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通信技术概论 3
第1章 电信技术发展概况 3
1.1 概述 3
1.1.1 飞速发展的电信技术 3
1.1.2 电信业务及其分类 5
1.2 电信技术发展史 6
1.2.1 有线通信发展史 6
1.2.2 无线通信发展史 16
1.2.3 通信终端发展史 20
1.3 现代电信新技术 23
1.3.1 帧中继 23
1.3.2 快速和交换以太网 24
1.3.4 ATM 26
1.3.3 城域网和交换多兆比特数据业务 26
1.3.5 同步光纤网/同步数字体系结构 27
1.3.6 无线通信技术 28
1.3.7 宽带接入 31
1.3.8 宽带信令网络 33
1.3.9 高级智能网 34
1.3.10 宽带 IP 35
1.3.11 信息存储与媒体 36
1.3.12 信息家电 36
1.3.13 下一代网络 37
1.4 电信技术发展趋势 38
1.4.1 有线通信发展趋势 38
1.4.2 无线通信发展趋势 41
1.4.3 通信终端发展趋势 43
2.1 概述 44
第2章 电信网络技术基础 44
2.2 排队理论基础 45
2.2.1 概述 45
2.2.2 M/M/1排队系统 48
2.2.3 M/M/m(n) 50
2.2.4 M/M/m(m) 51
2.3 话务量理论基础 51
2.3.1 话务量的概念 51
2.3.2 线束的概念 52
2.3.3 系统的状态概率分布 53
2.3.4 呼损的计算 53
2.4 差错控制理论 54
2.4.1 差错控制技术 54
2.4.2 纠错编码概念 56
2.4.3 常用检错码 57
2.4.4 线性分组码 58
2.4.5 循环码 60
2.4.6 卷积码 63
2.5 图论基础 65
2.5.1 图论基本知识 65
2.5.2 路径选择 67
2.5.3 站址选择 68
2.6 可靠性理论基础 69
2.6.1 概述 69
2.6.2 电信网的可靠性 70
2.7 同步技术 71
2.7.1 概述 71
2.7.2 载波同步 72
2.7.3 码元同步 73
2.7.4 群同步 74
2.7.5 网同步 75
2.8 交换技术 76
2.8.1 概述 76
2.8.2 程控交换技术 78
2.8.3 ATM 交换技术 82
第3章 电信传输技术基础 85
3.1 信息论基础 85
3.1.1 概述 85
3.1.2 信息量 86
3.1.3 信道的干扰特性和信道容量 87
3.1.4 信源编码 89
3.2 随机信号分析 91
3.2.1 概率论基础知识 91
3.2.2 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 93
3.2.3 随机过程 95
3.3 模拟信号数字化 97
3.3.1 信号的分类 97
3.3.2 抽样定理 98
3.3.3 脉冲编码调制(PCM) 100
3.4 调制的基本概念 104
3.4.1 数字调制技术 104
3.4.2 幅移键控(ASK) 105
3.4.3 相移键控(PSK) 108
3.4.4 频移键控(FSK) 112
3.5 复用技术 116
3.5.1 频分复用 116
3.5.2 时分复用 117
3.5.5 波分复用 118
3.5.3 统计复用 118
3.5.4 空分复用 118
3.6 多址编码技术 120
3.6.1 概述 120
3.6.2 编码 120
3.6.3 扩频技术 121
3.6.4 码分多址原理 123
3.6.5 其他多址技术 124
第2篇 有线通信 127
第4章 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 127
4.1 电话通信概述 127
4.2 电话通信的主要技术 128
4.2.1 交换、传输和终端 128
4.2.2 数字电话交换 132
4.2.3 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和数字传输 133
4.2.4 综合数字网(IDN)的优越性 136
4.3 PSTN 的组成和电话号码的编排 137
4.3.1 国际电话网 137
4.3.2 国内长途电话网 137
4.3.3 本地电话网 138
4.3.4 电话号码的编排 139
4.4 No.7信令 141
4.4.1 信令概述 141
4.4.2 No.7信令的基本概念 141
4.4.3 No.7信令的四级和七层结构 143
4.4.4 MTP 简介 144
4.4.5 TUP 简介 147
4.4.6 SCCP 和 TCAP 149
35.6 MSP 151
4.4.7 No.7信令网 153
4.4.8 几个其他问题 154
4.4.9 No.7信令的新近发展 155
4.5 PSTN 的网同步 156
4.5.1 滑码问题 156
4.5.2 准同步和主从同步 157
4.5.4 同步网设备 158
4.5.3 对时钟的要求 158
4.5.5 帧同步和弹性存储器 159
4.6 PSTN 的网络管理 159
4.6.1 实行集中维护和进行监控 159
4.6.2 建立软件中心,对网络运行作后援支持 160
4.6.3 建立各级网管中心,加强网管工作 161
4.7 PSTN 提供的服务 162
4.7.1 程控交换机提供的新业务 162
4.7.2 IDN 传输能力提供的服务 163
4.7.3 PSTN 中提供的其他服务 163
4.8.1 窄带和宽带结合的交换机 164
4.8 PSTN 的发展 164
4.8.2 软交换技术和下一代电信网 165
第5章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167
5.1 ISDN 概述 167
5.1.1 ISDN 的定义 167
5.1.2 国外 ISDN 的发展情况 168
5.1.3 国内 ISDN 的发展情况 169
5.2 ISDN 的业务 170
5.2.1 ISDN 的基本业务 170
5.2.2 ISDN 的补充业务 172
5.3 ISDN 的接口协议 173
5.3.1 ISDN 的用户—网络接口 173
5.3.2 物理层协议 174
5.3.3 数据链路层协议 180
5.3.4 呼叫控制协议 184
5.4.1 概述 188
5.4 ISDN 的局间信令 ISUP 188
5.4.2 ISUP 消息和参数 189
5.4.3 基本呼叫控制流程 191
5.4.4 补充业务信令流程 192
5.4.5 ISUP 与其他信令配合 194
5.5 ISDN 与其他网络的互连互通 196
5.5.2 ISDN 与 PSPDN 的互通 197
5.5.1 ISDN 与因特网的互通 197
5.5.3 ISDN 与帧中继(FR)网的互通 201
5.6 ISDN 的终端产品及应用介绍 203
第6章 数据通信网 206
6.1 概述 206
6.2 分组交换网(X.25) 206
6.2.1 分组交换技术的产生 206
6.2.2 分组交换的基本特点 206
6.2.3 通信协议 207
6.2.4 分组交换网 214
6.3.1 概述 217
6.3 数字数据网(DDN) 217
6.3.2 基本原理 218
6.3.3 网络结构 222
6.3.4 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 223
6.3.5 主要设备及维护 225
6.3.6 DDN 业务 226
6.3.7 用户接入方式 227
6.4 帧中继(Frame Relay)网 227
6.4.1 概述 227
6.4.2 协议标准 228
6.4.3 设备及网络结构 232
6.4.4 帧中继与 ATM 的互通 233
6.4.5 帧中继的业务应用 235
7.1 接入网概述 237
7.1.1 接入网的发展史 237
第7章 有线接入网 237
7.1.2 接入网的结构模型 239
7.2 有线接入网的现状与标准 240
7.2.1 有线接入网现状 240
7.2.2 有线接入网的标准化体系 242
7.3 有线接入网的技术和业务 244
