二节 激进的冲突理论 138
一、 工具马克思主义 140
二、 结构马克思主义 142
三、 整合马克思主义 144
第一节 犯罪社会原因理论的特征 153
一、 犯罪社会原因理论的解析性 153
第九章 犯罪社会原因的理论架构 153
第三编 解读中国社会犯罪的化解阻断模式 153
二、 社会犯罪解析的复杂生 155
三、 犯罪社会原因理论的深刻片面性 156
四、 现代美国犯罪社会原因三大理论的特性 159
第二节 犯罪社会原因的研究范式 163
一、 变量等级 164
二、 分析轴 171
三、 经验与思辨 181
第三节 默顿的社会反常理论 186
一、 社会反常理论概要 186
二、 社会反常理论简评 195
第四节 化解阻断模式 200
一、 化解阻断模式概要 200
二、 化解阻断模式与社会反常理论 205
第一节 转型期中国社会犯罪率的明显增长 211
第十章 犯罪率增长的社会结构分析 211
一、 社会转型初期(1978-1987) 212
二、 社会转型深化期(1988-现在) 218
第二节 中国社会转型与犯罪率的增长 224
一、 意识价值与犯罪率 225
二、 社会分层与犯罪率 237
三、 制度规范与犯罪率 248
第十一章 犯罪行为的个性社会生活剖析 261
第一节 关于量表 262
一、 目标 262
二、 现实 263
三、 合法方法 264
四、 违法成本 264
一、 犯罪类型的代表性 265
第二节 数据来源 265
二、 犯罪地区的代表性 266
三、 问卷答案的真实性 266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267
一、 目标项 267
二、 现实项 270
三、 合法方法项 273
四、 违法成本项 277
结语 283
术语索引 286
主要参考书目 294
英文前言 300
英文目录 302
后记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