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法则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2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德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市:企业管理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800016730
  • 页数:929 页
图书介绍:暂缺《领导法则》简介

目录(上卷) 3

第一篇古今中外话领导 3

第一章成功领导的必修课——领导科学概论 3

第一节领导科学ABC 3

一、什么是领导 3

二、领导不等于领导者 4

三、领导三要素 6

四、关于领导职能 6

五、关于领导方法 7

六、关于领导艺术 12

七、关于领导者素质 13

八、关于领导权威 14

九、关于组织结构和组织运行 14

十、关于领导效能 16

第二节现代领导科学的理论丛林 17

一、对人的假设 17

二、领导行为理论 20

三、领导权变理论 26

四、领导激励理论 32

五、领导决策理论 38

六、怀特和李皮特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 41

七、超凡魅力的领导理论 41

第三节领导科学的世界性影响 41

第二章挑战和展望——领导科学与新世纪 44

第一节未来社会的变化 44

一、科技革命 44

二、信息社会 45

三、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46

第二节领导环境的变化 46

一、组织的变化 47

二、政府与公司的关系的变化 48

三、工作的变化 49

第三节机遇和挑战 49

一、创新的领导者 49

二、重新创造公司 49

第四节重塑领导形象 53

一、未来新型的领导者 53

二、上层领导集体和未来决策 55

三、跨国公司的管理 56

一、领导科学发展趋势 59

第五节展望未来的领导科学 59

二、领导科学展望 60

第三章成功领导法则——国外领导艺术与方法溯源 63

第一节原始民主领导 63

第二节专制统治的萌芽与发展 64

一、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政治权术 69

二、中世纪的专制统治 69

第三节近代的反专制 74

一、大变动时期的政治及权力结构特点 74

二、分权与制衡 75

三、民主与铁腕 77

第四节现代民主领导科学的兴起 79

一、20世纪是“领导工作成为一门科学”的时代 80

二、当代领导活动发展的三大趋势 81

三、领导学的两个研究领域和两个发展方向 84

第五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领导科学的借鉴意义 87

一、科学的态度与方法 87

二、多角度多层次的借鉴 90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93

四、借鉴他人的借鉴 97

一、柏拉图 100

第六节外国名人论领导 100

二、亚里士多德 102

三、马基雅维利 105

四、培根 107

五、洛克 110

六、孟德斯鸠 112

七、卢梭 115

八、霍尔巴赫 117

九、彼得一世 119

十、拿破仑 120

十一、亨利·安托万·若米尼 122

十二、克劳塞维茨 123

十三、俾斯麦 126

十四、华盛顿 128

十五、杰斐逊 130

十六、麦迪逊 132

十七、林肯 134

十八、西奥多·罗斯福 136

十九、威尔逊 138

二十、富兰克林·罗斯福 139

二十一、尼克松 142

二十二、德鲁克 146

二十三、基辛格 148

二十四、布什 151

二十五、艾柯卡 152

二十六、罗素 154

二十七、丘吉尔 155

二十八、蒙哥马利 156

二十九、撒切尔 158

三十、戴高乐 159

三十一、莫内 162

三十二、德斯坦 164

三十三、密特朗 166

三十四、铁托 168

三十五、赫鲁晓夫 170

三十六、勃列日涅夫 171

三十七、葛罗米柯 174

三十八、戈尔巴乔夫 176

三十九、叶利钦 178

四十、瓦文萨 180

四十一、三木武夫 182

四十二、福田纠夫 184

四十三、中曾根康弘 186

四十四、松下幸之助 189

四十五、盛田昭夫 192

四十六、胡志明 193

四十七、李光耀 195

四十八、甘地 197

四十九、真纳 200

五十、纳赛尔 202

五十一、萨达特 204

五十二、霍梅尼 206

五十三、侯赛因 208

第四章知古鉴今——中国领导思想与体制溯源 211

第一节中国古代领导思想精华 211

一、“忠”、“信”与人治——儒家管理思想 211

二、“法”“术”“势”与务实——法家管理思想 217

三、上善若水——道家管理思想 223

第二节中国领导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244

一、千金一笑:周王朝的没落 245

二、你方唱罢我登场:春秋战国的动荡 246

三、百代都行秦政法:秦始皇的功绩 247

四、作茧自缚:项羽的悲剧 248

五、同样的手段,不同的结果:刘邦分封 250

六、刘邦的帝王术 251

七、诸侯分封的弊病 253

八、天时、地利、人和:各有千秋的三国鼎立 255

九、分久必合:三分一统 258

十、隋文帝的改革变通 258

十一、矛盾的集合体:隋炀帝 261