7.3.1 铜缆接入网 244
7.3.2 xDSL 245
7.3.3 CATV 与 HFC 网 252
7.3.4 V5接口 255
7.3.5 光纤全业务网 257
7.3.6 接入网上的增值业务 264
7.4 有线接入网的网管 265
7.4.1 接入网的网络管理 266
7.4.2 接入网的业务管理 268
7.4.3 接入网的终端管理和服务管理 268
7.5 有线接入网发展趋势 269
7.5.1 网络的发展趋势 269
7.5.2 技术与业务的发展趋势 270
7.5.3 网络/业务管理的发展趋势 272
7.6 用户驻地网 272
7.6.1 用户驻地网的概念 272
7.6.2 用户驻地网的网络结构 272
7.6.3 用户驻地网的主要技术 273
7.6.4 有关的政策法规 274
第8章 宽带通信网 276
8.1 宽带通信网概述 276
8.1.1 语音通信与数据通信 276
8.1.2 数据传输和交换方式 276
8.1.3 B-ISDN 通信平台 277
8.2 ATM 宽带通信网 278
8.2.1 ATM 基本原理 278
8.2.2 ATM 的业务适配和信令 280
8.2.3 ATM 交换系统 284
8.2.4 网络参数与业务质量 290
8.2.5 流量与拥塞控制 294
8.2.6 ATM 统计复用 303
8.2.7 ATM 互联技术 306
8.3 IP 宽带通信网 313
8.3.1 计算机通信网概述 313
8.3.2 网络互联技术 323
8.3.3 吉比特以太网 327
8.3.5 IP over SDH 343
8.3.6 IP over WDM 345
8.4 宽带通信网的发展趋势 347
8.4.1 IP 与 ATM 技术的融合 347
8.4.2 IP 网服务质量(QoS)的改进 353
9.1 智能网概述 358
9.1.1 智能网的概念和实现原理 358
第9章 智能网 358
9.1.2 智能网的演变过程 359
9.1.3 国际上智能网发展概况 360
9.1.4 我国智能网发展概况 361
9.2 智能网的组成和开放的业务 361
9.2.1 智能网的组成 361
9.2.2 智能网开放的业务 364
9.3 智能网的概念模型 373
9.3.1 业务平面(SP) 373
9.3.2 总功能平面(GFP) 374
9.3.3 分布功能平面(DFP) 375
9.3.4 物理平面(PP) 376
9.3.5 智能网业务处理模型 377
9.4 智能网应用规程(INAP) 377
9.4.1 INAP 的作用 377
9.4.2 INAP 的规程体系结构 378
9.4.3 INAP 操作和信息流 378
9.5 移动智能网概述 379
9.5.1 移动智能网的概念和特点 379
9.5.2 移动智能网的发展背景 380
9.5.3 移动智能网的演变和发展状况 380
9.6 移动智能网应用规程 380
9.6.1 概述 380
9.6.2 CAP 协议和 MAP 协议 382
9.6.3 CAP 的描述方法 383
9.6.4 CAP 操作 383
9.6.5 CAMEL 的特殊性 385
9.7 移动智能网业务概述 385
9.7.1 预付费业务 385
9.7.2 亲情号码业务(Familiarity Number) 387
9.7.3 分区分时计费业务(Cell and Time Discount) 388
9.7.4 个人优惠业务 388
9.7.5 移动虚拟专用网(MVPN) 388
9.7.6 无线广告业务(WAD) 390
9.8.2 国外研究情况 391
9.8.3 智能网与因特网的结合 391
9.8.1 智能网的标准化进程 391
9.8 智能网发展展望 391
9.8.4 智能网与宽带的结合 392
第10章 光纤通信技术 393
10.1 光通信的基本原理 393
10.1.1 光纤的导光原理 393
8.3.4 IP over ATM 394
10.1.2 光纤和光缆 395
10.1.3 光发射和光接收 401
10.1.4 光传输系统 405
10.2 光同步数字系列(SDH)传输网 406
10.2.1 概述 406
10.2.2 速率与帧结构 406
10.2.3 同步复用和映射 407
10.2.4 SDH 传送网及自愈网 409
10.2.5 SDH 设备 411
10.2.6 SDH 网络的同步 413
10.2.7 SDH 的传输损伤 414
10.2.8 SDH 网络管理 416
10.3 波分复用(WDM)光传输系统 418
10.3.1 概述 418
10.3.2 WDM 系统的总体结构 419
10.3.3 WDM 的关键技术 421
10.3.4 WDM 中的无源光器件 424
10.3.5 光放大器 427
10.3.6 WDM 网络管理 431
10.4 光传送网(OTN) 432
10.4.1 OTN 的基本概念 432
10.4.2 光网络的基本网络元件及其功能 434
10.4.3 OTN 的网络节点接口(0NNI) 435
10.4.4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 438
10.4.5 OTN 的标准化进程 441
10.4.6 OTN 的应用 442
第11章 IP 电话通信技术 443
11.1 概述 443
11.1.1 什么是 IP 电话 443
11.1.2 IP 电话的三种实现方式 444
11.1.3 IP 电话的优越性 445
11.2.1 IP 电话中采用的语音编码 446
11.2 IP 电话的语音质量 446
11.1.4 国内外 IP 电话发展概况 446
11.2.2 回声对语音质量的影响 447
11.2.3 时延对语音质量的影响 448
11.2.4 丢包对语音质量的影响 449
11.3 IP 电话的网关 449
11.3.1 网关和网守的功能 449
11.3.2 网关结构 450
11.3.3 网关电话系统的实际通信过程 451
11.4 IP 电话的技术标准 452
11.4.1 IP 电话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团体 452
11.4.2 RTP/RTCP 453
11.4.3 H.323协议 454
11.4.4 会话发起协议(SIP) 455
11.4.5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 456
11.5.3 IP 传真的标准 458
11.5.1 传真的技术原理 458
11.5 IP 传真 458
11.5.2 IP 电话和 IP 传真 458
11.5.4 IP 传真网关 459
11.6 IP 电话的服务质量 460
11.6.1 影响 IP 电话服务质量的几个因素 461
11.6.2 改善服务质量的排队技术 461
11.6.3 优先级和服务类别的安排 462
11.6.4 资源预留协议(RSVP)的应用 462
11.7 IP 电话应用和发展 463
12.2 无线信道传播模型 467
12.1 概述 467
12.2.1 无线传播模型 467
第12章 无线通信原理 467
第3篇 无线通信 467
12.2.2 自由空间传播 468
12.2.3 室外传播模型 470
12.2.4 室内传播模型 471
12.3 无线信道的特征 472
12.3.1 多普勒频移 473
12.3.2 多径效应 473
12.3.3 衰落 474
12.4 抗衰落的基本原理 475
12.4.1 均衡 475
12.4.2 分集技术 476
12.4.3 合并方式 477
12.4.4 RAKE 接收机 478
12.4.5 交织与编码技术 479
12.5 无线信道的噪声 480
12.5.1 无线信道噪声概述 480
12.4.6 导频校准与滤波技术 480
12.5.2 人为噪声 481
12.5.3 发射机产生的噪声及寄生辐射 481
12.5.4 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 481
12.5.5 互调干扰 482
