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绪论 中西语言论转向的现实景观 1
第一节 20世纪西方哲学与美学的转向 1
一 语言论转向中的西方哲学解释学 1
二 语言论转向中的西方美学与批评 9
第二节 中国美学与批评的解释学再叩问 13
一 80年代开始的我国当代文学美学的语言论转向 13
二 中国古典美学与批评史上的解释学传统 18
第三节 开拓当代解释学美学与批评的道路 24
一 问题的问题:对于解释学的首要性 24
二 文学美学的范式:构架、模型、范例 30
三 语言论变革提出的解释学美学课题 40
第一章 文学对话论 46
第一节 交流与对话的哲学解释学考察 47
一 马丁·布伯:人类面临的两种基本关系 49
二 哈贝马斯:交流与对话展示的新理性图景 51
三 伽达默尔:理解,本原对话的形式 55
四 交流与对话:社会历史实践 59
第二节 交流与对话的当代文学美学视野 62
一 复调式多声部的全面对话 63
二 接受美学:走向交流的当代趋向 73
三 从文学反应动力学到交往批评 80
四 对话批评的历史性出场 84
第三节 文学:一种对话与交流 90
一 文学始源于人类对话与交流 90
二 文学中的“主体——主体”关系 98
三 对话与交流的“我——你”关系 102
四 自由的“游戏交流” 105
第四节 “本文——读者”的交流与对话 108
一 本文——读者关系的凸现 108
二 文学的不对称交流方式的变异及其开放性 112
三 本文与读者:相互提问与回答 116
四 本文——读者间的相互作用和调节 119
第五节 文学的主体间性 123
一 西方当代主体性的“黄昏”与主体间性的出场 124
二 另一思路:巴赫金的美的主体间性 128
三 文学的主体间性的涵义及本质规定性 132
四 文学的主体间性的获得 138
第二章 文学阅读论 145
一 阅读进入文学本体 146
第一节 阅读:文学的本体存在 146
二 过程作为本质 153
三 演奏或游戏:阅读的创造本性 160
第二节 文学阅读中的“游移视点”与主体思维 166
一 文学阅读活动的序次性和本文视点 166
二 阅读活动中“游移视点”的运作 173
三 阅读中主体思维的自我分离与整合 185
第三节 文学阅读中的三级视野 192
一 文学阅读中的理解、阐释和应用 192
二 审美感知和理解的阅读视野 197
三 意义反思的阐释阅读视野 203
四 历史重建与集合的阅读视野 206
一 张力结构与接受度 213
第四节 文学阅读中的接受度与视野变化 213
二 相互作用的四种建构 220
三 文学阅读中期待视野的演变 224
第五节 文学阅读中的读者综合 233
一 阅读中的综合:被动见于主动 233
二 象象生象与想象的解释学循环 238
三 想象综合的上升运动及目标选择的自由性 244
第三章 文学意义论 250
第一节 当代解释学的意义观 250
一 理解与意义的语言性 250
二 当代解释学意义论的历史观 256
三 意义是对立中介的第三生成物 263
四 解释学循环与文学意义的范式观 268
一 作者中心论解释范式的实践运行 274
第二节 当代文学美学阐释范式的历史变革与实践运行 274
二 本文中心论解释范式的实践运行 284
三 读者中心论解释范式的实践运行 294
四 从解释学角度审视意义范式的历史变革 303
第三节 意义:文学实现的方式 307
一 本文世界:原意的探寻 307
二 读者世界:前理解与理解 314
三 本文世界与读者世界的视野融合 323
第四节 意义生成的象征——隐喻结构 329
一 两种话语的区分:科学话语与艺术话语 330
二 象征与隐喻的解释学意义资源 336
三 意义走向意味的象征——隐喻结构 348
第四章 文学空白论 355
第一节 阐释的多样性与艺术的未定形态 356
一 文学阐释的多样性现实 356
二 文学功能实现的逆向溯求 362
三 艺术世界的共性特征 368
第二节 意义空白与意义未定性的当代美学探讨 374
一 英伽登:未定之处与具体化 374
二 伊瑟尔:召唤结构与意义空白 385
三 空白与未定性的多重涵义 395
第三节 文学的空白与未定性 399
一 隐蔽与敞开的矛盾运动 399
二 审美感性生成的中介机制 406
三 建构最大的空白:意味世界 413
第四节 古代文学美学与批评中的空白与未定性 418
一 诗文化的独特的艺术把握途径 419
二 虚实隐显之间 422
三 体味的具体化方式 428
四 审美的浑融境界 432
五 走向无象之象 442
第五节 空白与未定性的终极根源 450
一 不可表达之物的确实存在 450
二 语言的局限性与掌握语言的局限性 453
三 在语言的漂移中传释 457
结语 463
参考书 467
后记 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