十二、“贞观之治”:唐太宗的统御之术 263

十三、杯酒释兵权的政治喜剧 267

十四、弱干强枝的悲剧 267

十五、一统江山:朱元璋的集权手法 270

十六、清末的藩镇割据:湘军 272

十七、东南互保 273

十八、末世的集权:铁良南下 274

十九、孙中山的均权主义思想 275

二十、市场经济下的“诸侯经济” 278

第三节中国古代领导人才管理成败得失谈 280

一、三国不同管理手段的比较 280

二、从历史看领导的人才管理 284

三、领导行为的纵向比较 293

一、领导者影响力的社会心理依据 299

第一节简论领导的影响力 299

第一章风流人物的影响力 299

第二篇领导者素质修养 299

二、领导者的权力性影响力 300

三、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302

四、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区别与联系 305

第二节不令而行的秘密——领导者的威信及其形成与巩固 306

一、领导者威信的实质及其作用 306

二、领导者威信的三根台柱及威信的变形 308

三、影响领导者威信的各种因素 310

四、领导者威信的形成与巩固 312

一、领导者处理与下级关系的原则 315

第三节上下沟通协调是树立威信的关键 315

二、领导者处理与下级关系的艺术 318

第二章寓才之本——领导者的身体素质 324

第一节什么是身体素质 324

一、体力因素 324

二、心理健康 325

三、年龄结构 326

第二节健康才是第一位的资本 329

一、身体素质与领导事业 330

二、身体素质与领导形象 331

三、舞台形象和身体素质的“两难”选择 332

第三节健康与养生 333

一、运动与健康 334

二、精神与健康 337

三、环境与健康 340

第四节强身健体的“诀窍” 342

一、学习一点领导科学 342

二、几种常用的科学健身方法 343

一、电子计算机技术 348

第一节现代科技知识简介 348

第三章知识就是力量——领导者的文化知识素质 348

二、半导体技术 350

三、激光技术与光导纤维通讯 351

四、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 353

五、材料科学、能源科学与环境科学 353

六、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 355

第二节心理学知识 355

一、心理学应用的新成果 356

二、个体心理与行为 356

一、现代企业制度 359

第三节经济学知识 359

二、西方经济学 360

第四节现代科技对现代领导的挑战 362

一、高科技时代领导者面临的新课题 362

二、现代科技对现实的挑战 366

三、“信息高速公路”对领导者的挑战 369

四、高科技时代领导者从观念到行为需要转变 377

第四章 “把握自己”——领导者的心理素质 382

第一节从外部看领导者心理素质 382

一、兴趣、爱好 382

二、情感、情绪 385

三、气质、性格 387

第二节成败一念间——蕴藏于内的领导者心理素质 391

一、信心与信念 391

二、意志与毅力 396

三、宽容与兼容 402

第三节“梅花香自苦寒来”——心理修炼之路 407

一、勤学 407

二、苦练 409

三、更新观念 410

一、领导者与时代 411

第一节领导者要始终先行一步 411

第五章高瞻远瞩——领导者的现代观念 411

二、杰出的领导者首先是观念的先导者 414

三、转型期与观念变革 416

第二节领导者的现代观念 417

一、战略观念 417

二、科学决策观念 419

三、改革创新观念 421

四、紧迫感、危机感和必胜信念相统一的观念 422

五、效益观念 423

六、时效观念 424

七、利用集体智慧的观念 428

八、信息观念 430

九、系统观念 431

十、未来观念 433

十一、民主法制观念 435

十二、开放观念 436

十三、目标观念 437

第六章纵横捭阖——领导者的能力素质 439

第一节领导者能力素质的作用 439

一、提高领导工作的效率 439

三、减少工作中的矛盾和阻力 440

二、有助于树立领导者威望,赢得更多的支持者 440

四、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41

第二节领导者能力素质的构成 442

一、纵横捭阖的统帅能力 442

二、百折不挠的意志能力 448

三、随机应变的行为能力 450

四、游刃有余的协调能力 452

五、左右逢源的语言表达能力 454

六、扎实全面的技术能力 455

七、不断进取的创新能力 456

一、在实践中增长才能 458

第三节领导者能力素质的锻炼与培养 458

二、在不断学习中增长才能 460

三、在竞争和自我否定中增长才能 462

第七章领导素质法则 463

第一节品格魅力法则 463

一、道德品质 464

二、个性品格 464

三、道德的试金石 465

第二节知识素养法则 467

一、聪明与愚昧的帝王 468

二、一流学者,一流元首 469

三、里根政府内阁阁员学历表 470

第三节雄辩致胜法则 471

一、林肯:以雄辩为致胜的武器 473

二、口才素养的最佳较量 474

第四节超人体魄法则 476

第五节提高领导能力的九项法则 480

一、一个领导者要有心甘情愿的追随者 481

二、领导能力是一个互相作用的活动范围,是领导者们与追随者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482