12.6 移动通信系统及其组网技术 483
12.6.1 概述 483
12.6.2 区域覆盖及网络结构 484
12.6.3 信道指配及管理 485
12.6.4 提高蜂窝系统的容量的方法 486
12.7 红外无线通信原理 487
12.7.1 红外辐射的发射及其规律 487
12.6.5 信令 487
12.7.2 实际物体的红外辐射规律 488
12.8 蓝牙(Bluetooth)技术 489
12.8.1 蓝牙系统的构成 489
12.8.2 蓝牙系统的基本概念 489
12.9 无线通信的发展展望 491
第13章 无线接入技术 493
13.1 概述 493
13.1.1 无线接入技术的历史与现状 493
13.1.2 无线接入技术的功能与特点 494
13.2.1 窄带无线接入技术 495
13.2 无线接入技术的分类 495
13.2.2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500
13.3 无线局域网接入技术 503
13.3.1 无线局域网概述 503
13.3.2 无线 ATM 网 503
13.3.3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 505
13.3.4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 509
13.4 微波接入技术 510
13.4.1 微波接入技术概述 510
13.4.2 MMDS 511
13.4.3 LMDS 513
13.5 卫星接入技术 516
13.5.1 卫星接入技术概述 516
13.5.2 卫星接入技术的分类和比较 518
13.6.1 蓝牙技术概述 526
13.6.2 蓝牙技术的工作原理 526
13.6 蓝牙技术 526
13.6.3 蓝牙技术规范 529
13.6.4 蓝牙技术的应用 531
13.6.5 蓝牙技术的发展及其前景 534
13.6.6 存在的问题 535
13.7 接入技术的发展趋势 536
13.7.1 接入技术的发展格局 536
13.7.2 光纤接入的发展趋势 537
13.7.3 固定无线接入的发展趋势 538
13.7.5 无线和有线接入的融合趋势 539
13.7.4 移动无线接入的发展趋势 539
第14章 无线寻呼通信 541
14.1 概述 541
14.2.1 系统的分类 542
14.2 无线寻呼系统的组成 542
14.2.2 系统的组成 543
14.2.3 服务类型及功能 545
14.2.4 系统的性能指标 545
14.2.5 无线寻呼频率 545
14.2.6 寻呼接收机 545
14.3 无线寻呼系统的编码协议 547
14.3.1 POCSAG 码 547
14.3.2 GSC 码 549
14.3.3 FLEX 码 549
14.3.4 ERMES 码 552
14.3.5 APOC 码 553
14.3.6 几种编码协议的比较 553
14.4 POCSAG 无线寻呼网 555
14.4.1 系统组成 555
14.4.2 网络结构 555
14.4.3 系统功能 555
14.4.4 频率配置 555
14.4.5 全国无线寻呼网 556
14.5.2 网络结构 557
14.5.1 系统组成 557
14.5 FLEX 高速无线寻呼网 557
14.5.3 接口要求 559
14.5.5 频率配置 560
14.5.4 编号 560
14.5.6 IPNP 联网协议 560
14.5.7 FLEX 漫游的实现 561
14.5.8 系统设备介绍 562
14.6 双向无线寻呼系统 563
14.6.1 ReFLEX 系统 563
14.6.2 NexNET 系统 564
14.6.3 PLANT 双向个人移动信息系统 565
14.6.4 双向无线寻呼制式的选择原则 566
14.7 无线寻呼通信的发展趋势 566
15.1.2 微波通信的技术发展 568
15.1 概述 568
15.1.1 微波通信的特点 568
第15章 微波通信 568
15.2 微波通信设备 569
15.2.1 微波通信系统的组成 569
15.2.2 微波通信系统主要设备 570
15.2.3 天馈线系统 573
15.2.4 微波线路频率配置 577
15.3 微波通信技术 579
15.3.1 微波传送体制的关键技术 579
15.3.2 微波帧复用技术 584
15.3.3 SDH 微波传输系统的网络管理 586
15.4 微波通信线路测试 587
15.4.1 天馈线系统的调测 587
15.4.2 数字微波设备单机测试 589
15.4.3 波道倒换 592
15.5 微波通信应用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593
第16章 卫星通信 594
16.1 概述 594
16.1.1 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 594
16.1.2 卫星通信系统的分类 595
16.1.3 卫星通信工作频段的选择 595
16.1.4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596
16.1.5 卫星通信的发展历史 597
16.2.1 卫星种类 598
16.2.2 卫星轨道 598
16.2 通信卫星 598
16.2.3 影响静止卫星通信的因素 599
16.2.4 静止通信卫星的组成 600
16.2.5 我国通信卫星的发展 601
16.3 卫星通信体制 602
16.3.1 概述 602
16.3.2 多址联接方式 602
16.3.3 多址分配技术 603
16.4 卫星信息传输 604
16.4.1 卫星传输段定义 604
16.4.2 卫星模拟信号传输 605
16.4.3 卫星数字信号传输 607
16.4.4 传输技术的发展 609
16.5.1 天线、伺服系统 609
16.5 地球站主要设备组成 609
16.5.2 高功率放大器 611
16.5.3 低噪声放大器 612
16.5.4 上下变频器 612
16.5.5 地面终端设备 613
16.6 卫星网络管理 619
16.6.1 卫星网络管理的主要项目 619
16.6.2 卫星网络管理实例 619
第17章 卫星通信应用 621
17.1 VSAT 系统(甚小口径终端系统) 621
17.1.1 概述 621
17.1.2 VSAT 网络构成 622
17.1.3 VSAT 通信制式 623
17.1.4 VSAT 系统的技术基础 626
17.1.5 VSAT (卫星)链路方程 629
17.1.6 VSAT 系统地球站设施 633
17.1.7 VSAT 系统工程实施 634
17.2 全球定位系统 636
17.2.1 GPS 概述 636
17.2.2 GPS 系统组成 638
17.2.3 GPS 的信号结构 640
17.2.4 GPS 应用及相关技术 641
17.2.5 GPS 在 ITS 中的应用 646
17.2.6 其他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介 651
17.2.7 全球定位系统的未来发展 652
18.1.1 平流层通信的特点 654
第18章 平流层通信 654
18.1 平流层通信概述 654
18.1.2 平流层通信的发展 655
18.2 平流层空中平台 655
18.2.1 平流层的大气特性 656
18.2.2 空中平台系统的组成 657
18.3 平流层通信的电波传播 661
18.3.1 平流层通信使用的频率 661
18.3.2 传播损耗 662
18.3.3 平流层移动信道模型 663
18.4 平流层通信系统 663
18.4.1 通信系统基本结构 663
18.4.2 机载通信设备 666
18.4.3 CDMA 中继转发器 667
18.4.4 平流层 CDMA 通信容量分析 668
18.5 平流层通信平台的应用 673
18.5.1 平流层移动无线通信 673
