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管制的收益和成本》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明志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04930261
  • 页数:230 页
图书介绍:本书运用收益——成本分析等经济学方法研究银行业管制,并重点研究银行利率管制、业务范围管制及其放松和管制体制的选择等问题。

第1章 引言:为什么要同时研究银行管制的收益和成本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2 本书的研究方法 5

1.2.1 收益—成本分析法 6

1.2.2 边际分析法 8

1.2.3 经济计量方法 9

第2章 经济管制和银行管制理论综述 10

2.1 经济管制和放松管制的理论综述 10

2.1.1 经济管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10

2.1.2 经济管制的收益和成本研究 12

2.1.3 放松管制的收益和成本研究 14

2.2 银行业管制的理论综述 15

2.2.1 银行业管制的动机 15

2.2.2 银行业管制的特殊原因 17

2.2.3 银行业管制的内容 17

2.2.4 银行业管制的收益和成本研究 21

2.2.5 银行业管制放松的收益和成本研究 24

2.3 关于我国银行业管制的研究综述 26

2.4 小结 30

第3章 银行业管制和管制放松的理论模型 32

3.1 银行业管制的特殊原因 32

3.1.1 货币信用活动的宏观经济效应与银行业管制 32

3.1.2 高负债引起的特有不确定性与银行业管制 33

3.1.3 两种形式的负外部性与金融危机 35

3.1.4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无效 37

3.2 银行业管制的内容 40

3.2.1 非价格竞争管制 40

3.2.2 价格竞争管制:利率管制 41

3.2.3 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管制 42

3.2.4 存款保险管制 43

3.2.5 风险审慎监督 43

3.2.6 对银行内部控制的要求 44

3.3 银行业管制的强度 44

3.3.1 非价格竞争管制的强度 44

3.3.2 价格竞争管制的强度 45

3.3.3 货币政策工具管制的强度 45

3.3.4 存款保险管制的强度 45

3.3.5 风险审慎监督管制的强度 45

3.3.6 银行内部控制要求的强度 46

3.4 银行业管制的收益和成本 46

3.4.1 银行业管制的收益 46

3.4.2 银行业管制的成本 47

3.4.3 非价格竞争管制的收益和成本 47

3.4.4 价格竞争管制(利率管制)的收益和成本 48

3.4.5 货币政策工具管制的收益和成本 49

3.4.6 存款保险的收益和成本 49

3.4.7 风险审慎监督的收益和成本 50

3.4.8 银行内部控制要求的收益和成本 51

3.5 银行业管制的收益成本的边际分析——简单情形 51

3.5.1 银行业管制的收益函数 52

3.5.2 银行业管制的成本函数 52

3.5.3 管制的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与理想管制均衡强度 53

3.5.4 管制当局的目标函数和现实管制均衡强度——当局的目标函数为非风险关心条件下的讨论 53

3.5.5 管制当局的目标函数和现实管制均衡强度——当局的目标函数为风险关心条件下的讨论 56

3.5.6 现实管制均衡强度的比较静态分析——当局的目标函数为非风险关心条件下的讨论 57

3.6 银行业管制的收益成本的边际分析:一般情形 61

3.6.1 当局非风险关心条件下管制强度的决定 61

3.6.2 当局风险关心条件下管制强度的决定 64

3.7 放松管制的边际分析 68

3.7.1 理论分析之一——当局为非风险关心条件下的分析 68

3.7.2 理论分析之二——当局风险关心条件下的分析 72

3.7.3 实例分析之一:1979~1994年间美国银行业管制政策的变化 73

3.7.4 实例分析之二:中国放松第3类管制内容的效果的实证分析 76

3.8 收益曲线的突然变化与危机防范 78

3.9 收益成本曲线的大幅度变化与危机化解 79

3.10 我国银行业管制的成本——直接成本的估算 79

第4章 银行利率管制与放松管制的收益和成本 84

4.1 利率管制的内容 84

4.2 利率管制的收益 85

4.2.1 不完全信息市场条件下银行利率水平的确定 85

4.2.2 金融市场不发达条件下利率管制的作用 85

4.2.3 第二类非均衡条件下银行利率管制的作用 86

4.2.4 银行不良贷款与银行利率水平的确定 87

4.3 银行利率管制的成本 88

4.4 银行利率管制的间接成本之一——货币政策转轨的效率损失 89

