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原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建川,翟校义著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215051323
  • 页数:391 页
图书介绍:公共行政是宪法的具体运用,其遵循的是公共利益;在实际行政活动中,行政机构往往容易受到特殊利益的吸引而忘却宪政的基本要求和公共利益的需要。如何使公共行政活动重新回归到宪政的基本理念上,并在具体的行政过程中体现公共利益,是当代公共行政的核心问题。本书的重点是阐述公共行政这种社会管理活动的主要原理及内容,并且核心关注的对象是政府与社会间的互动关系,因而本书采用公共行政的提法。本书前言MPA文库。特色及评论文章节选

目 录 1

第一章总论 1

第一节公共行政的范围与对象 2

一、行政的含义 2

二、“公共”的含义 4

三、公共行政的含义 8

四、公共行政的范围 9

五、公共行政与私人行政的区别 11

第二节公共行政结构 12

一、理解公共行政关系构成 12

二、公共行政构成的内在机制 14

一、行政国家与现代行政精神 20

第三节政府公共行政的目标与任务 20

二、关于公共行政目标与任务的理论认识 26

三、公共行政目标与任务的层次 33

四、公共行政目标与任务的调整 36

五、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困境与出路 38

第四节中国当前行政活动的特点 41

一、在党政关系上形成党领导下的政府体制 41

二、在政企关系上,行政权过多地涉入企业活动中,甚至导致行政权包容企业管理权,以国有企业最为典型 43

三、在国家机构权力运作中实行民主集中制 45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双重或多重管理机制 45

五、在人事制度上实行党管干部 46

六、在对军事力量的管理上,我国实行的是党指挥枪的指导思想 47

第一节公共行政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50

第二章公共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50

行政的需求增加 51

二、城市化大发展与社会交往频繁对行政的社会 51

管理职能要求显现出来 51

三、行政国家的出现导致社会对行政现象的关注 51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发展导致社会对 51