18.5.2 固定无线接入通信 673
18.5.3 电视广播应用 674
18.5.4 地球观测应用 674
第4篇 移动通信 679
第19章 移动通信概述 679
19.1 移动通信发展史 679
19.1.1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和动向 679
19.2.1 全球移动通信大发展的20年 680
19.1.2 移动通信的特点和要求 680
19.2 移动通信现状 680
19.2.2 我国移动通信现状 681
19.2.3 当代移动通信的主要类别 682
19.3 移动通信展望 685
19.3.1 当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685
19.3.2 当代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及其产品开发特点 686
19.3.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 688
19.3.4 个人通信与移动因特网 691
第20章 移动通信工作原理 693
20.1 概述 693
20.1.1 移动通信原理 693
20.1.2 移动通信工作频段 696
20.2 移动通信系统 697
20.2.1 移动通信系统组成 697
20.2.2 移动通信系统制式 698
20.2.3 几种数字蜂窝系统介绍 704
20.3 移动通信信道设备 707
20.3.1 移动通信发射机 707
20.3.2 移动通信接收机 709
20.4 移动终端 711
20.4.1 GSM 手机 711
20.4.2 CDMA 手机(IS-95A) 717
20.4.3 PDA 手机 719
20.4.4 手机发展趋势 720
21.1.1 移动通信的无线传播环境 723
21.1 概述 723
第21章 移动通信传输技术 723
21.1.2 多径衰落 724
21.1.3 阴影衰落 725
21.1.4 时延扩展、符号间干扰和相干带宽 725
21.1.5 室内到室外和步行者的无线环境 726
21.1.6 室内无线环境 727
21.1.7 车载无线环境 727
21.1.8 移动通信环境的传输技术 727
21.2 抗衰落和抗干扰技术 728
21.2.1 分集和合并技术 728
21.2.2 跳频 729
21.2.3 自适应均衡 730
21.2.5 交织技术 732
21.2.4 信道编码 732
21.2.6 Rake 接收机 734
21.2.7 功率控制 734
21.2.8 切换 736
21.2.9 多用户检测 738
21.2.10 多速率 738
21.3 多址技术 739
21.3.1 FDMA 739
21.3.2 TDMA 740
21.3.3 CDMA 744
21.4 双工技术 748
21.4.1 频分双工 748
21.5 语音编码 749
21.5.1 语音编码类型 749
21.4.2 时分双工 749
21.5.2 GSM 系统的语音编码标准 RPE-LTP 750
21.5.3 D-AMPS 系统的语音编码标准 750
21.5.4 IS-95系统的语音编码标准(IS-96CDMA 语音编码) 751
21.6 语音的间断传输 752
21.6.1 语音间断传输的目的 752
21.6.2 GSM 系统中语音间断传输的原理 752
21.6.3 GSM 系统中语音间断传输的实现 752
第22章 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755
22.1 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755
22.1.1 GSM 755
22.1.2 CDMA 771
22.2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技术 776
22.2.1 GSM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特点与作用 776
22.2.2 网络性能分析 777
22.2.3 优化调整手段 781
22.3.2 CDMA 的安全管理 785
22.3.1 GSM 安全管理 785
22.3 移动通信安全管理 785
22.2.4 优化效果评估 785
第23章 移动数据库技术 789
23.1 概述 789
23.1.1 移动计算与移动数据库 789
23.1.2 移动数据管理与分布式数据管理的关系 791
23.1.3 移动数据库的研究目标与意义 792
23.1.4 移动数据库系统结构与分类 792
23.2 移动数据库的关键技术 792
23.2.1 数据广播 794
23.2.2 移动查询处理(MoQP) 795
23.2.3 缓存复制技术 796
23.2.4 移动事务处理(MoTP) 799
23.2.5 Agent 技术 800
23.2.6 移动数据库的安全技术 801
23.2.7 CC/PP 实现个性化信息发布 803
23.2.8 最新发展动态 804
23.3 移动数据库典型应用 804
第24章 集群通信 808
24.1 概述 808
24.1.1 专业移动通信与公众移动通信的区别 808
24.1.2 集群通信特点 808
24.1.3 我国专业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809
24.2 模拟集群 810
24.2.2 模拟集群网络结构 810
24.2.1 模拟集群制式 810
24.2.3 模拟集群空中接口 812
24.3 数字集群 815
24.3.1 数字集群的目标和业务 815
24.3.2 数字集群制式 815
24.3.3 数字集群网络结构 816
24.3.4 数字集群空中接口 820
24.4.1 模拟集群国家标准 827
24.4 中国集群通信标准 827
24.4.2 无中心选址通信系统国家标准 830
24.4.3 数字集群行业标准 832
25.1.2 无绳电话机与蜂窝电话机的主要区别 837
第25章 无绳电话通信 837
25.1 概述 837
25.1.1 无绳电话机与电话机的主要区别 837
25.1.3 无绳电话通信特点 838
25.1.4 无绳电话通信的发展历程 838
25.2 模拟无绳电话系统 840
25.2.1 模拟无绳电话机的结构与分类 840
25.2.2 日本模拟无绳电话系统 843
25.2.3 欧洲模拟无绳电话系统 844
25.2.4 中国模拟无绳电话系统国家标准 844
25.3 数字无绳电话系统 847
25.3.1 数字无绳电话系统的技术和工作特性 847
25.3.2 CT2系列数字无绳电话系统 849
25.3.3 泛欧数字无绳电话系统(DECT) 850
25.3.4 日本数字无绳电话系统(PHS) 853
25.3.5 个人接入通信系统(PACS) 855
25.3.6 数字无绳系统与数字蜂窝系统的比较 856
25.3.7 PHS 与 GSM1800作无线市话的比较 856
第26章 卫星移动通信 859
26.1.3 系统分类 859
26.1 卫星移动通信概述 859
26.1.2 系统组成 859
26.1.1 发展概况 859
26.1.4 频率分配 860
26.1.5 系统特点 860
26.2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设计 861
26.2.1 卫星移动通信的轨道设计 861
26.2.2 卫星移动通信的卫星星座设计 862
26.2.3 卫星移动通信的电波传输 862
26.2.4 卫星移动通信的相关技术 863
26.3 静止轨道(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865
26.3.1 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INMARSAT) 865
