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乃恭著
  • 出 版 社: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60201687
  • 页数:50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王守仁、王夫之等的思想学说。从中可以了解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趋向、时代的特征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等。

第一章 孔子首创的儒家思想 9

一 儒家的产生及其特征 9

二 孔子的生平和著作 15

三 “天道”和鬼神 17

(一)“天命”、“命”、自然天 17

(二)“敬鬼神而远之” 20

四 “贵仁” 22

(一)“克己复礼”和“爱人” 22

(二)“仁”思想的社会作用 26

五 “为国以礼” 34

(一)周礼及其对孔子礼的影响 34

(二)对周礼的重大损益 36

(三)关于“铸刑鼎”和“用田赋” 45

(一)“执中”、“用中”思想的来源 48

六 “中庸”、“中行” 48

(二)“用中”的方法论 49

(三)“中庸之德” 51

七 知和行 53

(一)“多闻”、“多见”,“敏而好学” 53

(二)学思并重 54

(三)“知者自知” 55

(四)学行并重,言行一致 56

(五)“四毋” 58

(六)知行观的局限 58

八 “有教无类” 60

(一)“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60

(二)以“四教”培养“士”、“君子” 61

(三)因材施教、启发施教 64

九 孔子思想的影响 67

一 “子张之儒” 69

第二章 儒家八派思想概述 69

二 “子思之儒” 72

(一)中庸之道 73

(二)“诚” 75

(三)《中庸》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77

三 “乐正氏之儒” 78

(一)三纲领、八条目的修己治人之道 79

(二)《大学》对荀学和理学的影响 83

四 “颜氏之儒” 86

五 “漆雕氏之儒” 87

六 “仲良氏之儒” 87

第三章 孟子在战国时期发展了儒家思想 89

一 生平和著作 89

二 “尽心、知性、知天” 91

(一)“天”、“天之道”和“人之道” 91

(二)“命” 95

三 “万物皆备于我” 97

(一)“利故”、“察知”、“知人论世” 97

(二)“万物皆备于我”和“心之官则思” 98

(三)“存心”、“养心”、“求放心” 100

(四)“良知良能”说 102

四 性善论 102

五 “居仁行义” 106

六 “施仁政于民” 110

(一)“制民之产” 111

(二)“行仁政而王” 113

(三)“尊贤使能” 116

(四)“民为贵” 117

第四章 荀子对先秦儒家思想和唯物主义思想的总结 121

一 生平与著作 121

二 “明于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 124

(一)“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124

(二)“天人之分” 126

(三)“天行有常” 127

(四)“制天命而用之” 128

(五)斥“巫祝”、“?祥” 130

三 “知道察,知道行” 135

(一)“知有所合谓之智” 135

(二)“天官意物”和“心有征知” 136

(三)“学至于行之而止” 137

(四)“虚壹而静” 141

(五)“解蔽” 142

四 名实论 145

(一)“制名以指实” 145

(二)“三惑” 148

(三)“名”、“辞”、“辩说” 151

五 性恶论 153

(一)“性伪之分”和“性伪合” 153

(二)后天性恶论的论证 154

(三)孟荀人性论的异同 158

(四)对性恶论的评析 159

六 义利“人之所两有” 161

七 “隆礼至法” 164

(一)“明分使群” 164

(二)“国之命在礼” 166

(三)“明德慎罚” 170

(四)“粹而王,驳而霸” 172

(五)“坚凝” 176

八 “尚贤使能” 177

(一)“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177

(二)“贤能不待次而举” 178

(三)“尚贤使能”的评析 178

九 “富国裕民” 180

(一)“务本禁末” 180

(二)山泽“以时禁发而不税”和百工尽巧 181

(四)“王者富民” 182

(三)商贾“通流财物粟米” 182

十 《乐论》 185

(一)“乐者,乐也” 185

(二)“乐行而民知方” 186

(三)“乐合同,礼别异” 187

(四)“声乐之象” 188

(五)《乐论》同《乐记》的关系 188

第五章 董仲舒的汉代儒家神秘主义官方哲学 196

一 生平和著作 196

二 “天人相与” 198

(一)“天之志”和“天道” 198

(二)天道“阳尊阴卑”,五行“犹五行(德)” 200

(三)天人感应说 204

(四)“天人相与”思想的来源 210

(一)“物必有合” 213

三 “天不变,道亦不变” 213

(二)“一而不二” 215

(三)“奉天而法古”,“无易道之实” 217

(四)“三统”、“三正”说 218

四 “深察名号” 220

(一)“事在疆勉” 220

(二)“辨大之端,在深察名号” 221

(三)“治国之端在正名” 222

(四)“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 223

五 “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 225

(一)人有“贪仁之质”,不可谓“性已善” 225

(二)变“中民之性”为“教化”之“大务” 227

六 “法天而立道” 229

(一)“务德而不务刑” 229

(二)“屈民而伸君” 233

(三)“天立王以为民” 234

(四)独尊儒术 236

七 义和利、志和功、经和权、文和质 239

