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1978 725
1950 冯雪峰 柳青的《种谷记》 725
1951 王西彦 一本血写的书——讲述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的故事 729
1951 王朝闻 读《虎龙英烈传》 739
1951 宋瑶 深刻认识志愿军出国作战的伟大意义——介绍邓超著的《震撼世界的朝鲜人民解放战争》 748
1951 范文澜 关于《中国通史简编》 751
1953 丁景唐 荣誉归于把一切献给党的英雄——读吴运铎同志《把一切献给党》后 764
1953 王利器 《水浒》与农民革命 772
1953 巴 人 关于《牛虻》 790
1953 周建人 介绍《达尔文主义基本原理》 805
1954 冯雪峰 论《保卫延安》 813
1954 老 舍 《红楼梦》并不是梦 839
1954 刘大杰 《儒林外史》与讽刺文学 844
1954 苍洱星 人定胜天——读《征服大自然》 855
1954 陈翰笙 黄绍湘著《美国简明史》 860
1954 茅 盾 邹韬奋和《大众生活》 866
1954 周祖谟 读《汉语语法常识》 869
1954 周祖谟 《新华字典》评介 875
1954 臧克家 撒尼族人民的叙事长诗——《阿诗玛》 881
1955 何浩容 介绍《原子能通俗讲话》 889
1955 宋振庭 一个青春的集体在建设里成长——苏联小说《勇敢》读后 894
1955 臧克家 李季的《生活之歌》 903
1956 华罗庚 《从杨辉三角谈起》写在前面 907
1956 杨荫浏 安和 琵琶古曲《夕阳箫鼓》 910
1956 吴 杨 蛤蟆是“天开辟地”的英雄吗?——评《奇怪的世界》 917
1956 郑文光 介绍几本通俗的天文学读物 921
1956 胡愈之 人民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介绍《韬奋文集》 925
1956 侯金镜 粗暴批评之一例——试谈《腥地》以及陈企霞对它的批评 930
1956 顾均正 推荐《我们周围的化学》 944
1957 朱光潜 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一些体会 948
1957 张天翼 关于莎菲女士 953
1957 林默涵 一篇引起争论的小说 967
1958 王西彦 读《山乡巨变》 979
1958 方 纪 一个有风格的作家——读孙犁同志的《白洋淀纪事》 989
1958 巴 人 谈小说《青春之歌》 1014
1958 刘导生 党使我们的青春发出光辉——读《青春之歌》 1023
1958 刘厚明 读《小黑马的故事》 1032
1958 陈伯吹 一篇心理的、幽默的、教育的童话作品——读《宝葫芦的秘密》 1038
1958 陈鸣树 社会主义的英雄史诗——评中篇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 1050
1958 邵荃麟 谈《王贵与李香香》 1057
1958 茅 盾 工人诗歌百首读后感 1059
1958 罗 荪 评《红日》 1064
1958 侯金镜 一部引人入胜的长篇小说——读《林海雪原》 1082
1958 郭沫若 《秋瑾史迹》序 1100
1959 马铁丁 动人心魂的长篇叙事诗——《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读后记 1102
1959 叶圣陶 读《野火春风斗古城》 1111
1959 冯 牧 探求新的生活的美——从艾芜的短篇集《夜归》谈起 1117
1959 刘大杰 关于《胡笳十八拍》 1129
1959 沈少周 评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纲要》 1142
1959 陈 原 巴黎公社英雄赞——读卢利耶的《巴黎公社活动家传略》 1151
1959 俞平伯 读新校正本《梦溪笔谈》 1160
1959 焦菊隐 谈《降龙伏虎》与《红旗谱》 1164
1960 老 舍 读了《娥并与桑洛》 1170
1960 茅 盾 谈李季的《杨高传》 1174
1960 袁定中 马汝珩 试评戴逸同志编著的《中国近代史稿》 1175
1961 吴 晗 《海瑞罢官》序 1190
1961 钱杏邨 关于《巴黎茶花女遗事》 1196
1961 黄秋耘 《山乡巨变》琐谈 1203
1962 李 侃 我读《中国历史小丛书》 1217
1962 李希凡 题材·思想·艺术——九六一年短篇小说述评 1225
1962 殷 白 读《红岩》 1241
1962 黄秋耘 介绍《荷花淀》 1253
1963 钱杏邨 《义勇军》——关于描写上海工人义勇军的小说 1257
1965 华罗庚 《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前言 1259
1972 梁漱溟 读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书后 1261
1973 梁漱溟 读《河上肇自传》 1263
1974 李何林 《狂人日记》讲解 1274
1974 梁漱溟 司马迁《史记》不可信 1286
1978 丁 玲 我读《东方》——给一个文学青年的信 1290
1978 巴 金 谈《春天里的秋天》 1295
1978 陈荒煤 《伤痕》也触动了文艺创作的伤痕 1302
1978 茅以升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前言 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