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立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100038472
  • 页数:26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部从社会学角度研究汉语词语的著作。

绪论 1

第1章 汉语“词”的认识历程 11

1.1 汉语词观念的萌发(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 12

1.1.1 马建忠:汉语文法的基本单位——“字” 12

1.1.2 章士钊:汉语文法的基本单位——“词” 14

1.1.3 刘复:字是意义的最后的独立的单位 15

1.1.4 陈承泽:“词”乃“虚字”也 16

1.1.5 金兆梓:文法卜的一个字并不就是一个个的方块字 18

1.1.6 词是表示观念、文法上有独立作用的一种符号 19

1.1.7 黎锦熙的文法单位体系——字、词、短语、句子 19

1.1.8 小结 21

1.2.1 何容:语言的成分是有表意作用的最小的声音单位 22

1.2 汉语词观念的形成(20世纪30~40年代) 22

1.2.2 吕叔湘:复合的词只是最小的表现单位 24

1.2.3 王力:“意义”包括“理解成分”和“语法成分” 25

1.2.4 高名凯:应当跑到文字后面去看词的构成 27

1.2.5 小结 28

1.3 汉语词观念的确立(20世纪50~60年代) 29

1.3.1 “字”和“词”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单位 30

1.3.2 应当建立词的观念 31

1.3.3 确认词的标准的讨论 35

1.3.4 区分词和词素的讨论 42

1.3.5 区分词和词组的讨论 45

1.3.6 小结 49

1.4 汉语词观念的传播(20世纪70~80年代) 51

1.4.1 界定词的标准逐渐聚焦形式 52

1.4.2 采用韵律成分做词的形式标记 55

1.4.3 现代汉语词的定量研究 56

1.4.4 古汉语复音词的专书研究 57

1.4.5 词的应用研究 63

1.4.6 社会语言学方法的初步运用 64

1.4.7 小结 65

1.5 汉语词观念的深化(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 66

1.5.1 字本位理论——汉语基本结构单位的再认识 66

1.5.2 用“音节基准”处理“两难”现象——双音定词基准 69

1.5.3 韵律对构词的限制 71

1.5.4 词的双音化的快速发展——内在规律和外部推力的相互作用 74

1.5.5 中文信息处理中的分词研究 76

1.5.6 双字词在心理词典中的储存模式 79

1.5.7 小结 81

第2章 从语感的角度认识汉语的“词” 87

2.1 百年研究的启迪 87

2.2 语感及语感测量 90

2.2.1 语感及其分类 90

2.7.2 语感测量 92

2.3 语感测量的工作程序 94

2.0.1 确定选题和建立假设 94

2.3.2 确立概念及测量方法 95

2.3.3 设计问卷及抽样方案 99

2.3.4 资料收集与数据整理 103

2.3.5 统计分析与结果推论 109

第3章 汉语社团对于“词”的感知 114

3.1 语感测量的先导研究 115

3.2.1 引发语感测量研究的动因 117

3.2 由正词法拼写规则引发的公众词感测量 117

3.2.2 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119

3.2.3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125

3.2.4 首次词感测量的实际意义 129

3.3 两个独立样本的公众词感倾向测量 131

3.3.1 研究方案的设计 131

3.3.2 研究方案的实施 136

3.3.3 资料的整理与描述 139

3.3.4 两个独立样本测量结果的相关分析 143

第4章 汉语社团的“字”“词”认知差异 149

4.1 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150

4.1.1 建立假设 150

4.1.2 设计问卷 151

4.1.3 收集资料 155

4.2 统计分析 156

4.2.1 两组调查对象指认字数结果的统计分析 156

4.2.2 两组调查对象切出词数结果的统计分析 160

4.2.3 同一调查对象分字与切词结果的统计析 165

4.3 结果推论 168

4.3.1 字是文字单位 169

4.3.2 词是语言单位 171

第5章 汉语构词范式的确立 174

5.1 “双字格”成为汉语构词范式是汉语社团的共识 175

5.1.1 汉语社团对于“双字格”构词模式的普遍认同 175

5.1.2 汉语社团对于“双字格”构词模式的成功应用 179

5.2 “双字格”成为汉语构词范式是历史选择的结果 182

5.2.1 以联绵词为范例的组合式“双字格”的形成 182

5.2.2 简缩式“双字格”对汉语构词范式的选择 188

5.2.3 汉语构词法发展的必然结果 190

5.3 “双字格”成为汉语构词范式是其内在品质的实现 191

5.3.1 韵律要素与意义要素的完美结合 191

5.3.2 自身成词和参与构词的双重功能 193

第6章 三种结构词感倾向的讨论 198

6.1 汉语动趋结构词感倾向的讨论 198

6.1.1 学界对于 V+D 结构及 D 的认识 199

6.1.2 公众关于 V+D 结构成词与否的认知倾向 201

6.1.3 三音节 V+D 结构准词化倾向讨论 205

6.1.4 构建 V+D 结构词模的策略 211

6.2 汉语名方结构词感倾向的讨论 212

6.2.1 学界对于方位词(Localizer)的认识 212

6.2.2 公众关于 N+L(Noun+Localizer)结构的认知倾向 216

6.2.3 方位词身份的确认 220

6.3 汉语数量结构词感倾向的讨论 222

6.3.1 学界关于数词、量词、数量词的看法 222

6.3.2 公众关于数量结构的认知倾向 224

6.3.3 语言研究的分析单位与自然语言的使用单位 226

第7章 五次语感测量结果的分析 231

7.1 第5次语感测量结果的相关分析 232

7.1.1 第5次语感测量的设计与实施 232

7.1.2 地域因素与切词结果的相关分析 234

7.1.3 专业因素与切词结果的相关分析 238

7.2 五次语感测量结果的综合讨论 242

7.2.1 从双音结构词化倾向看“双字格”汉语构词范式 242

7.2.2 从三音结构成词走向看“双字格”汉语构词范式 249

第8章 汉语的词与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 260

后记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