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的构想 1
上编 建构中评判 3
第一章 “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科意识 3
重新命名的必要性 3
三种类型学科意识 12
重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科系统 19
第二章 现代中国文学史核心理念 34
核心理念应似“人的文学” 34
从新民文学到人的文学 39
革命文学的人学内涵 44
人民文学的人文倾向 53
史魂的统摄功能 63
第三章 现代中国文学史“三大板块” 68
文学运动形态 69
文学理论形态 76
文学创作形态 83
客体与主体的反思 92
第四章 现代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主体思维 92
理论模式的建构 98
发现逻辑机制的运作 108
第五章 现代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收敛型思维 121
收敛型思维与文学史资料 122
选择式收敛思维的功能 136
合围式收敛思维的优势 142
由茅盾研究说起 151
第六章 现代中国文学史研究的视野转换 151
质疑“纯文学论”和“纯审美论” 156
“文学”定义的现代界说 162
域外文学史观念之流变 167
当下文学史研究视野的转向 173
第七章 现代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价值规范 179
境遇与现实 179
规范的确立 182
方法论转换 187
问题的缘起 196
第八章 现代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审美阐释 196
审美经验的再理解 202
审美阐释的意义与功能 207
第九章 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与经典文本解读 213
作为文学史秩序的经典 213
个案一:《伤逝》的解构意义 228
个案二:《蚀》的政治文化诗学阐释 240
第十章 中国现代文学史话语实践 257
语言学转向与话语实践 257
下编 评判中建构 257
话语类型及其分类 264
政治—进化型话语 267
文化—审美型话语 270
话语实践的新走向 274
第十一章 中国现代文学史框架与格局 280
理论框架的困惑 281
文学史格局的困惑 289
艰难的挣脱 300
第十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学术趋向 300
独立的探索 305
第十三章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现代性想象 312
现代性:文学史方法论 313
现代性想象的历史原点 318
现代性的历史张力 328
现代性的时代演绎 334
第十四章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非智因素 342
非智因素的种种表现 343
非智因素的历史根源 357
第十五章 “重写文学史”的文本审视 365
“百年中国文学” 366
谁的文学史 374
主体的史家风度 383
创造性书写 391
后记 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