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资本论 新时期科技经济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葛家理,延吉生著
  • 出 版 社: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0243058X
  • 页数:276 页
图书介绍:

绪言——智力资本论的研究目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1

一、研究目的 1

二、研究对象 1

三、研究内容 1

四、研究思路 2

五、研究方法 2

六、研究态度 2

第一篇 智力资本的新时代 3

第一章 世界将进入智力资本的新时代 3

第一节 世界将进入开发智力资源、形成智力资本的新时代 3

一、人类社会的三个资源开发阶段 3

二、世界经济将经历“两种资本”的新时代 4

第二节 智力资本时代引发的科技经济一体化的革命 5

一、新时代的科技经济一体化革命 5

二、新一代的经济技术革命将引起人类社会深刻的变革和飞跃发展 7

第三节 科技经济一体化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8

一、机遇 8

二、挑战 10

第二章 新时代经济理论与科技理论的变革与更新 11

第一节 新时代科技经济的特征 11

一、新时代科技经济的三个典型 11

二、新时代的经济大趋势 11

第二节 新时代发展要求科技学的更新 13

一、功能全局性 13

二、换代高速性 14

三、社会互动性 14

四、交叉拓展性 14

五、聚焦突破性 14

六、产业效益性 14

七、经营风险性 15

八、资源双重性 15

第三节 新时代科技学的发展更新呼唤经济理论的变革 15

一、传统经济机制正在过渡和转变 15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呼唤着新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 18

第二篇 智力资本的基本理论 20

第三章 智力资源论 20

第一节 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 20

一、什么是智力资源 20

二、有关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 20

第二节 智力资源的辨识原理 22

一、资源过载辨识概念 22

二、智力资源吸取技术和投放技术 23

三、智力资源用户辨识原理 23

第三节 智力资源形成与集成 26

一、智力资源的形成 26

二、智力集成理论 26

第四节 现有智力资源挖掘的“知识发现仓库”原理 31

第四章 智力劳动论 33

第一节 劳动理论的深化是时代进步的需要 33

一、劳动对象不同 33

二、劳动性质不同 33

三、研究目的不同 33

四、研究范畴不同 33

五、研究方法不同 34

第二节 智力资本时代的劳动理论 34

一、有关劳动的基本概念 34

二、智力资本时代的劳动观 35

第三节 智力劳动的特殊属性 39

一、创造性 39

二、突变性 39

三、无形性 39

四、时效性 40

五、独立性 40

六、生命与非生命双重性 40

第四节 智力劳动的创造力原理 40

一、基本概念 40

二、创造力原理 41

第五节 智力劳动的度量理论(智力劳动生产力的生命周期理论) 43

一、研究目的 43

二、基本模型 43

三、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 44

四、模型运算得到的各种指标量 45

五、参数计算 47

第六节 智力劳动生产力的概率模型 47

第五章 智力价值论 49

第一节 新经济的“价值理论”需要重新认识 49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遗留下来的难题 49