四、领导者们不是倚仗职权施加影响 483

三、领导能力随着事件发生而产生 483

五、领导者们在组织体制所规定的程序之外工作 484

六、领导能力伴随着风险和不确定性 485

七、不是每一个人都具有追随领导者的主动性 485

八、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产生领导能力 486

九、领导行为是一种自我安排的过程 488

第三篇领导者思维方法 491

第一章领导哲学在领导科学中的定位 491

第一节国外领导哲学 491

一、柏拉图的理想国 491

二、《圣经》的故事和西方的管理科学 492

三、西方管理科学和领导哲学 493

第二节领导哲学的研究对象和功能 495

一、价值优先及价值审查 495

二、情感分析及情感控制 496

三、领导思维方式 498

四、领导者的人际关系 499

第三节领导与客体世界 500

一、人类共有一个自然界 500

二、人类社会趋向一体化 500

三、领导与协作 502

四、指导与监督 503

第四节远期与近期目标 504

一、目标及其价值 504

二、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 505

第五节局部与整体 505

一、先从实例说起 505

二、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506

第二章“品头论足”——领导行为中的价值伦理 507

第一节种瓜得瓜——领导行为与价值 507

一、领导活动的正负面价值 507

二、独裁、折衷与放任自流 508

一、黑格尔的名言 509

第二节因时而变——不同行为时空变换的价值 509

二、时间空间阻隔 510

第三节意愿与目标的价值关系 511

一、“斯芬克司之谜” 512

二、从建教堂看愿望与事实的矛盾 513

第四节领导行为的价值标准评价 514

一、缘何议论纷纷 514

二、让“需要”说话 515

第五节政治家眼中的群体和局部的伦理观 518

一、泰罗科学管理中的理性主义 521

第三章理性与自然——主观意识对领导行为的影响 521

第一节理性与理性主义 521

二、理性主义与韦伯的科层制理论 522

第二节人性与人道主义 523

第三节西方先验主义的影响 525

一、韦伯论宗教信仰 525

二、德国的军国主义 526

三、意识形态中的理想主义和自由主义 527

第四节国家至上——西方国家主义的影响 527

一、孔德的实证主义 529

第四章以实为据——科学思维方法 529

第一节就事论事 529

二、实证方法的具体内容 530

第二节量与质的统一 531

一、定性思维方法及其具体操作法 532

二、定量思维方法及其具体操作法 533

三、定性思维与定量思维的统一 534

第三节从推理到求知 534

一、假说及假说方法 535

二、假说的使用 536

三、运用假说方法的具体步骤和原则 537

第四节猜测与反驳 538

一、波普尔的证伪与试错法 538

二、试错法的具体运作 539

第五节下棋的学问 540

一、博弈论和博弈方法 541

二、博弈方法的基本步骤 544

第五章从差别中找动力——一般思维方法 544

第一节纲与目——发散与收敛 544

一、发散性思维及其形式、特点 544

三、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的关系 547

二、收敛性思维及其特点 547

第二节变与不变——动态和静态 548

一、静态思维方法及其特点 548

二、动态思维方法及其特点 550

三、动态思维与静态思维的关系 551

第三节历时与共时——纵向与横向 552

一、纵向思维及其特点 552

二、横向思维及其特点 553

三、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的关系 555

第四节走在前面与把握历史——超前与后馈 556

一、后馈思维及其特点 556

二、超前思维及其特点 557

三、后馈思维与超前思维的关系 559

