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什么是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史研究什么? 1
第一章 关于政治制度史的若干问题 1
第二节 关于近代国家的政体类型 4
第三节 走着曲折道路的中国政治制度 8
第四节 研究政治制度史的目的何在? 12
第二章 清末的“立宪”和“宪政” 16
第一节 清末君主立宪问题的提出 17
第二节 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制度“改革” 21
第三节 清末“立宪”问题辨析 28
第一节 湖北军政府和《鄂州约法》 32
第三章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 32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 35
第三节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2
第四章 袁世凯统治时期中国政治制度的变化 51
第一节 袁世凯摧毁民主共和制的准备 52
第二节 “内阁责任制”瓦解 56
第三节 武力威胁下的总统选举和回光返照的《天坛宪草》 59
第四节 《袁记约法》——《中华民国约法》的产生 62
第五节 袁世凯的帝制复辟与垮台 71
第六节 地方政权体系和军事警察系统 78
第五章 皖系、直系军阀控制北京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 85
第一节 皖系控制下的“民国”及黎段“府院之争” 86
第二节 “张勋复辟”和段祺瑞“再造共和” 94
第三节 “好人内阁”的垮台和曹锟上台的准备 98
第四节 “贿选总统”、“贿选宪法” 103
第五节 地方自治运动 105
第六章 临时执政府和军政府 113
第一节 临时执政府的形成与建制 114
第二节 奉张控制下的军政府 122
第七章 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 126
第一节 广州国民政府的建立与特点 127
第二节 广州国民政府的中央和地方机构 130
第三节 武汉国民政府的形成与建制 136
第四节 国民政府与国民革命军 143
第八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制度 148
第一节 孙中山“五权宪法论” 149
第二节 《训政纲领》和“政治会议” 152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央机构 156
第四节 国民党的组织系统及其党政关系 160
第五节 “国民会议”和《训政时期约法》 163
第六节 《五五宪草》和“还政于民” 168
第七节 地方政权体系和机构设置 172
第八节 军事制度和特务组织 175
九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色政权地区的政治制度 182
第一节 红色政权的诞生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84
第二节 红色政权的中央和地方政权机关 187
第三节 红色政权建设中的特点及其经验教训 192
第四节 红色政权下的军事制度 199
第十章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制度 202
第一节 国民党“总裁制”确立和“国防最高委员会”的设置 203
第二节 地方党政体制的变化 210
第三节 国民参政会 216
第四节 国统区的民主宪政运动 221
第十一章 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制度 232
第一节 抗日根据地“三三制”政权的形成 233
第二节 抗日根据地的各级政权机构 241
第三节 抗日根据地政权性质与作用 246
第十二章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制度 252
第一节 战后中国新政治体制的探求与失败 253
第十七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若干重要制度 257
第二节 “制宪国大”和《中华民国宪法》 261
第三节 “改组政府”和“行宪国大” 266
第四节 总统职权和“临时条款” 272
第十三章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政治制度 282
第一节 人民代表会议制的确立 283
第二节 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大行政区人民政府 286
第三节 内蒙古自治政府 290
第四节 人民军队的建设 293
第十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政治制度 299
第一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共同纲领》的制定 300
第二节 中央人民政府的建制 306
第三节 地方政权体系 310
第十五章 《五四宪法》后的中国政治制度 318
第一节 一届人大和《五四宪法》 319
第二节 中央和地方政权机构的设置与职权 325
第三节 宪法的修改和政权机构的演变 333
第十六章 对权力过分集中现象的改革 341
第一节 权力过分集中现象的早期表现与改革的尝试 342
第二节 权力过分集中现象的强化与改革的新措施 347
第一节 选举制度 357
第二节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364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71
第四节 监察制度 378
第五节 司法制度 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