二、现代各学派对新经济“价值观”的不同认识 50

三、劳动价值论需要再研究、再认识和再发展 51

第二节 智力资本时代价值理论的特点 52

一、时代性 52

二、共存性 52

三、兼容性 53

四、互动性 53

五、关联性 53

六、协调性 54

第三节 智力劳动的价值理论 55

一、物力资本的原创价值规律 55

二、智力资本的现代价值规律 56

第六章 智力资本论 59

第一节 智力资本的基本概念 59

一、什么是“智力资本” 59

二、智力资本的生长结构 59

第二节 智力资本第一规律——流通规律 60

一、货币资本流通模式及原创剩余价值形成规律 60

二、智力资本流通模式及现代超值价值形成规律 60

三、智力资本流通规律中得到的重要认知 62

第三节 智力资本第二规律——扩张规律 63

一、智力资本的周期性 63

二、智力资本的变异性 63

三、智力资本的扩张性 63

四、智力资本的再生性 63

五、智力资本的分叉性 64

第四节 智力资本第三规律——集成规律(智力、物力双重资本的优化集成) 64

一、单纯物力资本的C-D函数及其局限性 64

二、双重资本作用的集成规律 66

第五节 智力资本第四规律——分配规律 71

一、智力资本回报的分配原则 71

二、智力资本时代的分配模式 71

三、我国智力资本分配机制改革探讨 71

第七章 智力社会论 75

第一节 物力资本社会存在着固有的深刻矛盾 75

一、富人与穷人利益的矛盾 75

二、富国与穷国不平等的矛盾 75

三、人类与自然资源及生态争夺的矛盾 75

四、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错位的矛盾 76

五、人与社会制度的矛盾 77

第二节 智力资本社会雏形显露出的新趋势 77

一、智力资本社会雏形显露出来的新特点 77

二、智力资本社会雏形显示出新的发展趋势 79

三、智力资本社会雏形表现出的问题 80

四、简短结论 80

第三节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再认识 81

一、现代资本主义是“垂死的”吗 81

二、如何认识20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制度调整和改革试验 82

三、私有制既不是改革的灵丹妙药,也并非一无是处 84

第四节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化认识 84

一、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5

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三个深层次问题 85

第五节 智力资本社会的未来学展望与预测 86

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智力资本社会的实践证明了我国的发展潜力 86

二、智力资本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与预测 88

第三篇 智力资本经济学 91

第八章 智力技术论 91

第一节 21世纪技术的发展将达到一个新阶段 91

一、狭义物力技术论向广义智力技术论演化的新趋势 91

二、智力技术形成了人体延伸技术新体系 92

第二节 智力技术辨识原理 95

一、智力技术的含义 95

二、智力技术界定及分型 95

三、智力技术与物力技术特征之比较 96

四、智力技术的出现引起社会性的大变化、大更新 97

第三节 智力技术的创新原理 97

一、基本概念 97

二、理论创新体系 99

三、技术创新体系 99

四、制度创新体系 102

五、文化创新体系 102

第四节 智力技术的商业化原理 103

一、智力技术商业化过程链 103

二、智力技术商业化过程漏斗模式 103

三、智力技术商业化的集成作用 104

第五节 智力技术的扩散传递原理 105

一、智力技术的扩散形式 105

二、智力技术的传递模型 106

第六节 智力技术发展的跨越原理 111

一、问题的提出 111

二、世界各国跨越式发展的历史例证 112

三、后发国家在智力资本时代能否跨越发展赶上发达国家 112

四、中国能否以智力技术跨越来推动经济跨越发展 114

五、我国如何实施跨越式发展 119

第七节 智力技术的“创新预见学”原理 123

一、智力技术“创新预见学”的基本概念 123

二、智力技术“创新预见学”的基本理论 124

三、智力技术“创新预见学”的基本方法 128

四、智力技术创新预见的检验与评价 130

第八节 智力技术的产权保护原理 131

一、确保符合国际法规 131

二、完善国内法制建设 131

三、管理与发展知识产权领域的基础设施 132

四、保护所有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避免不正当竞争 132

五、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经济杠杆 132

六、培养和形成社会意识 132

第九章 智力产业论 133

第一节 智力产业的基本概念 133

一、产业的概念 133

二、双重产业观念 133

三、两种产业的转化过程 133

四、两种产业的结构模式 134

五、智力产业蓬勃发展的新趋势 135

第二节 智力产业化原理 136

一、智力高新科技产业 136

二、智力产业化环链模式 136

三、科技产业化的动力机制 138

四、实现科技产业化需优先考虑的因素 138

第三节 智力产业可靠性原理 139

一、智力产业化的特点 139

二、影响智力产业可靠性的因素 141

三、高新智力产业生产的可靠性设计方法 141

四、科技生产力的设计 143

五、智力产业的经济可靠性设计 144

