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探寻“磨刀石” 1
一、音乐批评研究的理论急迫性与现实可能性 1
二、释名、取域与断代 3
三、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观念嬗变轨迹研究的意义 6
四、研究方法与原则 7
第一章 为“新民”而“新学”、“新音乐”——学堂乐歌时期的音乐批评观念 11
第一节 学堂乐歌音乐批评观念的文化“生长基” 11
第二节 对新音乐的社会作用的批评 17
第三节 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批评 19
第四节 对东洋西洋音乐的批评 23
第五节 对社会音乐现实的批评 26
第六节 对乐歌创作的批评 32
第七节 对音乐教育及社会音乐活动的批评 39
第八节 批评观念的理论建树及其历史局限 42
第二章 为“启蒙”,为“救亡”,也为“艺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音乐批评观念 53
第一节 五四新音乐批评观念的文化“生长基” 54
第二节 萧友梅的音乐批评观念 59
第三节 刘天华的音乐批评观念 72
第四节 王光祈的音乐批评观念 80
第五节 赵元任的音乐批评观念 97
第六节 青主的音乐批评观念 103
第七节 思想多元的批评观念场 120
第八节 建树及其局限 134
第三章 一切为了“救亡”——战争时期的音乐批评观念 153
第一节 音乐批评观念的文化“生长基” 154
第二节 左翼音乐批评观念的崛起与启蒙观念的式微 158
第三节 40年代异质批评话语与观念 181
第四节 划时代的《讲话》对新音乐批评的深刻影响 199
第五节 战争时期音乐批评观念的贡献与不足 208
第四章 在《讲话》及其他文艺政策指导下的探索、开拓与论争——建国初期的音乐批评观念 221
第一节 稳定与动荡的“双主题变奏” 221
第二节 在“新情况,新问题”面前的困惑、躁动与探索 228
第三节 在“双百方针”与“反右”、“拔旗”中间的惶恐、不安与寻觅 251
第四节 在“三化”、“极左”观念膨胀面前的追随、失落与思考 265
第五节 对“现代戏”的批评阐释所包含的“前文革”信息 278
第六节 在两极张力挤压之下的理论建树与局限 281
第五章 在“极左”观念蹂躏下的迷失、癫狂与求索——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音乐批评观念 295
第一节 音乐批评观念的文化“生长基” 295
第二节 对贺绿汀的批判蕴含的时代癫狂精神风貌 298
第三节 对“样板戏”的吹捧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 300
第四节 对“无标题音乐”的批判显现出来的文革价值取向 306
第五节 迷失中的荒谬与求索 309
第六章 在解放思想大势推动下的探索、论争与开拓——新时期的音乐批评观念 315
第一节 音乐批评观念的文化“生长基” 316
第二节 对音乐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批评 322
第三节 关于音乐的主体性问题的思考 338
第四节 对西方现代主义的诠释和对自己批评方法的解读 348
第五节 对五四以来“新音乐”艺术的再度批评 363
第六节 对大众流行音乐的批评 368
第七节 对中西管弦乐创作的批评 384
第八节 对“新潮音乐”的批评 399
第九节 对民族(传统)音乐的批评 408
第十节 新时期的新建树与新问题 424
第七章 在多元有序态势中的纷争、喧哗与探新——“后新时期”的音乐批评观念 441
第一节 音乐批评观念的文化“生长基” 441
第二节 民族主义批评的新崛起 446
第三节 启蒙主义批评的再兴盛 458
第四节 对音乐学科建设的批评 468
第五节 对先锋试验音乐的批评 476
第六节 对大众流行音乐的批评 485
第七节 后新时期里的新成就、新问题与新期望 491
结论 既要“磨刀”,更需“自恰”——音乐批评“内外环境”建设问题 503
外部环境之一:既往核心问题的梳理 505
外部环境之二:现实文化格局的解析 507
外部环境之三:未来文化观念的确立 509
归结点:走向批评的“自恰” 512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519
后记 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