四、文官运动在客观上增加社会对行政理论的认知 52

五、相关理论的发展为公共行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53

第二节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过程 55

一、关于历史发展时期分段的争论 55

二、公共行政学的形成时期(19世纪末—1911年) 56

三、科学管理行政研究时期(1911—1929年) 58

(1930—1960年) 63

四、以行为科学为代表的多元繁荣时期 63

五、多元化的进一步发展与学科调整时期 69

(1960—1980年) 69

六、行政改革与重视民间权利时期(1980年至今) 75

第三节公共行政学在当代的研究现状及走向 81

一、研究范围的扩大与理论多元化及研究方法的转移 81

二、价值取向上——质量优先论取代传统的 82

效率优先论 82

三、在观念上有一个新趋势——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由统治转向治理 83

第三章行政环境 87

第一节行政环境与行政环境的构成 87

一、行政环境的含义与特征 88

二、行政环境的构成 90

三、行政生态论者的观点 93

第二节行政环境变迁的一般过程 95

一、行政环境的状态 96

二、环境状态之间的过渡 98

第三节行政系统与环境的互动与适应 99

一、行政适应环境与行政改变环境 100

二、行政系统与环境互动的基本模式—— 111

价值、目标与行动 111

三、行政与环境互动的模型 113

一、公共行政组织的概念 116

第一节公共行政组织概述 116

第四章公共行政组织 116

二、公共行政组织的特征 118

三、公共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 119

四、公共行政组织的分类 121

五、行政组织的产生、变更和撤销 123

第二节公共行政组织的原则与理论 124

一、公共行政组织的原则 124

二、公共行政组织理论 127

第三节公共行政组织的结构和行政体制 141

一、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141

二、组织结构的基本模式 144

一、公共行政组织环境 147

第四节公共行政组织环境与组织变革 147

三、行政组织的体制 147

二、组织变革及其常见原因 152

三、组织变革的一般过程 154

四、组织变革中的风险和可能的收益 156

第五节我国对公共行政组织的管理:编制制度 158

一、编制与编制管理的概念 158

二、我国的编制管理主体及其职权划分 160

三、我国编制管理的主要内容 161

四、我国编制制度的走向 163

第五章公共行政权力 166

第一节公共行政权力概述 166

一、宪政制度下的行政权力 167

二、行政权力的结构 174

第二节公共行政权力分配 177

一、公共行政权力设定的方式 179

二、行政权力分配 180

三、行政授权 184

第三节公共行政权力的行使 195

一、公共行政权力行使的范围 195

二、公共行政权力行使的手段 196

三、公共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的异化与控制 197

第六章公共行政领导 201

第一节领导理论概述 201

一、公共行政领导的含义 201

二、公共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 203

四、公共行政的领导方式 206

三、公共行政领导的地位 206

第二节公共行政领导体制 210

一、什么是行政领导体制 210

二、公共行政领导体制的主要类型 211

第三节公共行政领导人 216

一、角色定位 216

二、产生方式 217

三、行政领导的职能 219

四、有关领导素质的探讨 221

五、领导班子 223

一、领导行为的特征 226

第四节公共行政领导行为 226

二、影响领导行为的因素 227

三、领导行为的主要内容 229

第五节公共行政领导的现代化 234

一、领导人的现代化 234

二、领导班子的现代化 235

三、领导体制的现代化 235

四、政治与技术在公共行政领导现代化中的影响 237

第七章公共行政中的人事 238

第一节公共人事制度及其历史沿革 238

一、人事、人事制度与人事管理 238

二、人事活动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 240

三、公共行政中人事管理的主要内容 242

四、政府人事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深层原因—— 244

政治活动 244

第二节公务员制度简评 249

一、公务员制度的历史由来 249

二、西方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251

三、两种分类管理制度 252

四、当代对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批判 254

五、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 258

一、录用制度 260

二、考核、奖励 260

第三节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 260

三、培训、交流与回避 261

四、工资、保险与福利 262

五、辞职、辞退、退休制度 264

六、权利义务 265

七、纪律、处分与申诉、控告 265

第八章公共行政的一般过程 267

第一节识别活动 268

一、识别的含义与必要 268

二、识别的主要领域 270

三、识别活动的依据 273

四、识别活动的程序 274

五、识别的主要技术 276

一、情报活动 281

第二节情报活动 281

二、情报机构 282

三、情报收集 283

四、情报的加工和分析 286

第三节设计活动 289

一、行政设计的原则 289

二、行政设计的机制和机构 291

三、对设计活动的影响因素 294

四、设计活动中的冲突 295

五、设计活动中常见的方法 297

第四节决策活动 298

一、决策机构与决策权 298

二、决策方法 299

三、决策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301

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302

第五节执行活动 303

一、执行过程与执行中的再决策 303

二、执行活动的手段 306

三、执行中的沟通 308

四、执行中的监控 309

第九章公共行政的监督 313

第一节行政监督概述 313

一、什么是行政监督 313

二、行政监督对于行政系统的意义 314

一、中国古代的监督思想与机制 318

第二节行政监督的理论与制度 318

二、国外有关监督的理论 327

三、西方国家的行政监督制度 330

第三节我国当前的行政监督 332

一、我国的行政监督体制 332

二、我国行政监督体制中的问题 339

三、完善我国的行政监督 344

第十章公共行政中的效率、公平与民主 351

第一节行政效率 351

一、什么是效率、行政效率的定义 351

二、公共行政效率的特殊要求 355

三、对行政效率的评价 360

一、公共行政中的公平是什么 365

第二节行政公平 365

二、公平行政的原则 368

三、如何评价公共行政行为的公平性 374

第三节行政中的民主 375

一、公共行政中的民主是什么 375

二、行政民主化的原则 379

第四节行政中效率、公平、民主的关系 383

一、行政民主会降低决策速度,但能够改善行政决策和行政执行的质量,并能够提升行政公平的程度 383

二、公平可以有效地约束公共行政活动的不良后效性,从长期看对行政效率和行政民主有积极意义 385

三、效率是行政民主和公平行政的构成部分,不能脱离民主与公平单纯地谈论效率,也不能脱离效率单纯地谈论民主或公平 386

四、公平、效率与民主在行政活动中相互关系的调整 387

后记 390