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清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永清县志办公室编
  • 出 版 社: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202027895
  • 页数:661 页
图书介绍:

凡例 1

概述 2

大事记 7

第一编 政区建置 26

第一章 政区建置 26

第一节 境域位置 26

第二节 境域变化 26

第三节 行政区划 27

第二章 建置沿革 29

第三章 城镇乡村 30

第一节 县城 30

第二节 乡镇 33

第三节 村庄 39

第二编 自然环境 51

第一章 地质 51

第一节 地层 51

第二节 地质构造与岩浆岩 52

第三节 地质发展演变历史 53

第二章 地貌 55

第一节 地貌形态分区 55

第二节 地貌演化与形成史 55

第三章 矿产 56

第一节 地热资源 56

第四章 气候 物候 57

第一节 气候 57

第二节 石油天然气 57

第二节 物候 61

第五章 水文 63

第一节 地表水 63

第二节 地下水 63

第六章 土壤 植被 63

第一节 土壤类型及分布 63

第二节 各类土壤的性态特征及分布 64

第三节 各类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69

第四节 土壤养分 70

第五节 植被 71

第七章 自然资源 71

第一节 土地资源 71

第二节 水资源 72

第三节 生物资源 75

第八章 自然灾害 76

第一节 旱、涝灾害 76

第四节 震灾 80

第三节 虫灾 80

第二节 冰雹 80

第五节 风灾 81

第三编 人口 82

第一章 人口变化与分布 82

第一节 人口数量与变化 82

第二节 人口分布与密度 84

第二章 人口构成 84

第一节 民族构成 84

第二节 性别构成 85

第三节 年龄构成 86

第四节 行业、职业构成 87

第五节 姓氏构成 88

第三章 人口与社会 89

第一节 人口与耕地 89

第一节 身体素质 90

第二节 文化素质 90

第四章 人口素质 90

第二节 人口与粮食 90

第五章 婚姻家庭 92

第一节 婚姻 92

第二节 家庭 93

第六章 人口控制 94

第一节 晚婚晚育 94

第二节 计划生育 94

第三节 优生优育 95

第一节 永定河治理 97

第一章 河流治理 97

第四编 水利 97

第二节 黄家河治理 101

第三节 北岸哑吧、碱河治理 101

第二章 防汛抗洪 102

第一节 防汛 102

第二节 抗洪 103

第三章 除涝治碱 104

第一节 除涝 104

第二节 治碱 106

第四章 农田灌溉 107

第一节 地上水灌溉 107

第二节 地下水灌溉 109

第五章 水利管理 112

第一节 管理组织 113

第二节 堤防管理 113

第三节 渠道及水利建筑物管理 114

第五节 地下水资源管理 115

第四节 机井管理 115

第六节 财务管理 116

第六章 县外施工 117

附 永定河小考 118

第五编 城乡建设 121

第一章 城区建设 121

第一节 公共建筑 121

第二节 市政建设 124

第三节 城区管理 126

第二节 农村建设 128

第二章 乡村建设 128

第一节 乡(镇)驻地建设 128

第三章 建筑业 129

第一节 建筑队伍 129

第二节 施工设备 130

第四章 房地产管理 130

第一节 房基地管理 130

第二节 房产管理 131

第一节 环境污染 132

第五章 环境保护 132

第二节 环境监测与治理 133

第三节 环境管理 134

第六章 城乡建设管理 13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35

第二节 城乡建设规划 135

第六编 交通、邮电 137

第一章 交通线路 137

第一节 土路 137

第二节 柏油路 139

第三节 水路 141

第四节 桥涵 141

第二章 运输 144

第一节 运输工具 144

第二节 客货运输 146

第三节 搬运装卸 14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49

第三章 交通管理 149

第四节 运输管理 149

第二节 公路养护 150

第四章 邮政 155

第一节 邮政机构 155

第二节 邮政网路 156

第三节 邮政业务 158

第五章 电信 160

第一节 电话 160

第二节 电报 161

第七编 能源利用 164

第一章 电力 164

第一节 供电设施 164

第二节 电力利用 166

第三节 电业管理 166

第二章 石油、天然气、地热 170

第一节 石油 170

第二节 天然气、地热 170

第三章 煤炭、液化气、汽油、柴油 171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172

