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一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1919—1923.12 1
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 13
成长中的中国无产阶级 21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8
北方吹来十月的风 36
划时代的“五四”爱国运动 4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52
问题与主义之争 60
空想社会主义的试验和失败 68
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 76
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 84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93
湘江之畔“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探索 100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出现 107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16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23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建立和活动 129
香港海员大罢工 137
安源路矿大罢工 145
京汉铁路大罢工 151
建党时期的农民运动 161
二 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1924.1—1927.8 171
国共合作政策的制定 180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185
黄埔建军气象新 192
平定商团叛乱 198
广东农民运动的兴起和农讲所的创办 204
北京政变与国民军的兴起 210
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 215
迎接中国革命高潮的中共四大 221
举世震惊的“五卅”惨案 226
威震南国的省港大罢工 233
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240
反帝爱国的关税自主运动 245
首都革命的发动 251
“民国最黑暗的一天” 257
反对西山会议派的斗争 263
戴季陶主义的出现及对它的批判 269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初步形成 275
云遮雾罩的中山舰事件 280
反共的“整理党务案”事件 285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289
汉浔人民扬眉吐气收回英租界 296
迁都之争与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 300
“一切权力归农会” 306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311
“四一二”反共政变 317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危害 325
马日事变及武汉政府日益向右 330
大革命的失败 336
三 波澜壮阔的十年土地革命战争 1927.8—1937.7 345
气贯长虹的武装反抗第一枪 357
挽救革命的八七会议 364
独具特色的秋收暴动 369
悲壮的广州起义 376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384
井冈山斗争——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 392
党和军队建设的里程碑——古田会议 403
红色区域的发展,中国革命的复兴 410
深入发展的土地革命 418
“左”倾冒险主义的出现 424
屡挫强敌的反“围剿”战争 431
“九·一八”事变与东北沦陷 437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 443
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斗争 452
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 460
气壮山河的万里长征 470
遵义会议——党的历史转折点 480
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486
“一二·九”爱国运动 494
抗日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 500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507
四 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1937.7—1945.8 515
芦沟桥事变 533
“八·一三”事变与全面抗战的展开 538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543
中共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 549
八路军的改编与挺进敌后 552
平型关大捷和华北敌后战场的开辟 556
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563
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573
新四军的建立与华中敌后战场的开辟 578
抗日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原则的确立 583
华南抗日游击区的开辟 588
坚持在白山黑水间的抗日健儿 592
毛泽东纵论持久战 599
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 604
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609
敌后军民艰苦的反“扫荡”斗争 615
内蒙古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 621
山西牺盟会与十二月事变 625
威武雄壮的百团大战 630
皖南事变 638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及其发展 645
自力更生的大生产运动 650
延安整风运动 655
抗日战争后期的正面战场 662
敌后解放区战场的局部反攻 671
中共关于联合政府主张的提出 676
八路军第三五九旅主力南下湘粤边 681
革命圣地延安的对外友好交往 685
团结与胜利的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 691
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 697
五 天翻地覆慨而慷 1945.8—1949.9 703
举世瞩目的重庆谈判 719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728
血染“联大”的“一二·一”运动 738
政治协商会议 744
全面内战爆发 754
山河同悲,沈崇被强奸案震撼全国 761
威武雄壮的战略防御 768
转战陕北,指点顽敌 775
千里跃进大别山 782
声势浩大的“第二条战线” 789
土地改革运动 796
实现历史性转折的十二月会议 804
辽沈战役 809
淮海战役 817
平津战役 825
迎接胜利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832
战犯求和 838
百万雄师过大江 846
挺进大西南 853
和平解放西藏 862
毛泽东挥笔批判白皮书 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