26.3.2 北美移动卫星通信系统(MSAT) 867
26.3.3 亚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APMT) 868
26.3.4 亚洲蜂窝卫星系统(ACeS) 869
26.4 中轨道(M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871
26.5 小低轨道(L-LEO)卫星移动系统 872
26.6.1 铱(Iridium)系统 874
26.6 大低轨道(B-LEO)卫星移动系统 874
26.6.2 全球星(Globalstar)系统 876
26.7 宽带多媒体系统 877
26.7.1 “空中因特网”Teledesic 系统 877
26.7.2 “天桥系统”Skybfidge 系统 878
26.7.3 “宇宙链路”Astrolink 系统 879
26.7.4 “计算机星”Cyberstar 系统 879
26.7.5 “太空之路”Spaceway 系统 880
26.7.6 “太空天国”Celestri 系统 880
26.8 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的发展 881
26.8.1 卫星移动通信在我国的发展 881
26.8.2 几种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比较 882
26.9.1 概述 883
26.9.2 第三代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方案简介 883
26.9 卫星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883
第27章 移动通信设备测试 886
27.1 概述 886
27.2 测试条件 886
27.2.1 正常测试条件 886
27.2.2 极限测试条件 886
27.2.5 符号与缩略语 887
27.2.3 测试设备 887
27.2.4 标准测试信号 887
27.3.1 相位误差和频率误差 888
27.3 发射机测试方法 888
27.3.2 多径与干扰条件下的频率误差 889
27.3.3 载频峰值功率与突发脉冲定时 889
27.3.4 输出射频频谱 890
27.3.5 杂散辐射、机箱辐射 891
27.4 接收机测试方法 892
27.4.1 误比特率(BER)与帧擦除率(FER) 892
27.4.2 坏帧指示性能(BFI) 893
27.4.3 参考灵敏度 893
27.4.4 接收机适用的输入电平范围 894
27.4.5 同信道抑制 895
27.4.6 邻信道抑制 896
27.4.7 阻塞与杂散响应 896
27.4.8 互调抑制 897
27.5 音频测试 898
27.5.1 发送灵敏度/频率响应 898
27.5.3 接收灵敏度/频率响应 899
27.5.2 发送响度评定值(SLR) 899
27.5.4 接收响度评定值(RLR) 899
27.5.7 发送失真 900
27.5.5 侧音掩蔽评定值(STMR) 900
27.5.6 回波损耗(ERL) 900
27.5.8 接收失真 901
27.6 基站无线指标测试 901
27.6.1 基站测试概述 901
27.6.2 发射机测试指标 902
27.6.3 接收机测试指标 903
27.7.1 系统验收测试 905
27.7.2 网络优化联试 905
27.7.3 实地通信网络试验 905
27.7 系统测试 905
27.7.4 环境试验 906
27.7.5 FTA 测试 906
27.7.6 进网检测 907
27.8 发展趋势 907
28.1.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目标 909
第28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909
28.1 概述 909
28.1.2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要求 910
28.1.3 IMT2000空中接口的选择 911
28.1.4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频率分配 912
28.1.5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空中接口 912
28.2 宽带 CDMA 空中接口 913
28.2.1 概述 913
28.2.2 宽带 CDMA 空中接口设计及主要功能 914
28.2.3 宽带 CDMA 技术方案 917
28.2.4 宽带 CDMA 收发信机设计 918
28.3.1 概述 922
28.3 WCDMA 922
28.3.2 WCDMA 逻辑及物理信道 923
28.3.3 WCDMA 扩频及多速率技术 924
28.3.4 分组数据及越区切换 925
28.4 cdma 2000 925
28.4.1 概述 925
28.4.2 cdma 2000物理信道 925
28.4.3 cdma 2000扩频与多速率技术 926
28.4.4 cdma 2000分组数据和越区切换 926
28.5.1 概述 927
28.5 TD-SCDMA 927
28.5.2 TD-SCDMA 的关键技术 927
28.6 LAS-CDMA 方案 929
28.6.1 LAS-CDMA 技术概述 929
28.6.2 无线体制转变面临的挑战 929
28.6.3 为什么 TD-LAS 是最好的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 931
28.6.4 TD-LAS 准商用系统的技术突破 933
28.6.5 LAS-CDMA 的发展前景 933
28.7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935
28.7.1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不足及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提出 935
28.7.2 新一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938
第29章 移动因特网 940
29.1 概述 940
29.2 移动接入网 941
29.2.1 概述 941
29.2.2 移动接入网技术 942
29.3.1 全 IP 核心网 943
29.3.2 移动核心网的演进 943
29.3 移动核心网 943
29.3.3 移动核心网的网络结构 944
29.3.4 移动核心网的发展状况与方向 945
29.4 WAP 946
29.4.1 WAP 概述 946
29.4.2 WAP 协议栈结构 948
29.4.3 WAP 系统开发 949
29.4.4 中文 WAP 网站开发 951
29.5 GPRS 954
29.5.1 GPRS 简介 954
29.5.2 GPRS 的结构 956
29.5.3 GPRS 的高级功能 958
29.5.4 GPRS 的主要接口 959
29.5.5 GPRS 计费 961
29.6 移动 IP 技术 961
29.6.1 概述 961
29.6.2 移动 IP 的主要功能 964
29.6.3 移动 IP 的工作原理 966
29.6.4 移动 IP 的应用 966
29.6.5 IPv6的移动性 969
第5篇 因特网 973
30.1 因特网的发展史 973
30.1.1 因特网的起源与发展 973
第30章 因特网概述 973
30.1.2 因特网的现状 974
30.1.3 因特网的发展方向 975
30.2 因特网的网络与传输协议 976
30.2.1 TCP/IP 概述 976
30.2.2 因特网协议 978
