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大趋势》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世雄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07817911
  • 页数:562 页
图书介绍:

目 录 1

引 言福建的崛起 1

一、福建的人文与自然资源 1

经济地理 1

自然资源 2

二、建国以后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概述 5

三年恢复时期 5

“一五”时期 8

“二五”、“三五”时期 11

“四五”、“五五”时期 13

“六五”时期 14

“七五”时期 15

中共十四大时期(1992—1997年) 16

三、跨世纪福建经济发展面临六大挑战 19

科技创新的挑战 19

经济发展模式弱质的挑战 20

“5+2”的挑战 21

闽台经济合作的挑战 23

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挑战 25

投资环境弱化的挑战 26

四、21世纪福建发展的十大趋势 28

从国营经济为主走向以民营经济为主 28

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29

从对敌斗争前线走向对外开放的前沿 31

闽台经济交流与合作从民间走向官方 32

从劳动密集走向技术密集 32

从陆域走向海洋 34

从农村走向城市 35

从大政府走向小政府 36

从传统文明走向现代文明 38

从福建走向世界 39

第一章从国营经济为主走向民营经济为主 42

“三点要求”和“一点灵活” 42

所有制结构的演变 42

从必要补充到组成部分 45

国营经济发展态势 48

国有企业改革之路 50

对敌斗争前线,国家投资少 54

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 55

民营经济的崛起 56

民营经济的作用 56

民营经济的七个优点 58

民营经济的五大特征 59

民营经济的四大转变 60

投资主体多元化 61

刺桐大桥的BOT 62

国有资产运营机制 63

抓大放小 65

破产机制 68

宁德“身份股”改革 69

泉州41家国有企业被拍卖 70

瓷乡民营化 70

福达变柯达 71

三钢改革 73

成绩终究是过去,国有民营是方向 73

企业有危机,产品有末日 75

九洲商社“蛇吞象” 76

龙马集团多元化经营教训 77

发展、引导、监督和管理私营经济 79

无悔的选择 85

第二章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85

55位厂长经理联名要求“松绑” 8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五个阶段 90

看不见的“手” 90

市场经济三个基本原则 91

发展是硬道理不等于增长是硬道理 93

呼唤实质经济 94

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95

分配方式改革 98

勤劳致富、依法致富、合法经营 99

以地生财、滚动发展 100

启动房地产市场 104

技术信息市场 107

投资体制 108

金融市场与金融安全 109

对冲基金 111

上市公司 112

培育保险市场 114

发展中介组织 115

劳动力市场 116

商品市场的第三次浪潮 120

闽东商帮 122

改革粮食流通体制 123

服装城的“三步曲” 124

社会保障体制 127

开拓农村市场 128

发展闽货市场 129

维护市场秩序 131

2005年福建将建立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 133

经济体制 133

第三章从对敌斗争前线走向全面开放前沿 135

海峡两岸由对峙到缓和 135

特殊政策、灵活措施 135

“三来一补”起步、“三资企业”上路,成片 140

开发迈大步 140

福建在全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 143

闽东南——能否成为21世纪东亚最活跃的 145

地区之一 145

2000年福建外贸出口能否实现正增长 147

利用外资的特点 152

“八五”期间,福建利用外资能否实现零增长 154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福建的影响 157

