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新写实小说”的研究背景 1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6
第三节 研究视角和拟解决的基本问题 9
第四节 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13
第一章 20世纪80年代文学杂志的命运沉浮 17
第一节 文学杂志的性质 17
一 何为文学杂志 18
二 当代文学杂志性质的流变 20
第二节 1978—1984年:文学杂志的成长、繁荣期 24
一 文学杂志的繁荣的表征 24
二 文学杂志繁荣的成因 26
第三节 1985—1988年:文学杂志的改革、徘徊期 29
一 1985—1986年:文学杂志的徘徊 29
二 1987—1988年:改革中的危机 32
第四节 1989—1991年:文学杂志的调整、萎缩期 36
一 “治理整顿”与文学杂志的萎缩 37
二 作为“样板”的《人民文学》的命运 40
第二章 历史的契机:文学场域的分化与重组 43
第一节 何为“文学中心” 43
一 “文学”的概念 44
二 “文学中心”与“文学场” 46
第二节 北京:文学中心的确立与延续 47
一 权威性文学生产机构的确立 48
二 北京:文学中心地位的延续 52
第三节 上海:“传统”优势与“现代”竞争力 53
一 外国文学名著与“探索书系”的出版 54
二 对“寻根文学”与“先锋文学”的推动 55
三 “重写文学史”与通俗文学 57
第四节 南京:突进与占位的历史契机 60
一 “新时期”江苏文学的崛起 60
二 “新写实小说”的倡导与文学中心的位移 63
第三章 文学杂志与“文学思潮”:被策划的“新写实小说” 70
第一节 1988年的文学生态 71
一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 71
二 “通俗文学”与“报告文学” 73
第二节 选题策划:《钟山》与“新写实小说”的相遇 75
一 《钟山》的姿态与自我意识 76
二 王干:在北京和南京之间 79
第三节 内容策划:在市场占位与意识形态导向之间 83
一 《北京文学》:从“先锋性”到“主旋律” 84
二 《上海文学》:从“探索性”到“当代性” 86
三 《钟山》:游走于市场与意识形态之间 88
第四节 舆论支持:“众说纷纭”的“公共空间” 93
一 1988年:社会舆论与文学舆论的互动 94
二 议题设置与舆论的形成 96
三 在传媒之间:从“众说纷纭”到“定位一尊” 100
第四章 报刊之争与“新写实小说”作家的身份建构 106
第一节 “编者的话”:分裂的文本世界 107
一 《烦恼人生》的出世与命名 107
二 《风景》等后设“新写实小说”的差异性 110
第二节 《小说选刊》:研讨、转载与聚合 111
一 转载和聚合 112
二 被研讨的“新现实主义” 117
第三节 《钟山》及其周边:重构中的“混乱” 120
一 《钟山》“文讯”和“宣言”中的“新写实”作家 121
二 “大联展”中的“新写实”作家 124
第四节 剥离与定型:“经典”的诞生 126
一 文学批评对“新写实小说”作家的剥离 127
二 文学史的权力:定型和经典化 130
第五章 想象读者的方式:被文学杂志生产的读者 133
第一节 《钟山》读者意识的自觉 134
一 “新时期”文学与读者关系的演变 134
二 《钟山》读者意识的自觉 138
第二节 栏目设置与读者预想 140
一 《钟山》读者面向的历史条件 140
二 雅俗共赏:栏目设置中的读者预想 143
第三节 定价、装帧设计中的读者定位 154
一 杂志定价中的读者定位 154
二 装帧设计中的读者定位 158
第六章 文学生产与“文学思潮”:“新写实小说”的历史坐标 161
第一节 文学生产与“文学思潮” 161
一 “文学”与“思潮” 162
二 “文学思潮”的界定 163
三 文学生产与“文学思潮” 168
第二节 “文学思潮”之一:计划生产与文学产品 170
一 计划与市场:作为两种生产方式 170
二 从“伤痕—反思文学”到“改革文学”:转折期的计划生产 173
三 “寻根文学”与“先锋文学”:计划生产的延伸和变异 178
第三节 “文学思潮”之二:市场机制与“当代文学”的“转型” 184
一 “当代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的“转型” 184
二 “文学思潮”的生产与“当代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的“转型” 189
附录1 全国杂志出版情况统计 194
附录2 “新写实小说”代表作重读 195
参考文献 230
后记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