4.4.1 中国货币政策转轨的条件 89

4.4.2 利率管制对货币政策转轨的影响 93

4.5 银行利率管制的间接成本之二——影响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 94

4.5.1 从国际经验看我国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演变和中间目标的选择 95

4.5.2 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行性 97

4.5.3 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可行性 100

4.5.4 中国货币政策转轨与目标体系的未来演变 105

4.5.5 利率管制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转换的不利影响 106

4.6 利率管制的间接成本之三——银行动员储蓄资源的能力下降 107

4.6.1 居民储蓄行为方程 107

4.6.2 银行利率管制对银行动员居民储蓄能力的影响之估算 110

4.7 放松管制的边际分析 112

4.8 放松管制的机会收益 113

4.8.1 福利损失的纠正 113

4.8.2 消费者损失的弥补 113

4.8.3 有利于货币政策转轨 113

4.8.4 有利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改进 114

4.8.5 有利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 114

4.8.6 实证:利率管制部分放松的机会收益——CHIBOR的作用 114

4.9 银行利率管制放松的条件 115

4.9.1 经济条件 115

4.9.2 金融条件 115

4.10 银行利率管制放松的步骤 116

4.10.1 利率市场化的步骤 116

4.10.2 银行利率管制放松的步骤 118

4.11 放松管制过程中的利率政策 121

4.12 特别情况下的利率管制 122

4.13 关于放松利率管制的建议 123

4.13.1 1993年以来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形势 123

4.13.2 关于放松银行利率管制的政策建议 124

第5章 银行业务范围管制的收益—成本分析 128

5.1 银行业务范围管制的收益—成本分析 128

5.1.1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收益—成本分析 129

5.1.2 分业经营、混业经营与市场的竞争性和效率 132

5.1.3 分业经营、混业经营与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133

5.1.4 混业经营趋势的原因分析 133

5.1.5 国际上混业经营趋势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135

5.1.6 银行业务范围管制放松与银行混业经营形式的选择 137

5.2 银行参与货币交易的限制的收益—成本分析 139

5.2.1 银行从事外汇交易限制的收益和成本 140

5.2.2 银行参与同业拆借、债券交易的限制的收益和成本 141

5.2.3 限制的放松和银行间市场交易方式的可能变化 141

5.2.4 不断放松银行参与货币交易的限制以提高市场效率 142

5.2.5 适应银行货币交易自由化的趋势,改革银行间市场交易场所组织模式 143

第6章 金融管制体制的选择 147

6.1 政府行使金融管制权利的理论基础 148

6.2 其他国家(地区)金融管制体制选择的借鉴意义 149

6.3 关于政府选择金融管制体制的理论分析 150

6.3.1 管制的规模经济 150

6.3.2 管制者之间的竞争 151

6.3.3 管制者的行为模式及其收益 152

6.3.4 关于管制者的政治学分析 155

6.3.5 对管制者的监督 156

6.3.6 跨国管制 156

6.3.7 自律监督机制 157

6.3.8 管制当局作为技术部门应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159

6.3.9 分业经营下的管制体制选择 163

6.3.10 混业经营下的管制体制选择 163

6.3.11 金融管制的纵向分权 164

6.4 中国未来的金融管制体制 167

6.4.1 中国现行金融管制体制 167

6.4.2 中国金融管制体制的未来演变 168

结束语 170

附录一:中国的M2/GDP(1980~2000):趋势、水平和影响因素 175

附录二:关于货币流动性趋势的分析 193

附录三:中国通货紧缩分析 207

参考文献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