第一节 封建生产关系 172

第八编 经济总情 172

第二节 减租减息 173

第三节 土地改革 174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 175

第五节 人民公社化 176

第六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78

第一节 建国前概况 179

第二章 经济发展概况 179

第二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180

第三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 180

第四节 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1958—1962年) 180

第五节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63—1965年) 181

第六节 第三、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1966—1975年) 181

第七节 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1976—1980年) 181

第九节 第七个五年计划前三年(1986—1988年) 182

第八节 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1981—1985年) 182

第三章 经济结构 184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184

第二节 产业结构 187

第三节 工农业内部结构 187

第九编 农业 190

第一章 综合农业区划 190

第二章 农具农机 192

第一节 农具 192

第二节 农业机械 193

第三节 农机管理 195

第四节 农机具科研 196

第三章 种植业 196

第一节 粮食作物 196

第二节 经济作物 197

第四章 农技农艺 198

第一节 耕作制度 198

第三节 蔬菜 198

第二节 平整土地 199

第三节 品种改良 200

第四节 栽培技术 202

第五节 肥料施用 203

第五章 农作物保护 203

第一节 植保机构 203

第二节 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204

第三节 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 205

第六章 林业 207

第一节 植树造林 208

第二节 果树栽培 211

第三节 林木保护 213

第四节 林业管理 214

第七章 畜禽水产 217

第一节 畜禽饲养 217

第二节 饲养管理 219

第三节 饲草饲料 220

第四节 畜禽疾病及防治 221

第五节 渔业 225

第八章 农业经济结构 225

第一节 农业生产结构 225

第二节 种植业内部结构 226

第三节 劳动力与土地生产率 226

第四节 农畜产品商品量与商品率 227

第六节 收益分配 228

第五节 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 228

第十编 乡镇企业 232

第一章 乡镇企业类型 232

第一节 乡镇办企业 232

第二节 村办企业 233

第三节 民营企业 233

第二章 乡镇企业结构 235

第一节 产业结构 235

第二节 技术机构 24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41

第三章 乡镇企业管理 241

第二节 管理体制 242

第四章 重点企业 244

第十一编 工业 251

第一章 工业所有制 251

第一节 个体手工业及私营工业 251

第二节 集体工业 252

第四节 全民企业 253

第三节 公私合营企业 253

第二章 工业经济结构 254

第一节 企业结构 254

第二节 行业结构 254

第三节 投资结构 255

第四节 技术结构 256

第五节 产品结构 257

第三章 工业门类 257

第一节 纺织工业 257

第二节 机械工业 258

第三节 化工工业 260

第四节 建材工业 261

第五节 酿造工业 262

第六节 木材加工工业 262

第七节 文化工艺用品工业 263

第八节 食品工业 263

第九节 服装制鞋工业 264

第十节 五金制造工业 264

第二节 企业管理体制演变 267

第四章 工业企业管理 267

第一节 工业管理体制 267

第三节 经济效益 268

第十二编 商业 270

第一章 商业体制 270

第一节 私营商业 270

第二节 国营商业 271

第三节 集体商业 271

第一节 商品购进 272

第二章 商品购销 272