30.2.3 IP 地址 979
30.2.4 传输控制协议和用户数据报协议 979
30.2.5 TCP/IP 参考模型中的其他一些协议 982
30.3 域名系统 983
30.3.1 域名概述 983
30.3.2 域名系统的名字空间 983
30.3.3 域名系统组成 984
30.3.4 中文网址与中文域名 985
30.4 电子邮件 986
30.4.1 概述 986
30.4.2 电子邮件的发送 987
30.4.3 电子邮件的接收 988
30.4.4 电子邮件的扩展 988
30.5 万维网 989
30.5.1 概述 989
30.5.2 超文本传送协议 989
30.5.3 超文本标记语言 990
30.5.4 Web 数据库访问技术 990
30.5.5 可扩展的标记语言 992
30.5.6 搜索引擎 993
30.6 因特网上的其他应用 994
30.6.1 文件传输 994
30.6.2 远程登录 994
30.6.3 新闻组 995
30.6.4 IRC 996
30.6.5 网络会议 996
30.6.6 即时消息服务 996
30.7.1 传统的 Client/Server 结构 997
30.6.7 因特网服务商 997
30.7 基于 Web 的系统架构 997
30.7.2 新型的 Browser/Server 结构 998
31.1 因特网管理 999
31.1.1 概述 999
31.1.2 因特网的网络管理技术 999
第31章 因特网管理与安全 999
31.1.3 因特网管理组织 1006
31.1.4 因特网管理政策法规 1009
31.2.2 常见的安全威胁与攻击 1015
31.2.1 概述 1015
31.2 因特网安全 1015
31.2.3 安全问题根源 1017
31.2.4 安全框架和理论 1018
31.2.5 安全技术和产品 1024
31.2.6 安全等级与标准 1041
31.2.7 典型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解决方案 1043
第32章 因特网测试 1046
32.1 概述 1046
32.2 因特网测试标准 1046
32.2.1 因特网测试标准发展动态 1046
32.2.2 因特网测试的主要标准 1047
32.3.2 一致性测试的原理 1049
32.3 因特网的一致性测试技术 1049
32.3.1 一致性测试的定义 1049
32.3.3 一致性测试的方法 1050
32.3.4 一致性测试的步骤 1050
32.4 因特网的互操作性测试技术 1051
32.4.1 互操作性测试的定义和步骤 1051
32.5.1 因特网的性能问题 1052
32.5.2 因特网性能测试的内容 1052
32.5 因特网性能测试技术 1052
32.4.2 互操作性测试与一致性测试的关系 1052
32.5.3 因特网性能测试工具 1054
32.5.4 因特网故障诊断方法 1056
32.6 局域网测试 1057
32.6.1 概述 1057
32.6.2 局域网测试的指标 1058
32.6.3 局域网的验收方案 1059
32.6.4 局域网中常见故障分析 1060
32.7.2 ATM 测试的指标 1061
32.7 ATM 测试 1061
32.7.1 概述 1061
32.7.3 ATM 测试的配置及过程 1062
32.8 因特网安全测评 1063
32.7.4 ATM 常见故障分析 1063
32.8.1 概述 1063
32.8.2 因特网安全测评内容 1064
32.8.3 因特网安全测评方法 1065
32.9 因特网测试设备 1065
32.9.1 概述 1065
32.9.2 几种典型的因特网测试仪表 1066
第33章 互联网的交换技术 1070
33.1 概述 1070
33.2 互联网交换关键技术 1071
33.2.1 路由仲裁组 1071
33.2.2 路由交换服务器 1073
33.2.3 路由交换设备 1074
33.2.4 路由交换协议 1079
33.3 互联网交换中心的服务 1082
33.5 互联网交换中心系统的体系结构 1083
33.5.1 中心路由器交换结构 1083
33.4 互联网的交换方式 1083
33.6 互联网交换中心实例 1084
33.5.2 二层交换结构 1084
33.5.4 分布式交换结构 1084
33.5.3 二层交换加路由服务器结构 1084
33.6.1 网络交换结构与路由结构 1085
33.6.2 路由注册与路由策略数据库 1085
33.7 互联网交换中心的运营管理 1086
33.7.1 互联网交换中心的运营模式 1086
33.7.2 互联网交换中心的管理 1087
33.8 中国互联网交换中心的现状 1089
第34章 城市信息主干网 1091
34.1 概述 1091
34.1.1 网络应用的现状和需求 1091
34.1.2 城市信息网的特点和基础条件 1092
34.1.3 城市信息网的构成及业务关系 1093
34.2 城市信息主干网的组网技术 1094
34.2.1 网络的传输和交换技术 1094
34.2.2 主流组网技术介绍 1096
34.2.3 组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1097
34.3.2 城市信息主干网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 1098
34.3 城市信息主干网的规划和设计 1098
34.3.1 城市信息主干网的建设规划 1098
34.3.3 城市信息主干网的技术选择和网络架构 1099
34.4 城市信息主干网的运行管理和安全管理 1101
34.4.1 网络的运行管理及模式 1101
34.4.2 城市信息主干网的安全管理 1102
34.4.3 网络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 1102
34.5 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1103
35.1 概述 1105
第35章 因特网应用 1105
35.2 ISP 1107
35.2.1 ISP 概述 1107
35.2.2 ISP 系统组成 1109
35.2.3 ISP 的体系结构 1117
35.2.4 ISP 的运行模式 1120
35.2.5 影响 ISP 发展的因素 1122
35.2.6 ISP 的发展 1123
35.3 ICP 1125
35.3.1 ICP 概述 1125
35.3.2 ICP 实现信息服务的方式 1126
35.3.3 ICP 的技术支持 1127
35.3.4 典型的 ICP 应用 1131
35.3.5 ICP 的发展趋势 1132
35.4 IDC 1133
35.4.1 IDC 概述 1133
35.4.2 IDC 的技术结构 1136
35.4.3 IDC 的应用 1139
35.4.4 IDC 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1142
35.5.1 ASP 概述 1146
35.5 ASP 1146
35.5.2 ASP 的系统架构 1148
35.5.3 ASP 的应用市场前景 1149
35.6.1 MSP 概述 1151
35.6.2 MSP 的服务内容 1152
35.6.3 MSP 的具体实现 1154
35.6.4 MSP 的应用前景 1155
35.7 xSP 服务管理 1156
35.7.1 xSP 概述 1156
35.7.2 xSP 服务管理的需求 1156
35.7.3 xSP 服务管理系统 1157
35.7.4 实现 xSP 服务管理的一个实例 1157
35.7.5 xSP 的发展趋势 1158
35.8 ICC 1159
35.8.1 ICC 概述 1159
35.8.2 呼叫中心的解决方案 1160
35.8.3 计算机接入的呼叫中心 1165
35.8.4 其他系统的数据库访问设计 1166