(一)义和利 239

(二)志和功 241

(三)经和权 242

(四)文和质 244

第六章 朱熹的宋代新儒学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 247

一 生平与著作 247

二 “宇宙之间一理” 255

(一)“无形而有理”,“五常是理” 255

(二)“天地造化”,“只是此一气” 260

(三)理气“不可分”,气“依傍这理” 264

(四)“理一分殊”说 266

(五)论“天”、“命”、“性”、“道”、“器”范畴 270

(一)“天地之化”,“化”与“变” 272

三 “动静无端,阴阳无始” 272

(二)“经”与“权”,“常”与“变” 275

(三)“一分为二,是自然之理” 277

(四)“动静无端”,“理”主动静 282

四 “穷理为先”,“力行终之” 285

(一)“格物致知” 285

(二)“积累”和“贯通” 290

(三)“知行常相须” 293

五 “天命”加“气禀”,“道心”和“人心” 296

(一)“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 296

(二)“道心”和“人心” 301

六 “明天理,灭人欲” 304

(一)“革尽人欲,复尽天理” 305

(二)“正其谊(义),不谋其利” 309

七 “君心”决定论 314

(一)“正君心是大本” 314

(二)“今不如太古” 316

八 “为政以德” 320

(一)“三纲五常”是“治道之本根” 320

(二)“以德为先”,辅之以刑 321

(三)尊君、亲贤 323

(四)“恤民” 326

九 教育 329

(一)“设为学校”,教以“五伦” 329

(二)“授以学之之法” 331

(三)“读书之法” 332

十 理学特点和社会作用的评析 334

第七章 王守仁的明代新儒学的主观唯心主义心学 340

一 生平与著作 340

二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342

(一)“知是心之本体” 343

(二)“万化根缘总在心” 345

(三)“理”是“心之条理” 348

(四)“心即理”,反对“心理为二” 351

三 “知行合一”说 355

(一)反对“知先行后”、“知行为二 355

(二)“知行本体”,“合一并进” 356

(三)“身亲履历而后知”,“在事上磨练” 362

四 “致良知”是“圣门正法眼藏” 366

(一)“良知是造化的精灵” 367

(二)良知是天理 368

(三)“良知”是“独知” 369

(四)“致良知”是存天理去人欲 370

(五)对“致良知”的评析 372

五 “致良知”的教育 376

(一)“人之学为圣人” 376

(二)“圣贤之学”在“明伦” 377

(三)“教学相长”,因人施教 379

一 生平和著作 386

第八章 王夫之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总结和对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发展 386

二 “太虚一实”,“絪缊之本体” 391

(一)“太虚一实”,“无有所谓无” 391

(二)“生非创有”,“死非消灭” 392

(三)“絪缊之本体” 393

(四)“诚”是“无对之词”,“太极”是“无尚之辞” 394

(五)“天者,资始万物之理气” 397

三 “理在气中,气无非理” 398

(一)“太虚即气”,“理”是“气之理” 398

(二)“理气一也”,“理依于气” 399

四 “器与道相为体用之实” 401

(一)“道器无易(异)体”,“统之乎一形” 402

(二)“天下惟器”,“道者器之道” 403

(三)“道”是“资始资生之本体” 405

(四)“体用相函”,“体用胥有” 406

(五)道器论的方法论意义 407

五 “乾坤之体立”,“絪缊而化生” 410

(一)“乾坤并建以为大始” 410

(二)太虚“本动”“动静皆动” 412

(三)“天地之化日新” 415

(四)“天下之变万,而要归于两端” 418

(五)“常一而变万,变万而常未改一” 424

六 “以道事天”,“以人造天” 428

(一)天道“无为”,人道“有为与天争胜” 428

(二)“本天以治人”,“善动以化物” 429

(三)“以人造天” 432

七 推己尽物,“以心循理” 435

(一)己物“为对设之词” 435

(二)“内取之身(己),外取之物” 436

(三)批判己物关系问题的四种错误观点 438

(四)心官“唯思”,“心以具理” 439

(五)“以心循理”,“以理御心” 441

八 “因所以发能”,“能必副其所” 444

(一)对能、所范畴的改造 444

(二)体用皆实,“能”必副“所” 445

(三)批判佛学、理学对能所的诡辩和歪曲 446

九 行“以为知之实”,“格物致知”相济 446

(一)形、神、物三相遇知觉发生 448

(二)“见闻之知”和“心知” 450

(四)“格物致知”,相因相济 451

(三)“知之方”是“格物致知” 452

(五)批判“格致”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456

(六)知行“相为对待”,“不相为对待” 457

(七)行为知之实,知为行之资 459

(八)批判佛学、理学、心学“离行以为知” 462

十 “名待实以彰”,“实亦由名而立” 463

(一)“名从实起”,“名因人立” 464

(二)名随实变,实异名移 465

(三)名实不离,不可偏废 466

(四)名实论的社会意义 467

十一 “理”在“欲”中,义利“统举” 471

(一)“性者生理”,“习与性成” 471

(二)人欲之中,“天理所寓” 474

(三)”立人之道曰义,生人之用曰利” 477

十二 “理成势”、“势成理” 481

(一)驳泥古菲今论、五德终始说、正统论、君心决定论 481

(二)“理”和“势”,理势相成 485

(三)天假私以行大公 488

十三 “立君以主民”,“以政而治民” 489

(一)“尊君”和“易君” 489

(二)“以政而治民” 492

(三)“恤民” 498

十四 王夫之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