第四节 智力产业孵化器原理 147

一、基本概念 147

二、智力产业孵化器的组织和结构 147

三、孵化器理论的发展历程 148

四、智力产业孵化器理论(智能集成优势孵化的三个规律) 149

五、孵化器的扩张理论 150

六、孵化器的管理理论 151

第五节 智力产业经营中的机遇控制论 152

一、基本概念 152

二、基本原理 153

三、机遇控制论的捕捉机遇模型(波浪理论) 154

四、多重机遇控制的控制协调器原理(G原理) 156

第六节 创新的智力文化产业 158

一、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 158

二、智力文化产业面临的矛盾和冲突 158

三、建设文化与科技互补互融的产业体系 160

第十章 智力商品论 162

第一节 智力商品 162

一、基本概念 162

二、基本形式 162

三、基本性质 162

第二节 智力商品市场论 164

一、智力资本时代出现两个平行市场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164

二、影响智力商品市场运行的因素 165

三、培育智力商品市场的基本法则 165

第三节 智力商品的非等价交换理论 166

一、智力商品的交换模式 166

二、智力商品的非定常、非等价交换规律 169

第四节 智力商品的价格发现理论和方法 169

一、智力商品价格发现理论 170

二、智力商品价格发现的模糊识别模式 171

第五节 智力商品的超循环扩张规律 174

一、智力商品的开循环流通图 174

二、智力商品流通的循环模式及规律 175

第十一章 智力社会的“人才-教育-科技-经济”互动发展论 177

第一节 概述 177

一、智力社会的TESTES互动发展论 177

二、双重TES社会互动论的基本理论 177

三、智力社会的协同作用原理 178

第二节 21世纪面对一场世界性“重新就业”的文明革命 180

一、世界性“21世纪劳动与重新就业的新文明革命”正在兴起 180

二、新文明革命的三个冲击波 180

第三节 智力教育学 182

一、教育将走向一个新阶段 182

二、智力教育学与创造力人才学 182

三、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182

四、智力教育学的基本理论 183

五、智力教育内容创新与改革 185

六、建立培养“有创造力人才”创新体系框架 187

第四节 智力人才学 188

一、人才的辨识原理 189

二、人才的聚集原理 190

三、人才再教育原理 191

四、人才三位一体使用原理 192

五、人才的激励共享原理 192

第四篇 智力资本战略学 194

第十二章 智力资本战略经济学 194

第一节 概述 194

一、基本概念 194

二、战略态势 194

三、战略环境 194

第二节 智力资本战略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195

一、突破跨越理论 195

二、双赢互利理论 196

三、模式安全理论 199

四、风险控制理论 206

第十三章 我国科技经济一体化战略应用 220

第一节 我国智力科技战略取得的成就与传统特色 220

一、震撼性 220

二、针对性 220

三、自主性 220

四、有限性 220

五、创新性 221

第二节 我国高科技战略存在的问题 221

一、我国发展高科技存在差距 221

二、我国发展高科技存在的若干争议 226

第三节 我国智力科技经济一体化战略设计 227

一、战略框架 227

二、战略设计 228

第四节 我国发展高科技战略政策和管理改革建议 233

一、总体思想 233

二、领导管理方式改革 233

三、科技战略改革的内容 234

四、形成科学研究基地化和开放化的新模式 234

第十四章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战略应用 236

第一节 我国国有企业发展历程 236

一、我国计划经济企业体制形成阶段 236

二、我国企业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 237

三、我国国有大型控股企业集团建立阶段 237

四、我国国有企业向全球化、现代化迈进阶段 238

第二节 我国大型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的几个问题 238

一、“政控企业”与“市控企业”的性质定位问题 238

二、政府行为与商业行为的执行矛盾 240

三、改制企业中国家、集体与劳动者产权的分配问题 241

四、国企改革“全球经营、跨国上市、积极入世”的战略问题 242

五、改革速度与改革质量问题 243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战略经济理论研究 243

一、国有资产“民本结构产权论” 243

二、改制企业的“弹性边界识别论” 246

三、治理结构的“多元分离论” 252

第四节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初获成效(以石油行业为案例) 257

一、我国石油企业体制改革的历史与展望 257

二、中国巨型石油公司进入国际市场的现状分析 258

三、我国巨型石油企业全球化体制变革取得的成绩 258

四、国企深化改革若干深层次问题有待再研究 259

第五节 新时期我国国企深化改革展望 263

一、形成网络管理,深化现代化机制改革 263

二、促进风险整合,深化竞争战略经营改革 266

三、不断组织再造,深化全球化企业体制改革 272

参考文献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