35.8.5 呼叫中心的业务举例 1166
35.8.6 呼叫中心的发展趋势 1168
第36章 智能化小区与家庭网络 1170
36.1 概述 1170
36.1.1 智能化小区的发展背景 1170
36.2.1 智能化小区的基本概念 1171
36.2 智能化小区 1171
36.1.3 智能化小区与智能化住宅 1171
36.1.2 智能化小区的现状 1171
36.2.2 小区智能化系统的组成 1174
36.2.3 智能化小区的标准化与质量控制 1177
36.2.4 智能化小区实例介绍 1177
36.3 家庭网络 1181
36.3.1 为什么要建设家庭网络 1181
36.3.2 什么是家庭网络 1182
36.3.4 家庭网络类型 1183
36.3.3 家庭网的目标 1183
36.3.5 家庭网络硬件组成 1185
36.3.6 家庭网络系统软件 1187
36.3.7 家庭网络标准 1189
36.4 展望未来 1190
第37章 电子商务 1191
37.1 概述 1191
37.1.1 电子商务的概念与核心 1191
37.1.2 电子商务模式与系统 1195
37.2.1 电子商务整体框架 1197
37.2 电子商务整体框架及支撑点 1197
37.2.2 电子商务支撑点 1198
37.3 电子商务技术应用 1204
37.3.1 EDI 系统构成 1204
37.3.2 DB2通用开发工具 1206
37.4 电子商务安全体系 1207
37.4.1 电子商务基本安全要素 1207
37.3.4 VisualAge 电子商务 1207
37.3.3 Domino Go Web 服务器 1207
37.4.2 电子商务安全应用方法 1208
37.4.3 CA 认证 1210
37.5 电子商务的动态发展 1213
37.5.1 电子商务的相关管理技术 1213
37.5.2 移动电子商务 1215
37.6 发展趋势 1218
第38章 基于因特网的现代远程教育 1219
38.1 概述 1219
38.2.1 视频技术 1220
38.2 信息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运用 1220
38.2.2 流媒体 1221
38.2.3 多媒体网络技术 1222
38.2.4 多媒体制作技术 1223
38.2.5 虚拟现实技术 1224
38.2.6 CSCW 技术 1224
38.2.7 智能代理技术 1225
38.2.8 移动远程教育技术 1226
38.3 基于因特网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组成 1226
38.3.1 教育资源 1227
38.3.2 教学平台 1228
38.3.3 交流平台 1229
38.3.4 考试系统 1229
38.3.5 系统实现 1230
38.4 现代远程教育标准规范简介 1231
38.4.1 IEEE 网络远程技术标准 LTSA 1231
38.4.2 我国远程教育规范 DLTS1.0版 1232
38.4.3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1236
38.5 现代远程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1236
39.1.1 数字音频通信 1241
39.1 多媒体通信 1241
39.1.2 数字图像通信 1241
第6篇 多媒体通信 1241
第39章 多媒体通信概述 1241
39.1.3 数字视频通信 1242
39.1.4 多媒体数据通信 1243
39.2 多媒体通信模式 1244
39.2.1 多媒体会议通信 1244
39.2.2 广播通信 1245
39.3 多媒体通信技术概述 1246
39.3.1 多媒体音频通信技术概述 1246
39.2.3 点播 1246
39.3.2 多媒体图像与视频通信技术概述 1247
39.4 多媒体数据通信技术和 ITU-TT.120标准 1247
39.4.1 ITU-TT.120标准 1247
39.4.2 T.130系列和 AVC 1250
39.5 多媒体通信应用系统 1252
39.5.1 点播系统(xOD) 1252
39.5.2 广播系统 1253
39.5.3 IP 宽带网视/音频点播与流媒体技术 1254
39.5.4 点对点视频会议系统 1257
40.2 声音数据编码标准及应用 1258
第40章 多媒体音频技术 1258
40.1 多媒体音频技术概述 1258
40.2.1 脉冲编码调制(PCM) 1259
40.2.2 G.711PCMμ(A)律标准 1264
40.2.3 G.721/G.726/G.727ADPCM 标准 1264
40.2.4 G.722SB-ADPCM 标准 1265
40.2.5 G.728LD-CELP 标准 1266
40.2.6 ITUG.729标准 1267
40.2.7 ITU-TG.723.1标准 1268
40.3 数字电视音频的编码和解码 1270
40.3.1 数字电视音频压缩原理——声心理学因素 1271
40.3.2 MUSICAM 系统 1272
40.3.3 Dolby AC-3标准 1274
40.4 多媒体语音数据常用文件格式 1275
40.4.1 WAV 文件 1275
40.4.2 MIDI 文件 1275
40.4.3 其他文件格式 1276
40.4.4 多媒体语音数据文件格式转换 1276
40.5 多媒体语音技术发展展望 1276
41.1.1 图像信息的特点 1278
41.1 图像通信系统 1278
第41章 图像通信技术 1278
41.1.2 数字图像通信系统 1279
41.2 图像信号的数字化 1280
41.2.1 视频信号的组成 1280
41.2.2 抽样 1281
41.2.3 量化和编码 1283
41.2.4 视频信号的数字化 1283
41.2.5 ITU-R601标准数字视频信号 1284
41.3.1 图像的空间域统计特性 1285
41.3 图像的统计特性和压缩编码 1285
41.3.2 图像的频率域统计特性 1287
41.3.3 图像压缩编码原理 1287
41.4 预测编码 1291
41.4.1 预测原理 1291
41.4.2 帧内预测 1292
41.4.3 自适应预测编码 1292
41.5 变换编码 1293
41.5.1 K-L 变换 1293
41.5.2 离散傅里叶变换 DFT 1294
41.6 静态图像编码 1296
41.5.3 离散余弦变换(DCT) 1296
41.6.1 方块截断编码(BTC) 1297
41.6.2 比特面编码 1299
41.6.3 亚抽样—内插 1299
41.7 活动图像编码 1300
41.7.1 运动补偿预测编码 1301
41.7.2 运动估计算法 1302
41.7.3 混合编码 1305
41.8 国际标准简介 1306
41.8.1 H.261 1307
41.8.2 H.263 1308
41.8.3 JPEG 1309
41.8.4 MPEG-1 1310
41.8.5 MPEG-2 1312
41.8.6 MPEG-4 1313
41.8.7 其他 1314
41.9 小波变换与图像编码 1315
41.9.1 连续小波变换 1315
41.9.2 离散小波变换 1316
41.9.3 多分辨率分析 1316
41.9.4 图像的小波变换编码 1318
41.10 图像信号的数字传输 1319
41.10.1 信息传输方式 1320
41.10.2 数字调制 1320
41.10.3 多相相移键控(mPSK) 1321
41.10.4 多电平正交幅度键控(mQAM) 1321
41.10.5 网格编码调制 1322
41.10.6 VSB 调制 1323
41.10.7 OFDM/COFDM 调制 1323
41.11 差错恢复技术 1324
41.11.1 传输误码对恢复图像质量的影响 1324
41.11.2 纠错编码 1326
41.11.3 数据恢复技术 1327
41.11.4 误码掩盖技术 1328
