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蒋绍愚 1
前言 1
第一章 绪论 1
1.1 引言 1
1.2 语法化 2
1.3 句法理论框架 5
1.4 汉语的语序对语法标记的制约 6
1.5 汉语历史分期 8
1.6 历史语料的选择 10
第二章 判断词“是”产生的机制 12
2.1 引言 12
2.2 目前关于判断词“是”的来源和产生过程的研究状况 13
2.3 古今汉语判断句式的特点 16
2.4 “是”从指代词向判断词的语法化过程 17
2.4.1 指示代词“是”的篇章功能——回指的出现 17
2.4.2 直接诱发“是”语法化句法格式的建立 19
2.4.3 判断词“是”的诞生 23
2.5 判断词“是”的语法化对汉语语法的影响 27
2.6 先秦其他指示代词的不同发展方向 29
2.7 结语 31
第三章 疑问形式的类型学转变 33
3.1 引言 33
3.2 疑问和焦点 34
3.2.1 现代汉语的焦点标记“是” 34
3.2.2 疑问代词的特殊焦点性质 35
3.2.3 否定、强调与焦点 36
3.3.1 目前已有的各种解释 37
3.3 先秦汉语特殊语序的性质 37
3.3.2 决定语序变换的两个因素:焦点与附着 39
3.4 判断词“是”的出现对旧语序的影响 43
3.4.1 先秦汉语向中古汉语转化过程中两个语法变化的时间契合 43
3.4.2 “是”的语法化和判断句中疑问代词的语序 43
3.4.3 疑问代词在判断句中的使用频率差异及发展的不平衡性 46
3.5 焦点标记“是”对语序表示法的最后替代 47
3.5.1 判断词向焦点标记的发展 47
3.5.2 中古时期焦点标记“是”与疑问代词的共用 49
3.5.3 闽南方言中的疑问代词与焦点标记“是”共用的强制性 51
3.5.4 语序焦点表示法的淘汰 52
3.6 结语 52
第四章 动补结构的发展过程 54
4.1 引言 54
4.2 动补结构的判别标准 55
4.3 动补结构的类型及其发展初期的动、宾、补之间的语序限制 58
4.3.1 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 58
4.3.2 汉至南北朝时期动、宾、补之间的语义和语序限制 59
4.4 VCO 格式的动补结构的发展 61
4.4.1 古汉语中的多动共宾现象 61
4.4.2 VCO 格式的动补格式从先秦到汉的发展 62
4.5 VOC 式动补结构的发展 63
4.5.1 VOC 格式的起源 63
4.5.2 魏晋南北朝时期 VOC 格式的发展 64
4.5.3 隋、唐、五代的发展 64
4.5.4 动补结构在宋代的发展 66
4.5.5 元、明时期动补结构的发展 69
4.6 动补结构的发展对汉语句法体系的影响 71
4.7 动补结构语法化的机制 74
4.8 结语 78
第五章 动补结构的产生对汉语形态和构词法的影响 80
5.1 引言 80
5.2 动词形态标记的变化 80
5.3 新的动词构词法 84
5.4 使成曲折形式的消失 85
5.5 动词重叠式 89
5.6 谓语结构的有界化 94
5.7 现代汉语完成体的否定式的形成 97
5.8 结论 102
第六章 动补结构的产生对汉语句法发展的影响 104
6.1 引言 104
6.2 受事名词的语义特点和它们的重新分布 105
6.2.1 处置式产生的动因 105
6.2.2 新话题结构 108
6.2.3 受事名词的增加 109
6.2.4 动词拷贝结构 111
6.2.5 新结构在旧有语法体系中的产生途径 113
6.3 第一动词的语法化 116
6.3.1 处置式的语法标记 117
6.3.2 被动式语法标记 118
6.3.3 连字结构 121
6.3.4 比较句 122
6.4 有关的理论问题 123
第七章 汉语体标记的诞生 126
7.1 引言 126
7.2 以往对体标记产生原因的解释及存在的问题 127
7.2.1 结构类推说 127
7.2.2 词汇替代说 128
7.3 动补结构发展初期动词、补语和宾语三者之间的语序限制 130
7.3.1 动补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性 130
7.3.2 魏至宋时期动补结构的限制变化 133
7.4.1 却 135
7.4 指动补语的形态化过程 135
7.4.2 去 136
7.4.3 可能补语 137
7.4.4 指动补语形态化的特点 138
7.5 体标记“了、着、过”的产生过程 139
7.5.1 “了”的形态化过程 139
7.5.2 “过”的形态化过程 142
7.5.3 “着”的形态化过程 144
7.6.1 格式的类推 147
7.6 体标记的产生所带来的影响及有关的理论问题 147
7.6.2 体标记产生的条件 148
7.6.3 动补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性 149
7.7 结语 149
第八章 汉语动词重叠式产生的历史根据 151
