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知识分子文化经验的审视与重构 8
1.1 知识分子的价值悬空与无根漂泊 9
1.2 知识分子的认同危机与灵魂变异 27
1.3 知识分子的精神救赎与意义重构 36
第二章 文学的地理维度与地域文化书写 56
2.1 边地世界:文化血脉与精神原乡 57
2.2 地理哲思:建构语言的乌托邦 68
2.3 心灵信仰:苦难承担与自我救赎 82
第三章 权力场域的社会观察与精神症候 92
3.1 好官主义与官场文学的写作常识 93
3.2 消费时代的心灵困境与人性的沉沦 104
3.3 新世纪官场小说的叙事误区 114
第四章 “文革”记忆的另类追述和文化反思 126
4.1 残酷青春:“文革”叙事的情爱视角 127
4.2 消费梦魇:“文革”叙事的时代体验 132
4.3 农业中国:“文革”叙事的乡村经验 143
第五章 生态书写的社会内涵与文学想象 153
5.1 走向繁荣的新世纪生态小说 154
5.2 新世纪生态小说的创作误区及其思考 165
5.3 新世纪生态小说的发展趋势 176
第六章 女性创作的生命体验与文化隐忧 183
6.1 走向社会:女性生存与自我突破 184
6.2 个体追问:精神内化与抗争韧性 192
6.3 性别消费:市场动力与表述逻辑 201
第七章 当代中国的文学批评与理想主义 212
7.1 女性的智慧与批评的理想 213
7.2 心灵的细节与存在的光芒 227
7.3 文学批评与学人精神图像 240
结语 248
附录一 文学是时代变迁与精神发现的通道——唐浩明访谈 251
附录二 还原知识分子的精神原生态——阎真访谈 262
附录三 “我在心里一直寻找一种家园感”——华海访谈 272
参考文献 282
后记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