41.12 IP 上的视频传输 1329
41.13 图像通信的发展 1331
42.1.1 会议电视系统的分类 1332
42.1.2 会议电视系统的结构 1332
第42章 会议电视系统 1332
42.1 会议电视系统概述 1332
42.1.3 会议电视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1333
42.1.4 有关会议电视技术的各种国际标准 1334
42.2 会议电视系统中的终端技术 1335
42.3 H.320会议电视系统 1336
42.3.1 H.320会议电视系统基本结构 1336
42.3.2 会议电视终端的信号输入与输出 1336
42.3.3 视频编码 1337
42.3.4 H.261视频编解码系统 1340
42.3.6 信道复用技术 1341
42.3.5 音频编码 1341
42.3.7 通信控制和指示 1343
42.3.8 通信过程 1344
42.3.9 相关建议 1345
42.3.10 H.320会议电视系统中视频编解码器及数据复用/解复用的一种硬件实现 1345
42.4 多媒体可视电话技术及 H.324可视电话终端 1347
42.4.1 概述 1347
42.4.2 采用 H.261图像压缩编码标准的活动图像可视电话系统 1347
42.4.3 采用 H.324建议的多媒体可视电话系统 1348
42.4.4 H.324型终端组成的可视电话系统的实现 1353
42.4.6 可视电话的产品种类 1357
42.4.5 H.223复用协议及传输帧结构 1357
42.5 基于 ATM、IP 及计算机网络的会议电视系统 1358
42.5.1 概述 1358
42.5.2 基于 ATM 的会议电视系统 1359
42.5.3 基于 IP 的会议电视系统 1360
42.5.4 基于分组的 H.323多媒体通信(会议电视)系统 1360
42.6 会议电视的网络技术及 MCU 1362
42.6.1 会议电视网 1362
42.6.3 MCU 1363
42.6.2 多点会议的控制 1363
42.6.4 会议电视的组网技术 1366
42.7 会议电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1368
42.7.1 从会议电视到多媒体会议系统 1368
42.7.2 会议电视的发展趋势 1368
第43章 数字电视技术 1370
43.1 数字电视的发展起源与开发高清晰度电视 HDTV 1370
43.2 数字电视系统和图像格式 1370
43.2.1 数字电视的基础知识 1370
43.2.3 数字电视的图像格式 1371
43.2.2 数字电视系统 1371
43.3 数字电视编解码 1372
43.4 码流的复用和解复用 1373
43.4.1 复用系统的作用 1373
43.4.2 MPEG-2码流的组织 1374
43.4.3 双层复用 1375
43.4.4 统计复用 1376
43.5 数字电视传输技术 1377
43.5.1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 1377
43.5.2 数字电视卫星传输技术 1382
43.5.3 DVB-C 1385
43.6 数字电视的接收 1386
43.6.1 服务信息 1387
43.6.2 电子节目指南 1390
43.6.3 机顶盒 1390
第44章 有线电视网 1393
44.1 概述 1393
44.1.1 有线电视网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1393
44.1.2 有线电视 HFC 网络的特点 1393
44.1.3 典型的有线电视系统组成 1395
44.2.1 信噪比与载噪比 1396
44.2 有线电视网络的主要技术指标 1396
44.2.2 非线性失真 1397
44.3 双向 HFC 网 1399
44.4 双向有线电视 HFC 网的数据通信 1401
44.4.1 Cable Modem 的标准体系 1402
44.4.2 Cable Modem 系统的体系结构 1402
44.4.3 Cable Modem 系统的工作原理 1403
45.1.2 数据广播标准 1407
45.1.1 概述 1407
45.1 电视中的数据广播 1407
第45章 电视中的新技术 1407
45.1.3 DVB 数据广播 1410
45.2 交互式电视和点播式电视 1411
45.2.1 交互式电视概述 1411
45.2.2 交互式电视的体系结构 1411
45.2.3 视频点播系统 1413
45.2.4 视频点播抽象系统模型 1413
45.2.6 视频点播系统的骨干网络 1418
45.2.7 视频点播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1418
45.2.5 视频点播交换局 1418
45.3 有条件接收系统(CA) 1419
45.3.1 有条件接收技术的简介和组成 1419
45.3.2 有条件接收系统的结构原理和技术 1421
45.3.3 相关技术:同密(Simulcrypt)技术和多密技术(Multicrypt) 1422
45.3.4 有条件接收技术在国内的应用 1423
45.4 DVB 中用户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 1424
45.4.1 概述 1424
45.4.2 SMS 的工作原理 1425
45.5.1 MHP 概述 1428
45.5 多媒体家用平台 1428
45.5.2 MHP 系统架构 1430
45.5.3 主要系统模块功能 1430
45.5.4 向 MHP 迁移及未来的前景 1433
45.5.5 应用实例 1434
第46章 三网融合技术 1435
46.1 三网融合的基础 1435
46.1.1 数字汇聚 1435
46.1.2 三网融合是信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 1436
46.1.3 三网融合的技术已经逐步成熟 1437
46.1.4 三网融合的进展 1438
46.2.1 三网融合的业务接入技术 1439
46.2 三网融合的基础技术 1439
46.2.2 三网融合的骨干网 1443
46.3 三网融合的实现 1444
46.3.1 智能化小区的三网融合 1444
46.3.2 专用网的三网融合 1446
46.3.3 公用网三网融合中的核心技术 1447
47.2 有线通信 1455
47.2.1 公用电话通信 1455
第47章 标准、规范 1455
47.1 电信术语 1455
第7篇 标准、规范、缩略语 1455
47.2.2 综合业务数字网 1459
47.2.3 数据通信网 1460
47.2.4 有线接入网 1461
47.2.5 宽带通信网 1462
47.2.6 智能网 1463
47.2.7 光纤通信 1463
47.2.9 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 1467
47.2.8 IP 电话 1467
47.3 无线通信 1469
47.3.1 无线接入 1469
47.3.2 无线电寻呼通信 1469
47.3.3 微波通信 1470
47.3.4 卫星通信 1471
47.4 移动通信 1473
47.4.1 移动电话 1473
47.4.4 卫星移动通信 1476
47.5 因特网 1476
47.4.3 无绳电话 1476
47.4.2 集群通信 1476
47.6 多媒体通信 1478
47.6.1 多媒体通信 1478
47.6.2 图像通信 1479
47.6.3 会议电视 1479
47.6.4 数字电视 1479
47.6.5 有线电视 1480
47.7 其他 1481
第48章 缩略语 1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