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说明 1
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超越自我的向往 2
层层上比的四层境界 12
尧让天下于许由——儒道价值观的对比 17
藐姑射山之神人——道家最高境界的人物 20
越人无用章甫——价值感觉的错置 24
尧丧天下——儒家圣王的价值失落 24
惠庄之辩 26
齐物论南郭子綦隐机而坐——“吾丧我”的功夫及“天籁之声”的比喻 32
近死之心莫使复阳——士在理论战场上的悲哀命运 37
“以明”、“因是”与“道枢”——识道之心法 45
道通为一——自在的智慧将知识的界限消泯 51
朝三暮四——无谓的假性坚持 57
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是非不彰的高明 59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撤销观念的封限 64
“天府”与“葆光”——道的饱满与遍注 69
啮缺问乎王倪——庄子的禅机 76
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批判孔丘 81
和之以天倪而因之以曼衍——辩论的技巧 85
罔两问景——被决定的命运 87
庄周梦蝶——齐物而逍遥去也 88
养生主“全生保身”的生活哲学 91
“庖丁解牛”的养生哲学 93
“委于自然”的生命观 95
“安时处顺”的生活哲学 97
人间世颜回见仲尼——儒家的困境及其解脱之道 101
叶公子高将使于齐——对外交涉者的困境及其解脱之道 116
颜阖将传魏灵公太子——教育者的困境及其解脱之道 124
栎社、大木、楸拍桑——可以尽年的社会生存哲学 128
支离疏——可以不被社会役用的生活哲学 133
凤兮凤兮——对儒家“以德治世”的政治理想之批判 134
德充府鲁有兀者王骀——庄子心目中的教育者之形象 138
申徒嘉与子产——对虚骄身段之批判 146
鲁有兀者叔山无趾——道家的自然人格对儒家的道德人格之刺讽 151
才全德不形——培养一种令所有人喜爱亲近的品格 155
重于精神轻于形貌的人之真情 162
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满足于自然供给的与天为友之心境 163
人故无情乎——拒绝世俗价值的情绪 166
大宗师有真人而后有真知——提升自己的认识境界 170
“真人”的情貌知能 172
相忘于江湖——社会冲突的“雨忘而化其道” 178
大块载我以形——打开生命的空间安住于自然妙道 180
自然的妙道——道的本体论与宇宙论 183
女偊的“朝彻见独”功夫 187
变化于天地间的生死一体观——物物迁流相变为一安命于天 193
生死两忘放弃俗礼相造乎道 197
亲丧不哀化而又化入于天一 201
“仁义是非”的批判——超越儒家政治活动的境界 203
颜回的“坐忘”的功夫 206
安命的生死观 208
应帝王藏仁要人——对政治人物有意私为的批判 212
经式义度——对礼法的批判 214
为天下——庄子对政治使命感的否定 216
“明王之治”的观念 218
“壶子四相”的功夫境界观 220
“至人”的用心意境 226
对“浑沌”的所伤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