第六章从思维到行动——领导活动方法系统 561

第一节控制论 561

一、控制论和控制 561

二、控制方法 562

三、控制方法的运用 563

一、信息论和信息 564

第二节信息论 564

二、信息方法 565

第三节系统论 566

一系统论和系统 567

二、系统方法 568

第四节积木游戏的启示 569

一、系统结构和功能 570

二、结构——功能方法 570

第五节时间和效率方法 572

一、及时观念与时间方法 572

二、效率和效益观念 574

第六节价值工程方法 576

一、“知识与智慧的价值” 576

二、价值工程方法 577

第七章 跳出规矩之外——创造性思维 578

第一节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578

一、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及特征 578

二、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580

第二节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581

一、非理性因素 581

二、经验因素 585

一、逻辑思维和创造 587

第三节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表现 587

二、联想、想象与创造 588

三、直觉、灵感与创造 590

第四节不能逾矩——创造性思维的规则 591

一、独立性原则 592

二、求异性原则 593

三、跳跃性原则 594

四、实践性原则 594

第五节创造性思维的窍门 596

一、相关法 596

二、正向思维法 597

三、反向思维法 598

四、转向法 598

五、放松法 599

第六节创造性思维典范 600

一、克雷研究公司:创新思维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600

二、正力松太郎:勇于创新 603

三、麦当劳公司:老“题目”新贡献 604

四、通用汽车公司:新环境和新战略 607

五、3M公司:成功之路 612

一、从马岛之战和戴高乐的声明看谋略思维 615

第八章运筹帷幄——现代谋略思维方法 615

第一节谋略思维的真面目 615

二、谋略思维方法的构成和实质 616

第二节谋略思维起点 617

一、谋略起点:竞争、对抗 617

二、竞争、对抗的特点 620

三、解决竞争和对抗的几种谋略思维方式 622

第三节谋略思维的功能 623

一、谋略思维的主体条件 623

二、谋略思维的基本特征 626

三、谋略思维的功能 628

第九章现代成功谋略思维典范 630

一、日本企业家的经营作风:多谋善断 630

二、费尔:四项大决策 631

三、李维公司:点纱成金 631

四、大荣百货公司:顾客至上 633

五、吉列公司:不断进取 633

六、盛田昭夫:奇妙的“U”形线 634

七、贾尼尼:危机关头显身手 636

八、威尔逊:先声夺人 637

九、波音公司:金蝉脱壳 638

十一、日立公司:当机立断 639

十、奥纳西斯:乘间击瑕 639

十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一反常规 640

十三、斯洛罗伯公司:适时调整 641

十四、成功企业的大胆下注 641

十五、索尼公司:技术为本 642

十六、派克公司:借尸还魂 643

十七、戈苏塔:大胆假权,负债经营 644

第一章卓越的口才成功的翅膀 647

第一节 口才与人生 647

第四篇领导者语言艺术 647

第二节口才与社交 649

第三节口才与说话 652

第四节口才与宴会 655

第五节口才与事业 656

第二章如沐春风——谈话的艺术 660

第一节介绍 660

一、正式介绍 660

二、非正式介绍 660

一、用好交际的“先锋官” 661

第二节称呼 661

三、自我介绍 661

四、在介绍时如何应对 661

