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次 1
序 谢永旺 1
新时期长篇 小说创作的总体评价 1
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突破和新问题——新时期长篇 小说创作探讨之一 7
通俗长篇 小说创作的兴起与提高——新时期长篇 小说创作探讨之二 20
文学观念的开拓与艺术手法的创新——新时期长篇 小说创作探讨之三 34
长篇 小说结构艺术断想 44
长篇 小说的审美特征及其变化 63
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叉点上 79
求广 求深求新 85
不要纯净化、模式化 88
表现战争超越战争 91
长篇 小说创作呼唤思想家 95
论《宝姑》 99
西部风情的动人描绘——读《千古之谜》 111
鲜明的形象 优美的旋律——读《从滇池飞出的旋律》 114
青春儿女的创业诗章——读《北国草》 119
谈谈《男人的风格》的成就与不足——致张贤亮同志 123
一曲爱国知识分子的赞歌——读《求》 134
矿山改革之歌——评《跋涉者》 138
改革·爱情·爱国?——关于《故土》的三条线索 149
共和国的摇篮曲——读《山魂》 153
知识分子心头的“新绿”和“阴影”——读《新绿》 160
改革的“新星”在闪烁——读《新星》 166
今日农村风情画——读《醉乡》 171
全景式军事文学的有益尝试——评《最后一个冬天》 184
为同代人作传——读《过渡年代》 191
浅谈《河魂》的艺术新鲜感 204
当年延安生活风貌的艺术再现——简评《圣地》 206
沉痛的教训 壮烈的情怀——读《大渡魂》 215
当代意识与崭新艺术的结合——简评《天堂之门》 216
是独创的,但不完美——谈《钟鼓楼》艺术探索的得失 227
瑰丽的色彩 刚健的风格——简评《盲流》 234
一部引人入胜的作品——《使命与情网》代序 242
“寒凝大地发春华”——评《大地》 248
如琢如磨 日臻精美——简评《沉重的翅膀》1984年修订版 262
新角度新开掘新特色——简评《大江风雷》和《乡关何处》 266
努力开拓艺术思维的空间——评《橄榄》 272
民族精神的开掘与民族形式的继承——简论《黄河东流去》 283
改革时代社会心态的俯瞰与内窥——谈《夜与昼》的思想和艺术 291
西部开拓者的命运——读《桑那高地的太阳》 296
六年来长篇 小说创作一瞥勇于表现时代勤于艺术探索——1982—1983年长篇 小说创作述评 312
奔涌的潮头——1984年长篇 小说创作漫评 316
在多样化的趋势里——1985年长篇 小说创作面面观 333
附录 348
反映时代 创造典型 开创长篇 小说创作新局面——记长篇 小说创作座谈会 348
长篇 小说创作纵横谈——记一次长篇 小说创作学术讨论会 362
后记 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