8.1 引言 151
8.2 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的形式和功能 151
8.3 宋元之前并列动词的语法规律 152
8.3.1 古汉语的动词并列结构 152
8.3.2 动词并列结构与动词重叠式的不相容性 153
8.4 动词重叠式出现的条件 154
8.4.1 动补结构的发展 154
8.4.2 体标记系统的建立 155
8.5 结语 157
第九章 现代汉语谓语结构的有界性 158
9.1 引言 158
9.2 有界性成分的判别标准及其类型 161
9.3 十至十五世纪之间有界性成分的平行发展 162
9.4 谓语结构的有界化对汉语语法发展的影响 166
9.5 结语 168
第十章 现代汉语的句子组织信息原则形成的历史动因 170
10.1 引言 170
10.2 现代汉语句子组织信息的方式 171
10.2.1 “动作+结果”的组织原则 171
10.2.2 时间词的分布 171
10.2.3 “在”所引进的地点介词短语 172
10.2.4 给字短语的分布 173
10.2.5 到字短语 175
10.2.6 动词前后的形容词 176
10.3 句子层面的动补结构 177
10.3.1 “形容词+程度词语” 177
10.3.2 动词重叠式 177
10.3.3 “动+个+补”短语 178
10.3.4 组织信息的原则作用的层面 179
10.4 现代汉语信息组织原则的历史成因 180
10.4.1 语言系统和句法临摹 180
1O.4.2 “一个谓语中心+一个结果成分”的限制 183
10.4.3 有关的理论问题 184
10.5 结语 185
第十一章 汉语比较句结构的嬗变 186
11.1 引言 186
11.2 “于(於)”的失落及其句法后果 187
11.2.1 “比”向介词虚化的句法条件的建立 187
11.2.2 “比”的用法演化 189
11.2.3 “比”发展的不平衡性 192
11.3.1 宋代的“似”字比较句 194
11.3 形比句的解体与比较级和等同级合流 194
11.3.2 宋时形比句与等同级格式混同的原因 196
11.3.3 元代比动句向比较级格式的演化 196
11.3.4 “比”字结构在明代的最后建立 197
11.4 中心谓语之后“似”字短语的消失和“比”字结构的诞生 199
11.4.1 “似”字比较句解体的原因 199
11.4.2 比较级“似”字结构的最后消亡 201
11.4.4 “比”字结构的发展成熟 202
11.4.3 “比”字结构取代“似”字结构的原因 202
11.5 结语 204
第十二章 连字结构的语法化过程 206
12.1 现代汉语中的连字结构 206
12.2 程度标记“连”语法化的过程 208
12.2.1 十五世纪之前“连”的用法发展 208
12.2.2 连字结构的发展成熟 213
12.3 结论 215
13.2 现代汉语的动词拷贝结构 216
第十三章 汉语动词拷贝结构的演化过程 216
13.1 引言 216
13.3 动词拷贝结构产生的背景和条件 218
13.3.1 唐代及其以前 219
13.3.2 宋、元、明时期 220
13.4 动词拷贝结构的产生 223
13.5 动词拷贝结构的来源 225
13.6 结语 228
第十四章 现代汉语否定标记系统的形成 230
14.1 引言 230
14.2 “没”和“不”在现代汉语中的分工 231
14.2.1 两种基本的量和两个否定词的分工 231
14.2.2 谓语动词的有界化手段 233
14.3 句法结构的嬗变对谓语动词结构的影响 235
14.3.1 十五世纪之前汉语单句结构中的 X 位置 235
14.3.2 X 位置存在时期否定标记的位置 238
14.3.3 X 位置的消失对谓语结构的影响 239
14.4.1 汉魏到十五世纪之前汉语否定系统的特点 241
14.4 句法结构的改变与否定标记系统的调整 241
14.4.2 句法结构的改变对否定词的影响 242
14.4.3 体标记“过”的产生与“不曾”、“未曾”地位的削弱 244
14.5 “没”的语法化及其由名词否定向动词否定的扩展 246
14.5.1 “没”的发展过程 246
14.5.2 “没”语法化的句法环境和途径 250
14.5.3 促使动词“没”语法化的句法环境 250
14.5.4 “没”语法化的句法环境的历史证明 251
14.5.5 “没”语法化的几个伴随特征 252
14.5.6 新旧用法之间的关系 257
14.6 双重功能的否定标记“没”的形成与其进一步发展 257
14.6.1 动词性和名词性词语的双重否定标记“没”的出现 257
14.6.2 “没”取代“不曾”的原因 259
14.6.3 十七世纪至今“没”的功能调整 263
14.7 结语 265
第十五章 新兴问句“有没有+VP”产生的根据 267
15.1 引言 267
15.2 在当代汉语的发展 269
15.3 独特语法功能 273
15.4 历史发展过程 275
15.5 产生的认知基础 279
