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序言于润洋 1- 2
魔笛——骨笛■004- 10
东方大汶口文化的瓮缶与日月之祭■010- 11
中原仰韶文化的地画与乐器■012- 15
神奇的圆圈舞■016- 19
上卷vol.l神奇的音乐世界——远古三代秦汉的音乐一、中国音乐文明之源 003- 21
一种古老的乐器——铃与响铃■019- 21
二、中国礼乐制度的起源——龙山文化石磬和陶寺大墓的特磬与鼍鼓022- 28
三、夏乐探索——二里头文化的特磬与铜制大铃028- 31
四、狞厉可怖的美——商和周边各方国的音乐032- 50
五、旋律的胜利——金石之声的形成051- 58
郊野桑中春社图■059- 62
六、东周青铜器上的歌舞祭祀图 059- 69
辟雍灵台歌舞祀神图 ■062- 69
七、一座神奇的地下音乐厅——曾侯乙墓中室与东室070- 76
北方辽西的钟镈与义嘴陶埙■077- 78
北方白狄小国——中山王臖墓的钟磬■078- 80
三晋之音——太原金胜村大墓的钟磬 ■080- 83
三月不知肉味——齐国的韶乐与钟磬 ■083- 92
徐国的钟磬■092- 94
水乡之音——吴越的音乐■094- 97
浪漫绮丽的楚国巫音■097- 103
川西石棺葬文化的钟镈■103- 105
真秦之声 ■105- 109
八、周文化的传布与五彩缤纷的区域音乐文明 077- 109
沂南汉墓歌舞百戏图 ■110- 113
河南偃师西汉彩绘歌舞宴饮图 ■113- 114
风靡西汉社会的西王母祀乐图 ■114- 118
山东济南无影山歌舞百戏俑■118- 119
山东济宁杀人祭祀画像石■119- 121
九、虚幻神奇与现实人生的交叉——几幅难得的汉代歌舞宴饮与祀神图像 110- 124
歌舞祭祀釉陶楼■122- 124
十、别具特色的巴蜀荆楚之音 125- 136
十一、珍贵的岭南音乐宝藏——广州南越王墓的乐器 136- 142
滇西洱海的铜鼓与铜镈■143- 146
滇国的音乐与祭俗■147- 157
夜郎、勾甸的铜鼓■157- 160
西瓯——广西贵县罗泊湾墓的乐器与祭俗■161- 163
广西宁明花山骆越歌舞祭祀岩画■164- 167
十二、铜鼓文化的光辉创造——先秦两汉西南夷的音乐 143- 167
十三、上古中国与环太平洋音乐文化的联系 168- 174
中卷vol.l艺术的觉醒——三国魏晋六朝隋唐的音乐一、艺术的胜利——三国朱然墓宫廷歌舞宴饮漆画177- 181
二、气势、古拙——汉魏六朝的琴与琴乐 182- 188
三、三国魏晋青瓷罐上的歌舞祀神图像188- 196
四、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自漠北草原的乐声 197- 203
五、几幅珍贵的西凉奏乐图 203- 209
六、“曲有误,周郎顾”——邓县彩色画像砖墓音乐砖雕 210- 212
七、丝绸之路与佛陀妙音213- 238
八、盛世新声——隋唐贵族的音乐生活 239- 262
大曲■266- 271
小唱■271- 273
队舞■272- 277
杂剧 ■277- 280
从宫廷到市井——晚唐五代宋元明清的音乐一、一份古老的节目单265- 280
渤海■281- 281
二、白山黑水之歌——渤海、契丹的音乐 281- 288
契丹—辽■281- 288
三、戏曲的正式诞生——从金院本到元杂剧 289- 297
四、西藏高原的音乐明珠——古格王国的歌舞祭祀壁画 298- 305
明代的宫廷音乐■306- 317
明代俗乐的繁盛■318- 332
清代的宫廷音乐■332- 357
五、从宫廷到市井306- 364
清代俗乐的勃兴■358- 364
六、意境、情趣与韵味的追求——宋元明清的琴与琴乐 365- 371
七、粗犷质朴之美——明清南方少数民族音乐 372- 380
八、与亚欧各国音乐文化联系的加强 381- 391
结语 392
后记 393
索引 395- 404
图片目录405- 427
附:上古中国重要出土乐器测音数据428- 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