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 1
绪论 1
§0-1 泥沙在生产上的作用 1
§0-2 泥沙运动 3
§0-3 泥沙运动学 5
第1章 泥沙的特性 7
§1-1 泥沙的颗粒特性 7
§1-2 泥沙的组合特性 12
§1-3 水(流体)的几个基本特性 26
第2章 沉速规律 30
§2-1 泥沙运动的规律 30
§2-2 沉速规律的意义 30
§2-3 测定沉速的条件 31
§2-4 浮沉现象 32
§2-5 球体沉速规律的力学基础 34
§2-6 沉速阻力系数的相似判据 36
§2-7 沉速判数和粒径判数 40
§2-8 介流区球体沉速公式 43
§2-9 非球体沉速公式(物体沉速一般公式) 46
§2-10 自然泥沙和人工块石的沉速 50
§2-11 瞬时沉速 56
§2-12 水析法与节析法的衔接 60
§2-13 泥沙分类命名 63
第3章 浑水特性 66
§3-1 细微颗粒的理化特性 66
§3-2 浑水的力学性质 71
§3-3 群体沉速 79
§3-4 均匀群体沉速的基本规律 86
§3-5 组合群体沉速公式 93
§3-6 含沙率对孔口和堰流流量系数的影响 96
第4章 水流运动 99
Ⅰ.水流的内部结构 99
§4-1 水流的紊动 99
§4-2 紊流的力学性质 101
§4-3 流速的脉动 106
§4-4 副流 110
§4-5 螺旋流的成因 112
§4-6 副流与冲淤的关系 120
Ⅱ.流速 121
§4-7 平均流速 121
§4-8 动床的糙率 124
§4-9 作用流速 129
§4-10 幺速 130
§4-11 水流流态和流型的相似性判据 132
Ⅲ.异重流 135
§4-12 异重流的位置 136
§4-13 异重流的运动规律 137
§4-14 产生异重流的条件 141
§4-15 异重流的稳定性 142
§4-16 异重流的挟沙能力问题 144
第5章 挟动流速 146
§5-1 开动流速 146
§5-2 雨水的冲刷 147
§5-3 明渠泥沙的开动 148
§5-4 泥沙开动的水力过程 152
§5-5 开动流速与开动幺速的关系 153
§5-6 开动作用力和阻力 154
§5-7 阻力系数 155
§5-8 分子阻力系数 158
§5-9 基本规律中常数和指数的决定 161
§5-10 淤泥的孔隙率与开动幺速的关系 165
§5-11 泥沙开动流速实用公式 167
§5-12 倾斜河床上泥沙的开动流速 168
§5-13 扬动流速 170
§5-14 止动流速 172
§5-15 开动幺速、扬动幺速、止动幺速的相互关系 177
第6章 挟沙能力 182
§6-1 挟沙水流 182
§6-2 挟动现象 182
§6-3 含沙量与挟沙能力的概念 186
§6-4 挟沙能力与水流幺速的关系 188
§6-5 渠段挟沙能力的变化与局部冲淤的关系 191
§6-6 探索挟沙能力基本规律的途径 193
§6-7 合沙量的分布 194
§6-8 影响挟沙能力的因素 200
§6-9 变量的相关分析 204
§6-10 回归方程式 206
§6-11 挟沙能力的基本公式 207
§6-12 常数和指数的决定 208
§6-13 挟动幺速 212
§6-14 指数n值 212
§6-15 挟沙能力公式中沉速指数的验证 214
§6-16 挟沙系数 218
§6-17 缺乏资料时挟动幺速和挟沙系数的估计 223
§6-18 挟动流速与含沙量的关系 226
§6-19 挟沙能力的一般公式 227
§6-20 不淤挟沙能力与不冲挟沙能力的图解决定法 229
§6-21 黄土渠道的不冲挟沙能力与不淤挟沙能力 233
第7章 泥沙问题 235
Ⅰ.平衡问题 236
§7-1 冲淤平衡(纵向平衡)问题 236
§7-2 冲淤调度计算 241
§7-3 稳定渠道的断面形状和侧坡问题——断面平衡问题 243
§7-4 河流的摆动——平面稳定问题 246
§7-5 稳定河渠的设计方法 254
Ⅱ.引水分沙问题 259
§7-6 直河段引水的泥沙运动 259
§7-7 河弯引水的泥沙运动 261
§7-8 水面导流 262
§7-9 水底导流 264
§7-10 沉沙池 266
§7-11 冲刷和冲刷平衡 270
Ⅲ.冲刷问题 270
§7-12 全面冲刷 271
§7-13 局部冲刷 272
Ⅳ.淤积问题 273
§7-14 淤积和淤积平衡 273
§7-15 全面淤积 275
§7-16 局部淤积 278
第8章 模型试验 283
§8-1 模型试验的意义 283
§8-2 模型的种类 283
§8-3 系列模型的设计原理 285
§8-4 系列模型比尺的限度 289
§8-5 淤积问题的试验实例 290
§8-6 冲刷问题的试验实例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