15.6 结语 281
第十六章 量词语法化的动因和过程 282
16.1 引言 282
16.2 中心动词之后谓词性成分的共性 283
16.3 介词短语的迁移 287
16.4 “如”字短语从中心动词之后的消失 291
16.5 时间词与宾语的换位 293
16.6 数量短语与宾语的换位及量词的语法化 296
16.7 促使中心动词之后谓词性成分变迁的因素 301
16.8 结语 304
第十七章 结构助词的兴替和“的”的语法化历程 305
17.1 引言 305
17.2 关于结构助词演变的各种探讨 306
17.3 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的句法空位以及“底”的出现 308
17.3.1 现代汉语中结构助词的使用规律 308
17.3.2 古汉语中结构助词使用的随意性 308
17.3.3 助词“底”的产生与发展 310
17.3.4 15世纪“的”的用法的发展成熟 312
17.4 “数+量+名”格式的建立对新结构助词的产生和功能的影响 314
17.4.1 现代汉语中结构助词“的”与量词的语法共性 314
17.4.2 结构助词“底(的)”与“数+量+名”的平行发展 315
17.4.3 “底”与“个”的长期竞争 317
17.4.4 现代南方方言中量词用如结构助词的现象 319
17.5 指示代词与结构助词的功能相似性与指代词“底”的语法化途径 319
17.5.1 指示代词和结构助词的语法共性 319
17.5.2 “之”、“底”和“个”的原指代用法 320
17.5.3 指代词“底”向助词的语法化途径 321
17.5.4 形成古今结构助词用法功能差别的原因 322
17.6 “底”与“地”合流的功能基础 323
17.7 结语 325
第十八章 量词系统的建立与复数标记“们”的发展 326
18.1 引言 326
18.2 “们”的产生过程 329
18.2.1 对复数“们”起源的各种假说及其所存在的问题 329
18.2.2 汉语方言的复数表达的多样化和复数“家”的语法化过程 330
18.2.3 复数标记“们”的语法化过程 332
18.2.4 复数“们”产生的历史背景 334
18.3 量词系统和“们”在历史上的相互制约关系 335
18.3.1 “们”在十五世纪之前的迅速发展 335
18.3.2 “数+名+们”结构没有出现的原因 337
18.3.3 量词系统的建立对“们”功能的影响 337
18.4 结语 339
19.1 引言 340
第十九章 指示代词与结构助词的共性及其历史关系 340
19.2 表示领有关系的指示代词 341
19.3 用作定语从句标记的指示代词 346
19.4 结构助词的原指代词用法及其向结构助词的演化 347
19.4.1 “底”原来的指代用法 347
19.4.2 “之”的结构助词用法 349
19.4.3 “个”的结构助词用法 349
19.4.4 “许”的结构助词用法 350
19.5.1 结构助词语法化的句法环境 351
19.5 关于结构助词语法化的理论问题 351
19.4.5 “这”和“那”向结构助词的发展趋势 351
19.5.2 结构助词语法化的机制——重新分析 352
19.5.3 语法化受制于当时的语言结构 353
19.5.4 一种语言的结构对语法化的影响 355
19.6 结语 355
第二十章 句法结构的嬗变对语法化的影响 357
20.1 引言 357
20.2 句法结构与语义的相宜性 358
20.3.1 十五世纪之前的句法结构概观和像义词所引进修饰语的句法位置 359
20.3 十五世纪之前的句法结构与像义词的语法化 359
20.3.2 汉代以前的副词和形容词词尾:“如”和“若” 362
20.3.3 宋、元、明时期的词尾:似、也似 363
20.3.4 十五世纪以前像义词语法化的机制 364
20.4 十五世纪以后的句法结构与像义词的发展方向的改变 369
20.4.1 第二谓语位置的消失和像义词的新发展方向 369
20.4.2 “像”发展的新方向 370
20.4.3 语法标记的历史层次及其功能调整 371
20.5 结语 373
第二十一章 时间的一维性对介词衍生的影响 375
21.1 引言 375
21.2 对介词语法特征的考察 375
21.3 时间一维性对动词句法特征的制约 379
21.4 介词与体标记的搭配 381
21.5 介词的语义范畴 384
21.6 时间特性对语言发展中词语替换现象的影响 385
21.6.1 引入受事介词的替换 385
21.6.2 引入施事介词的替换 387
21.6.3 引入工具的介词的词汇替换 388
21.7 介词和动词在构词方式上的差别 389
21.8 结语 390
第二十二章 诱发语法化的两个机制:类推和重新分析 392
22.1 引言 392
22.2 重新分析 392
22.3 类推 396
22.4 类推和重新分析作用的条件限制 400
参考文献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