金融危机的对策取向 159

改革外贸体制 160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外经人才队伍 162

“三项改革”措施的挑战 163

遏住劳务合作滑坡的势头 164

厦门自由港与象屿保税区 166

厦门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热点 169

融侨开发区 170

清蒙工业园 171

闽南第一“关” 172

龙海创汇农业 173

“9·8”洽谈会是福建开放史的见证 174

闽澳经贸合作 175

对外开放要上新水平 176

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 178

打击走私、维护经济安全 179

加强境外企业的管理和监督 181

1999年福建外贸无指标 182

第四章闽台经济交流与合作从民间走向官方 184

化敌为友——大蹬岛对台贸易区 184

闽台交往历史 185

闽台经贸合作态势 187

两岸交流中的“第一” 189

闽台关系十件大事 191

台湾经济发展的条件 192

从“投石问路”到“扎根”战略 196

21世纪台商投资从“南进”转为“西进” 198

台商投资的“三角—四角—三角—二角”模式 200

保护台商合法权益 201

台湾出口趋势 202

台商对加强两岸经贸合作的期待 204

两岸直航成效大 206

厦门台资企业大发展 208

闽台农业合作 209

中小企业再度被肯定 210

新竹工业园的启示 212

台湾的新兴工业与福建的产业结构调整 215

闽台企业合作的五种模式 217

台商跨区兼并与福建企业改革 219

两岸只有一个红十字 221

闽台纺织服装业合作前景 221

台商在大陆人才本土化需求 223

“海基会”、“海协会”的功能与作用 224

两岸准官方会谈 226

台湾经济发展趋势与福建吸引台资的机遇 227

建立闽台自由贸易区 229

第五章从劳动密集走向技术密集 231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31

福建科技发展态势 232

“九五”福建科技发展目标 237

跨世纪福建省科技体制改革价值取向 240

调整产业结构 243

科教兴省 244

注重产品质量 246

推行标准化 249

ISO 9000不是梦 250

争创名牌 252

电子工业堪忧 253

福建的全国之最太少 254

民营科技的福音 255

星火计划的着重点 256

科技转化的三个条件 256

要让科学家、科技人员发财 259

借鉴广东发展科技的经验 261

知识升值 263

人口素质构成综合国力 264

“实达”人的追求 265

“万利达”现象 266

民族工业品牌——“南孚”电池 269

企业要成为开发的主体 270

点石成金 272

世界科技发展趋势 273

梦圆高新区 275

第六章从陆域走向海洋 277

福建历史是开发海洋的历史 277

“军事第一,经济第二” 278

福建省开发海洋的重点和优势 279

从陆域走向海洋的客观必然性 281

进军海洋的动员令 282

现代渔业、市场渔业 284

发展水产支柱产业 285

“臭鱼烂虾”与“香脆蛋白” 287

港口海运 288

临海工业 292

滨海旅游 296

海洋工业 297

海洋矿业 299

海岛开发 300

海洋能 301

海洋环境保护 302

海洋开发机制 303

海洋科技 305

九龙江河口(包括厦门港)经济区 306

三都澳经济区 308

湄州湾市 309

闽江河(港)口经济区(包括罗源湾) 312

第七章从农村走向城市 313

福建城市化等于全国平均水平 313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为农村城镇化提供坚实的 315