第二节 商品销售 273

第三节 农副产品收购 274

第四节 废旧物资收购 275

第三章 物资销售管理 27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76

第二节 物资购销 276

第四章 饮食服务业 277

第一节 饮食业 277

第一节 粮油统购统销 278

第二节 服务业 278

第五章 粮油购销 278

第二节 粮油议购议销 281

第三节 粮油合同定购 282

第四节 粮油储运 283

第五节 粮油加工 284

第六章 集市贸易 287

第一节 集市 287

第一节 主要出口商品 288

第二节 物资交流会 288

第七章 对外贸易 288

第二节 外贸经营 290

第十三编 财政、税务、金融 291

第一章 财政 291

第一节 财政机构 291

第二节 财政体制 291

第三节 财政收入 292

第四节 财政支出 293

第五节 乡镇财政 294

第二章 税务 295

第一节 税务体制 295

第二节 赋税征收 295

第三章 金融保险 299

第一节 金融机构 299

第二节 货币 301

第三节 存款储蓄 303

第四节 信贷 305

第五节 保险 308

第六节 债券 309

第十四编 综合经济管理 310

第一章 劳动管理 310

第一节 用工制度 310

第二节 劳动工资 311

第三节 劳保福利 311

第四节 职工培训 312

第五节 知识青年下乡 313

第二章 物价管理 314

第一节 物价体制 314

第二节 物价演变 314

第三节 物价调整 315

第四节 物价检查 316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 316

第一节 市场管理 316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318

第三节 商标、广告、合同管理 319

第四节 个体工商业管理 320

第五节 机构 320

第四章 标准计量 321

第一节 计量制度 321

第二节 计量管理 322

第五章 审计 322

第二节 统计制度 323

第一节 机构 323

第六章 统计 323

第三节 统计调查与服务 325

第七章 计划管理 32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25

第二节 计划制定与实施 325

第八章 土地管理 326

第一节 土地资源 326

第二节 土地开发与保护 330

第三节 土地监察 333

第十五编 政党 33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永清县地方组织 335

第一节 组织发展 335

第二节 中共永清县委员会 337

第三节 党员代表大会 340

第四节 宣传教育 341

第五节 干部管理 344

第六节 纪律检查 346

第七节 统一战线 347

第八节 精神文明建设 348

第九节 党的中心工作 349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永清县地方组织 352

第十六编 社团 354

第一章 工人团体 354

第一节 组织沿革及代表大会 354

第二节 重要活动 355

第一节 农民抗日救国会 356

第二章 农民团体 356

第二节 贫下中农协会 357

第三章 青少年团体 357

第一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 357

第二节 青年抗日救国会、青年联合会 357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共产主义青年团 358

第四节 少年组织 359

第二节 妇女抗日救国会 360

第一节 妇女会 360

第四章 妇女团体 360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361

第五章 工商团体 362

第一节 商会、商联会 362

第二节 工商业联合会 363

第三节 个体工商业劳动者协会 363

第六章 科学技术团体 364

第一节 科学技术协会 364

第二节 科技文卫组织及学术团体 365

第一节 中苏友好协会 366

第七章 其他公益团体 366

第二节 老年人体育协会 367

第三节 计划生育协会 367

第四节 消费者协会 367

第八章 帮会 368

第一节 安清帮 368

第二节 先天道会 368

第四节 一贯道 369

第三节 普济佛教会 369

第十七编 政权政协 370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370

第一节 县议会 370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370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371