二、怎样避免称呼的“张冠李戴” 662

第三节交谈 663

一、交谈的话题 663

二、交谈的技巧 663

三、交谈的礼节 664

第四节会见 665

一、寓理于事,以理服人 666

二、内外有别,外外有别 666

第五节涉外谈话如何宣传国情 666

三、实事求是,不卑不亢 667

第六节同下级谈话的语言艺术 668

一、同下级谈话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 668

二、领导者同下级谈话的语言应具备的基本要求 671

三、领导者同下级谈话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674

第七节同级领导者相处的语言艺术 675

一、同级领导者之间语言交往的特点 675

二、同级领导者相处语言艺术的几个基本要求 676

三、同级领导者相处语言艺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678

第一节大大方方地说话 681

一、说话的秘诀 681

第三章平淡之中见神奇——说话的语言艺术 681

二、说话的技巧 682

三、说话的能力 687

四、说话的艺术 688

五、说话的难点 690

六、说话的姿态 692

七、说话的禁忌 694

八、说话的素材 698

九、说话的称呼与话题 699

十、说话的语病 701

十一、有口难言 702

十二、说话与化敌为友 704

十三、说话与风度 708

十四、说话的效果 709

十五、说话要清晰 712

十六、说话与思考及观察 714

十七、争辩的技巧 717

十八、笑话与争骂 719

第二节轻轻松松地交谈 721

一、与陌生人谈话 721

二、与异性谈话及夫妻交谈 725

三、与上司及老幼谈话 729

四、与名流及大亨谈话 732

第三节说话与演讲 735

一、说话与演讲 735

二、演讲的技巧 737

第四章一举一动的魅力——态势语言艺术 742

第一节态势语言的含义及重要性 742

一、态势语言的含义及其产生的必然性 742

二、态势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743

第二节态势语言艺术的分类 745

一、手势语言艺术 745

三、眼神语言艺术 746

二、面部语言艺术 746

四、身姿语言艺术 748

五、服装服饰语言艺术 749

第三节态势语言艺术的几个基本要求 751

一、准确适度 751

二、综合运用 752

三、自然顺畅 753

第五章言语开拓明天——演讲的艺术 754

第一节什么是演讲 754

一、总结报告 755

第二节演讲的分类 755

三、经验介绍 756

四、集会演讲 756

二、动员报告 756

五、科学报告 757

六、社会生活演讲 757

第三节演讲稿 757

一、演讲稿的作用 757

二、演讲稿的特点 758

三、演讲稿的内容 760

四、演讲稿的结构 762

五、演讲稿的语言 764

六、演讲稿的写作技巧 766

第四节演讲的艺术和训练 767

一、在演讲中怎样增强吸引力 767

二、演讲艺术的训练 769

三、演讲进行中要关注听众情绪 771

二、上台之前要镇定下来进入“角色” 771

四、演讲结尾要余味无穷 771

一、演讲前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 771

第五节实际演讲中的五个问题 771

五、演讲后要认真总结 772

第六节演讲者的仪态 772

一、演讲者的仪表美 772

二、演讲者的姿态美 773

第六章实用言辩技巧 774

一、激言励志 774

二、激将起兴 775

三、真诚赞美 776

四、对症下药 777

五、不厌其烦 778

六、刺而动之 779

七、巧用环境 780

八、巧加体验 781

九、情感共鸣 781

十、情感诱导 783

十一、启发自悟 784

十二、借助重复 785

十三、谦恭节制 786

十四、针刺皮球 786