物质基础 315

20年城市建设成就 319

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327

人民生活 333

重点建设 334

农业产业化、现代化 335

农业发展的十大趋势 336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336

保留更多的“走马埭” 338

乡镇企业三分天下有其二 339

增产要增收 340

减轻农民负担 342

真扶贫、扶真贫——实行农户受益战略 343

做好农民工作 344

双十县(市)的思考 346

农民上网经营新时尚 347

乡镇企业一枝花 348

福安人口聚集工程 349

美岭人创业精神 350

马塘人的家园观 351

安海文化古镇新姿 353

石狮宽裕型小康 354

要想富,先修路 358

闽西新貌 359

加快山区发展 360

调整和优化山区经济结构 361

切实增加对山区基础设施的投入 362

山区社会事业薄弱 363

山海协作,对口帮扶 364

“九五”和2010年城市规划建设,城市建设发展 365

目标 365

第八章从大政府走向小政府 372

小的是美好的 372

经济体制改革必然导致政治体制改革 375

《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是政府机构改革的理论 375

依据 375

国务院改革方案 377

地方政府的法律地位 380

约法三章 380

地方政府的改革目标 382

福建省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及步骤 383

改革政府运作方向 384

“小政府”就是简政放权 385

“小政府”的标志是职能转变 386

“小政府”得益于配套改革 388

制定指导性经济增长指标 390

依法治省 391

行政管理法制化 395

遏止公共权力腐败 396

官德建设 398

廉价政府 399

公共财政 400

政府采购制度 402

“三拍”工程的决策根源 403

政务公开 405

“小政府”根治乱收费 406

依法治税 407

“小政府”要为纳税人服务 409

加强审计 410

改革政府收入分配制度 412

“官在得人,不在员多” 413

干部制度新突破 414

干部四特点 416

城市政府职能是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 416

工程质量管理 418

保一方平安 419

石狮市“小政府、大社会”模式 421

第九章从传统文明走向现代文明 431

文化南移 431

文化纲领 432

民主与科学是世纪难题 433

“开眼看世界” 434

文化凝聚力 436

文化力的作用 437

人文与经济 440

社会主义理论创新 442

世界观的创新 445

政治文化 447

政治可持续发展 448

从人治走向法治 450

法治文明 452

信任“危机” 454

找回自信 455

求真务实 457

两个文明共同进步 458

创造文化精品 459

文化产业 459

现代化城市管理观念 462

城市名片 466

“110”联动 467

市场经济观念也是双刃剑 468

商业文化 469

企业家的荣辱 471

人口与经济 474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 476

村民变市民 477

勤政为民 478

青年志愿者 479

信息战 480

教育振兴 481

“两基”成效大 481

首席科学家制 485

敬业爱岗 486

道德重建 487

全球化与个体化 491

天人合一 492

第十章从福建走向世界 494

一、经济、科技、金融全球一体化态势 494

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主要特点 494

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原因 495

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实质 495

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后果 496

二、科技全球一体化的态势 499

中国曾是古代人类科技和经济的中心 499

意大利曾经是世界近代科技和经济的第一个中心 500

英国成为近代世界科技的第二个中心 501

法国是近代世界科技的第三个中心 501

德国是近代世界科技的第四个中心 502

美国是20世纪世界科技的第五个中心 502

中国能否成为21世纪世界科技的第六个中心 503

中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之一的可解性和几个问题 504

金融全球一体化的概念 505

三、金融全球一体化的态势 505

金融全球一体化的主要原因和基本条件 506

金融全球一体化的利弊 507

金融全球一体化的发展 508

中国面对金融全球一体化挑战 509

四、发挥侨港优势,福建省经济活跃在华人经济圈 511

五、台湾海峡关系缓和是福建走向世界的重要条件 520

六、1996—2010年福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综合 522

指标 522

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和廉政监督三个体制 524

市场经济体制 524

民主政治体制 525

廉政监督体制 527

加强农业基础 528

八、加强农业、交通能源通讯和教育科技三个基础 528

加强交通能源通信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基础建设 529

加强教育科技基础 530

九、实现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和人口素质三个优化 531

优化产业结构 531

优化生态环境 532

优化人口素质 533

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个纲领的基本要求作为系统工程构成全省工作的全局 534

经济纲领 534

文化纲领 535

政治纲领 535

十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发展市场经济与 536

防止腐败,领导与群众的三个关系 536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536

发展市场经济与防止腐败的关系 537

领导与群众的关系 538

十二、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子,建立“四个机制” 539

市场经济为主的运行机制 539

民营经济为主的所有制运作机制 539

外向型经济为主的运营机制 539

竞争上岗为主的用人机制 539

依法治省是福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内容 541

十三、依法治省的五个要素 541

依法治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542

依法治省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 543

依法治省是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543

依法治省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544

十四、提高外经外贸水平的六个要求 544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贸体制 544

引进项目 544

消化吸收创新 545

出口产品的技术档次和质量标准 545

夯实基础,加快发展(合理配置省情资源) 546

加快” 546

十五、确保福建省203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七个 546

合理利用外债 546

对外经贸多元化 546

发展知识经济,加快发展产业新高地 550

以规划为龙头,搞好街区、村镇建设,加快 551

城镇化步伐 551

扩大内需,拓展国内市场 552

分类指导、层次推进、山海协作、梯度发展,加快缩小差距、共同富裕的进程 553

建设海洋大省,加快发展海洋经济 556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经济安全,加快打压 556

泡沫经济 556

十六、论机遇 557

主要参考书目和资料来源 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