第四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73

第五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375

第六节 代表提案 376

第一节 县抗日民主政府 377

第二章 人民政府 377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 378

第三节 区(乡)人民政府 381

第三章 政务辑要 383

第一节 会议制度 383

第二节 政务活动 383

第三节 劳动人事 385

第四节 民政 387

第五节 信访 397

第六节 侨务 398

第七节 地名管理 398

第四章 人民政协 398

第一节 县政协代表会议 398

第二节 县政协常务委员会议 399

第三节 主要活动 400

第五章 旧政权 401

第一节 明、清永清县衙 401

第二节 民国永清县署 404

第三节 基层政权 405

第十八编 公安司法 406

第一章 封建、民国时期警政司法 406

第一节 封建时期警政司法 406

第二节 民国时期警政司法 407

第二章 人民公安 408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08

第二节 社会治安 409

第三节 刑事侦察 411

第四节 治安管理 413

第五节 监所管理 415

第六节 消防 415

第三章 人民检察 415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15

第二节 刑事检察 416

第三节 法纪检察 417

第四节 经济检察 417

第五节 监所检察 418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419

第四章 人民审判 420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20

第二节 审判制度 420

第三节 刑事审判 421

第四节 民事审判 421

第六节 告诉申诉 422

第七节 行政审判及执行 422

第五节 经济审判 422

第五章 人民司法 423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23

第二节 民事调解 423

第三节 法制宣传 424

第四节 律师事务 424

第五节 公证 425

第四节 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兵役制 426

第三节 义务兵役制 426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 426

第一节 招募兵役制 426

第十九编 军事 426

第一章 兵役制度 426

第五节 预备役 427

第二章 地方武装 427

第一节 民间武装 427

第二节 人民武装 428

第三章 民兵 432

第一节 组织建设 432

第二节 军事训练 432

第三节 政治教育 433

第四节 主要活动 433

第四章 驻军 435

第一节 国民党驻军 435

第二节 共产党驻军 436

第一节 直奉战事 437

第二节 抗日战事 437

第五章 重要战事 437

第三节 解放战事 441

第六章 日军暴行录 442

第二十编 教育 448

第一章 学校教育 448

第一节 县学 书院 私塾 448

第二节 幼儿园教育 449

第三节 小学教育 450

第四节 中学教育 451

第五节 中等专业学校 453

第六节 业余教育 455

第七节 成人教育 457

第二章 教师队伍 457

第一节 教师来源 457

第二节 教师素质 458

第三节 教师培训 460

第四节 教师待遇 461

第一节 教学研究 463

第三章 教育管理 463

第二节 教学管理 464

第三节 教学设施 465

第四节 教育经费 467

第五节 勤工俭学 468

第六节 校舍 469

附一 永清县里澜城小学概况 471

附二 存实中学考 473

第一节 科研单位 477

第二十一编 科学技术 477

第一章 科技组织 477

第二节 农业科技网络 478

第二章 科技队伍 478

第一节 专业科技队伍 478

第二节 群众性科技队伍 479

第三章 科技服务 479

第一节 科普宣传 479

第三节 科技咨询 480

第二节 科技情报 480

第四节 科技引进推广 481

第五节 科技成果 485

第四章 公益事业科学技术 487

第一节 气象测报 487

第二节 地震监测 488

第五章 科技管理 48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88

第二节 科研管理 488

第四节 科技下乡 489

第三节 科技人员管理 489

第二十二编 文化 491

第一章 戏曲、电影 491

第一节 戏曲 491

第二节 电影 498

第二章 群众文化 498

第一节 文学创作 498

第二节 民间文学 499

第三节 音乐曲艺 501

第四节 舞蹈杂耍 502

第五节 美术、书法、摄影 503

第六节 核雕、扎刻、剪纸 504

第七节 花会、灯展 505

第三章 报刊、发行 505

第一节 报刊 505

第二节 图书发行 506

第四章 广播电视 507

第一节 广播 507

第二节 电视 508

第五章 档案、图书 508

第一节 档案 508

第二节 图书 509

第六章 修志编史 510

第一节 修志 510

第一节 古遗址 511

第七章 文物、古迹 511

第二节 编史 511

第二节 陵墓 512

第三节 碑碣墓志 513

第四节 重要文物藏品 514

附 永清县古代诗文 515

第二十三编 卫生体育 521

第一章 预防 521

第一节 防疫、保健 521

第二节 公共卫生 527

第二章 医疗 530

第一节 医疗机构 530

第二节 医疗队伍 532

第三节 医疗技术 535

第四节 医疗制度 538

第五节 医疗行政管理 538

第三章 医药 539

第一节 药品生产与经营 539

第二节 药政管理 540

第四章 体育事业 541

第一节 体育管理 541

第二节 群众体育 542

第三节 学校体育 543

第四节 体育竞赛 544

第二十四编 民情、宗教 550

第一章 民情 550

第一节 乡里 550

第二节 居住 553

第三节 饮食 554

第四节 服饰 556

第五节 行路 557

第二章 风俗 557

第一节 人生礼仪 557

第二节 婚丧习俗 558

第三节 岁时习俗 560

第四节 陋习除治 562

第五节 良风美德 563

第一节 语音 569

第三章 方言 569

第二节 词汇 577

第三节 语法 579

第四节 歇后语 580

第二节 道教 581

第三节 基督教 581

第一节 佛教 581

第四章 宗教 581

第四节 天主教 583

第五节 伊斯兰教 584

第二十五编 人物 586

第一章 人物传 586

第二章 人物表 611

第三章 永清县革命烈士英名录 614

志补 651

后记 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