十五、开诚布公 788

十七、远利诱惑 789

十六、明修栈道 789

十八、设身处地 791

十九、和衷共济 791

二十、抛砖引玉 792

二十一、因利制权 793

二十二、告之利害 794

二十三、层层剥笋 795

二十四、名片效应 796

二十五、偷梁换柱 797

二十六、迂回劝导 798

二十七、逻辑诱导 800

二十八、情敦义促 801

二十九、事实对抗 803

三十、利用矛盾 804

三十一、实事求是 806

三十二、意他言己 807

三十三、归谬正误 809

三十四、借喻明理 810

三十五、先承后转 811

三十六、委婉曲折 812

三十七、稽古喻今 813

三十八、忠言顺耳 814

三十九、慷慨陈词 815

四十、危言耸听 817

四十一、步步为营 818

四十二、与众相得 819

四十三、旁敲侧击 820

四十四、以矛陷盾 821

四十五、后发制人 822

四十六、发掘认同 823

四十七、以退为进 824

四十八、接箭反击 825

四十九、反客为主 826

五十、让主为客 827

五十一、顺水推舟 827

五十二、委婉隐喻 829

五十三、牵牛鼻子 830

五十四、巧转话题 831

五十五、巧借话题 832

五十六、递登门槛 833

五十七、急缓相济 834

五十八、出奇制胜 835

五十九、因势利导 836

六十、巧用机缘 838

六十一、善于倾听 839

六十二、借石攻玉 840

六十三、软硬兼施 841

六十四、刚柔并用 842

六十五、造势夺声 843

六十六、制造误解 843

六十七、先声夺人 845

六十八、投石问路 845

六十九、假痴不癫 846

七十、背水列阵 847

七十一、含蓄讽喻 848

七十二、故意拖延 849

七十三、制造空档 850

七十四、借用谜题 851

七十五、创设情景 852

七十六、步步紧逼 853

七十七、创造变通 855

七十八、吹毛求疵 856

七十九、请君人瓮 857

八十、直刺伤疤 858

八十一、博引广征 859

八十二、善问知彼 860

八十三、指东说西 861

八十四、正话反说 862

八十五、单刀直入 863

八十六、含蓄点拨 865

八十七、以褒代贬 866

八十八、针锋相对 866

八十九、曲直相生 867

九十、褒抑相错 868

九十一、循循善诱 869

九十二、当仁不让 870

九十三、借助武力 871

九十四、借助传闻 873

九十五、借助权威 875

九十六、诉诸传统 876

九十七、诉诸情感 877

九十八、诉诸怜悯 878

九十九、诉诸联想 879

一○○、人身攻讦法 881

一○一、预期理由 882

一○二、以眼还眼 883

一○三、倒打一耙 884

一○四、以全概偏 885

一○五、以偏概全 886

一○六、多米诺法 887

一○七、绝对二分 888

一○八、计算蒙骗法 889

一○九、混淆因果 891

一一○、统计掩盖法 892

一一一、机械类比 893

一一二、无中生有 894

一一三、攻其一点 895

一一四、内容抽象法 896

一一五、相对代绝对 897

一一六、可能代现实 899

一一七、阿基里斯追龟 900

一一八、偷换论题 901

一一九、模棱两可 902

一二○、模棱两不可 903

一二一、不置可否 904

一二二、自相矛盾 905

一二三、故意曲解法 907

一二四、问题转换 908

一二五、循环论证 909

一二六、移花接木 911

一二七、名实混一 911

一二八、语焉不详 913

一二九、语句障眼 914

一三○、语词歧义 915

一三一、合举误推 917

一三二、分举误推 918

一三三、复杂问语 919

一三四、中项不周 920

一三五、四概念法 921

一三六、不当周延 922

一三七、双特前提 923

一三八、双否前提 924

一三九、不当肯定 925

一四○、不当换位 925

一四一、选言肢不全 927

一四二、“半费之讼” 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